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14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口咽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占头颈恶性肿瘤的4.2%。由于其解剖隐蔽,毗邻关系复杂,生理功能重要,故治疗甚为棘手。口咽癌的治疗曾一度强调以放射治疗为主,认为外科治疗相当困难,致使众多的晚期口咽癌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生存率很低,生存质量较差。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改进,晚期口咽癌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水平正逐步提高。现将我们经咽侧—口腔联合进路手术治疗晚期口咽癌的初步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成人型多囊肾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3.
笔者从数学基础差异成因、学习数学心理、数学思维受阻成因3方面对藏族学生和其他民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找出藏族学生与其他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及各自特点.对民族院校藏族学生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4.
复方姜黄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复方姜黄胶囊(FC)对糖尿病足(DF)大鼠模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SI)、血流变(CBF)及足部溃疡症状的影响,评价FC的疗效。方法选用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作为糖尿病模型组,47只造模成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姜黄胶囊高剂量治疗组(CH组,16只)、中剂量治疗组(CM组,11只)、低剂量治疗组(CL组,10只)和糖尿病足空白对照组(DFB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仅建立正常足溃疡模型。对大鼠进行药物干预,于主动脉采血,测定FBG、FSI、CBF。结果 CH、CM组FBG水平较CL组明显降低(P〈0.05);CH、CM组FSI水平较CL组明显升高(P〈0.05);血流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CH、CM组与C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体重及血流变中的高切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姜黄胶囊对糖尿病足大鼠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升高空腹血清胰岛素、改善糖尿病足大鼠的血流变和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复方姜黄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机制,与复方姜黄胶囊的降低血糖、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告有抽搐(90例)和无抽搐(90例)抗精神病电疗(EAT)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无抽搐EAT与有抽搐EAT疗效均明显,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疗效随治疗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但无抽搐组偏执型患者获效较差。副作用以有抽搐组较重。记忆损害不明显,WMS评分还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有所上升。EEG监护中发现EEG异常有逐次递增趋势,以有抽搐组为重。对ECG影响主要是心率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86.
患者男,48岁,1980年发现右腮腺嚼肌区一蚕豆大肿物,生长缓慢。1987年该包块长大迅速,伴疼痛及右眼闭合不全。术前检查:右腮腺嚼肌区肿物,约6×5cm,较固定,呈结节状,穿刺细胞学检查疑为多形性腺瘤。1987年11月行右腮腺手术,术中见肿瘤源于右腮腺浅叶,有包膜,呈结节状,与嚼肌、下颌升支后缘及髁颈粘连紧密,并见瘤组织侵犯面神经,将面神经颞面干紧紧包裹。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为“符合腺样囊性癌”。行保留部分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放射治疗6,000rad。随访14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语言活动前后血压变化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方法 测量 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右侧肱动脉血压 ,语言活动前测量 1次 ,活动后即刻、5、10、15分钟各测量 1次 ,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活动后与活动前比较 ,急性脑梗塞伴高血压组收缩压 :即刻有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0 1) ;5分钟也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血压在 3级以下可进行适当语言活动 ,急性脑梗塞非高血压患者尚可加强之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和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并探讨操作细节。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36例AO/OTA C3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外侧柱锁定板垂直放置内固定治疗。17例(A组)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和关节面通过提拉牵引肱三头肌和尺骨鹰嘴进行显露;19例(B组)采用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和关节面通过鹰嘴截骨和肱三头肌翻转进行显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随访记录患者患肘疼痛情况、力量、活动度和稳定性,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价肘关节总体功能。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5.0±10.4)min、(121.0±12.3)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0,P=0.123)。两组患者均获1年以上随访,A、B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3,P=0.405)。两组各有1例术后发生异位骨化;A组未发生切口感染,B组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静脉应用抗生素2周后治愈;两组均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肱骨远端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A、B组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分别为(102.0±12.6)、(99.5±1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1,P=0.501)。A、B组MEPS评分分别为(82.9±7.3)分和(81.3±7.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0,P=0.507);两组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2,P=0.659)。结论在C3型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中,通过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提拉尺骨鹰嘴可以显露肱骨远端内外侧柱和关节面,复位后行稳固固定,可取得与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89.
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除了明显外伤所致的胸痛外,还有胸壁病变、胸腔脏器疾病、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疾病等引起的胸痛。有极少数患者的胸痛并非由上述原因所致,容易发生诊断上的困惑或误诊,肋软骨钙化所产生的胸痛就是其中一种。临床上,我们经十几年对这类病例从临床和影像上的作对比分析,得出了上述看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鉴定隐球菌抗原MP98中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住。方法应用数据库SYFPEITHI预测隐球菌MP98中可能存在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经流式细胞术分析各抗原肽与HLA-A*0201的亲合力,经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对各抗原肽产生的增殖反应,经细胞毒性实验研究各抗原肽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的细胞毒杀伤活性,逐步鉴定MP98的HLA-A*0201限制性CD8+CTL表位。结果位于MP98氨基酸序列肽5(436-444aa)与HLA-A*0201分子具有较高的亲合力,并都能刺激HLA-A*0201阳性个体者PBMC增殖,并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结论肽5GMFDGLSGV(436-444aa)是MP98上HLA-A*0201限制性CD8+CTL的优势表位,可作为隐球菌疫苗设计的候选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