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L型钙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开胸冠脉结扎制备兔AMI模型 ,于 1周和 2个月处死动物分离心室肌细胞 ,以膜片钳技术记录梗死及周边区心外膜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ICa L)的变化。 结果 AMI兔梗死周边区心外膜细胞ICa L受到抑制 ,I V曲线上移 ,其峰值电流密度在正常对照组、梗死后 1周和 2个月分别为 (-5 5 8± 1 5 3 ) pA /pF、(-3 5 2± 0 93 ) pA/pF (n =6,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和 (-4 84± 1 48)pA/pF(n =11,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 ,但I V曲线的形态轨迹不变。其失活曲线左移 ,失活速度加快 ,半数最大失活电位分别为 (-13 1± 4 2 )mV、(-2 5 9± 7 0 )mV和 (-2 1 3± 5 6)mV ,P <0 0 5。 结论 AMI后梗死周边带心外膜细胞ICa L通道受抑制 ,可能为AMI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梗死后 2个月钙通道异常程度减轻 ,有恢复正常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心室肌细胞在电生理特性上是均匀一致的 ,把心室肌作为机能合胞体对待。随着膜片钳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应用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人们注意到狗、兔心外膜下心室肌细胞有区别 ,不仅电生理活动不同 ,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1 991年Sicouri等[1] 在研究心外膜到心内膜动作电位 (actionpotential,AP)梯度时发现 ,心外膜下 2~ 7mm即室壁中层的肌细胞 (mid myocardialcells ,M细胞 )的电生理特性有别于心室肌外膜层 (epicardium ,Epi)和内膜层(endocardium ,Endo)心肌细胞 ,并正式提出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 (electrophy…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钠通道在缺血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酶解法分离兔心外膜心室肌细胞 ,并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观察灌流正常细胞外液后以及模拟缺血液后 10、2 0及 3 0min的快钠电流 (INa)的大小及动力学变化。结果 心外膜细胞缺血后INa的I V曲线上移 ,模拟缺血前及缺血后 10、2 0及 3 0min的峰电流密度在外层细胞 (n =2 0个细胞 )依次为 ( 12 60± 2 2 6)、( 7 46± 3 45 )、( 5 5 7± 2 3 2 )、( 4 87± 2 70 )pA/pF ,缺血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缺血后失活曲线左移 ,失活半电压在缺血前及缺血后 10、2 0、3 0min于外层细胞 (n =18个细胞 )依次为 ( -97 3 8± 5 42 )、( -115 83± 6 16)、( -12 2 0 0± 5 82 )、( -12 8 83± 3 13 )mV ,缺血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缺血后INa灭活后的恢复减慢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缺血时钠通道活性的变化可影响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 ,可能为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与普罗帕酮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择符合条件的房扑/房颤患者共12例,按照药物编号顺序依次入组,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静脉泵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房扑/房颤转复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观察血、尿指标。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率66.67%(4/6),转复时间分别为20 min、21 min、3.3 h和5.5 h。而普罗帕酮组无1例转复。普罗帕酮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另有1例患者于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窦性停搏,最长R-R间期2.64 s,全天>2.5 s的窦性停搏共发生6次。伊布利特组有2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现短阵单型性室速(分别为2阵和15阵)。两组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化验检查无明显变化。结论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房扑/房颤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钠快通道电流的变化及其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以常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酶解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缺血10和30min后再灌注组(10min和30min组)的心室肌细胞钠快通道电流(INa)的变化,以正常心肌INa为对照,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结果缺血10 min再灌注组INa受到抑制,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上移,而缺血30 min再灌注组增大,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下移,峰值钠电流密度对照组为(-13.55±4.32)pA/pF(n=10个细胞),缺血10min和30min再灌注组分别为(-6.51±2.45)pA/pF(n=10个细胞)和(-41.27±9.68)pA/pF(n=10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缺血10min再灌注失活曲线左移,而缺血30min再灌注组又右移,半数最大失活电位对照组为(-105±12)mV(n=10个细胞),缺血10min和30 min再灌注组分别为(-112±16)mV(n=10个细胞)和(-101±12)mV(n=10个细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缺血10 min再灌注组显著减小(P<0.001),而缺血30min再灌注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缺血10min再灌注组心室肌细胞钠快通道受抑制,而缺血30min再灌注组心室肌细胞钠快通道反而激活,可能为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24岁,主因发作性心悸10年,加重1年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持续约数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突发突止,10年来反复发作,每年发作1~2次,每次发作数分钟至1h,近1年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最长5h,需静脉推注心律平才能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查体:  相似文献   
57.
2 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 起搏心电图的波形随起搏电极刺激心肌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别。2.1 心房起搏心电图 当电极置于心房内膜或外膜起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模拟缺血对左心室中层心肌(M)细胞钠电流(INa)和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直接记录左心室M细胞的INa和Ito,并观察模拟缺血10、20和30min后M细胞INa和Ito的变化.结果模拟缺血后,左心室M细胞的INa电流密度-电压(I-V)关系曲线呈时间依赖性下移,INa稳态失活曲线呈时间依赖性左移,失活后再恢复无明显变化;心室M细胞的ItoI-V关系曲线上移,但随着缺血时间延长,上移I-V的关系曲线又逐渐下移,Ito稳态失活曲线和失活后再恢复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模拟缺血后左心室M细胞INa和Ito发生明显变化,可能是缺血相关的心律失常发生的离子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术后复发的原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992年2月-2008年6月我院实施RFCA治疗的1256例PSVT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16年,统计复发例数,分析复发原因.结果:1256例首次行RFCA成功1227例,一次成功率97.7%;术后复发29例,复发率2.3%.743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复发18例,复发率2.4%,其中左侧旁道复发10例(1.7%),右侧旁道复发8例(4.9%);51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复发11例,复发率2.1%.结论: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正确运用消融方式是降低RFCA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2相折返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折返现象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最常见的心电现象之一,一般认为折返的产生及维持均系动作电位0位相去极化电流沿折返环路传导所致,相毗邻心肌细胞的去极化亦只能由0相电流介导产生,即为去极化电流所形成的0相折返[1].近年来Krishnan等[2]发现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也可引起折返激动,因此提出了2相折返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证实2相折返与折返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2相折返成为当今临床心电生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