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在欧美国家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 国内亦有数十家医院正在临床开展应用。但LVAD术后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右心室功能衰竭, 亦是引起LVA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该文围绕LVAD植入术后右心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右心功能衰竭预测模型以及超声心动图在LVAD植入前后对右心功能的评估要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左心衰竭伴发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缺血性(或扩张型)心肌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并分成两组(各10例),分别予以PGE1加常规治疗,以及仅用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超声学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PGE1干预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三尖瓣返流速度(TR)和三尖瓣跨瓣压差(TGP)均低于治疗前,但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R2[(2.39±0.31)mm/s和(2.80±0.51)mm/s,t=-0.38,P=0.04)和TGP2[(23.18±6.02)mmHg和(32.33±10.69)mmHg,t=-2.36,P=0.03]不等;两组治疗前、后TR的下降幅度(△TR)[(0.84±0.33)mm/s和(0.39±0.36)mm/s,t=2.92,P<0.01]和TGP的下降幅度(△TGP)[(18.84±7.71)mmHg和(10.10±10.32)mmHg,t=2.15,P<0.05)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GE1,较单独使用常规治疗可以更明显地降低左心衰竭伴发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33.
选择充血性心衰(CHF)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左旋卡尼汀(L-CN)组(25例)予常规药物+ L-CN治疗.采用化学定量法检测两组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发现,治疗前L-CN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SOD和MDA 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L-CN组和对照组比较,SOD水平显著上升,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提示 L-CN可能对CHF患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正>患者男,48岁,活动后胸痛伴头晕、恶心及心悸等3个月;10余年前因“胆囊结石”接受“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查体:脐上缘见长2.5cm横行手术瘢痕,二尖瓣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左心房前后径44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4mm,室间隔厚度9mm;左心室射血分数66%;二尖瓣后瓣P1收缩期脱向左心房侧,超过瓣环水平,二尖瓣偏向房间隔大量反流;提示二尖瓣后瓣脱垂伴重度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静脉或经胸小切口封堵较大缺损或下后缘不足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拟行封堵术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42例,其中下后缘不足22例,较大缺损(>30 mm)20例,三维超声评估房间隔形状(圆形指数),全超声引导下行经颈静脉或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出院前、术后半年随访观察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结果 经颈静脉封堵22例,经胸小切口封堵20例。封堵24小时内脱落1例;与术前比较,封堵后出院前右心房、右心室减小,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三尖瓣反流速度、二尖瓣瓣环E′、二尖瓣瓣环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新增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颈静脉或经胸小切口封堵较大缺损或下后缘不足房间隔缺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右心耳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模式下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比格犬模型.获取14只开胸犬急性心肌缺血前后窦性心律及两种起搏状态的标准左心室长轴切面;分别测量和计算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及18节段长轴峰值应变、应变达峰时间、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进行不同研究者间和研究者自身重复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急性心肌缺血前起搏: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应变均小于窦性心律(P<0.05).右室心尖起搏时后间隔节段峰值应变均小于右心耳起搏和窦性心律(P<0.05);右心耳起搏时前间隔心尖及中间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较右室心尖起搏延后(P<0.05);左室18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在窦性心律、右心耳起搏和右室心尖起搏模式下呈递增趋势(P<0.05).②急性心肌缺血后起搏: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应变小于窦性心律(P<0.05),右室心尖起搏时后间隔中间及基底节段峰值应变均小于右心耳起搏和窦性心律(P<0.05);右心耳起搏时后间隔中间及基底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较右室心尖起搏和窦性心律延后(P<0.05);左室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在窦性心律、右心耳起搏和右室心尖起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一切面节段峰值应变在不同研究者间r=0.810,P<0.001;研究者自身r=0.837,P<0.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右心耳起搏及右室心尖起搏均未能使左心室心肌力学恢复至正常实性心律的有效和同步状态.  相似文献   
37.
超声斑点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长轴心肌节段应变与位移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目的 评价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左心室壁长轴方向心肌节段应变、位移和内径改变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获取心脏起搏组(1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组(13例)、对照组(14例)标准心尖四腔观;分别测量计算室间隔、侧壁的心尖和基底四个节段长轴峰值应变和位移以及舒张末和收缩末内径差值;比较各组问测值差异并分别进行各参数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心脏起搏组室间隔基底段峰值应变大于心尖段(P〈0.05);对照组侧壁基底段峰值位移及相对心尖段峰值位移大于右束支阻滞组和起搏器组(P〈0.05);右束支阻滞组侧壁应变差与相对位移显著相关(r=-0.607,P=0.037)。结论 起搏导致的拳川隔基底段应变异常增高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导致的心尖和基底节段峰值位移及相对位移降低将会减低左心室射I衄能力。未能在多数节段建立长轴应变、位移和内径的相关关系,表明心尖与基底相对扭转对心室收缩功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在我国取得迅猛发展,但其仍属于高度专业性的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前国内多数单位开展例数少。临床关注仍然主要在围手术期,在LVAD患者精细化管理、康复训练、院外培训护理、心理支持、精确随访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LVAD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多学科专业团队协作,包括心血管内、外科,重症医学、超声心动图、麻醉,护理、感染、营养、康复、心理、LVAD协调员等。为此,由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心脏重症与辅助支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发起并组织此领域专家商讨制定LVAD植入的围手术期全程管理规范,以期对国内该技术领域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高LVAD植入前评估、临床手术和围术期管理质量,更好地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