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141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今春,一种前所未有的由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s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到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相继出现流行,对人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中国防痨协会全体会员,广大防痨工作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积极投入到抗击“非典”斗争的第一线,很多结核病院(肺科医院、胸科医院)改变成“非典”医院,结防机构人员深入现场参加“非典”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染源的追踪工作,为抗击“非典”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实施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遏制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屠德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8):507-508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含利福平和异烟胼的短程化疗方案广泛推行,全球结核病化疗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随之而产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耐利福平和异烟胼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耐多药结核菌的不断扩散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现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目前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有效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抗结核药物与其他药物一样,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构成了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在解除结核病人痛苦,切断结核菌传播的同时有可能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给患者带来另外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客观存在,有的是难以预测的。但如果我们对不良反应能够正确认识,准确判定,合理处理、积极防治,则抗结核药品的不良反应可以减少,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出现,提高抗结核药品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对结核病化疗和控制工作的影响。一、正确认识不良反应我国现在使用的药品不良反应概念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因此,应排除伪药劣药等药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害[2]。药品不良反应有别药源性疾病(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和包括超量、误服、错用等情况下导致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也有别于药品不良事件(指在药品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不一定与所用药品存在因果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应予区别。抗结核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对肝、肾、血液、胃肠、精神神经和过敏反应等各方面,而且各种抗结核药品均... 相似文献
14.
异烟肼利福平固定剂量复合制剂防止耐药结核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在有治疗中断情况下,病人自服异烟肼利福平固定剂量复合制剂(下简称HR复合剂)对防止产生获得性耐药的意义。设计:75%的病人自服HR复合剂,25%病人接受散装异烟肼(H)及利福平(R)的直接督导治疗(DOT)。四分之三病人完成了治疗。我们通过调查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1)经过3个月以上治疗仍对HR敏感的病人数作为药物敏感型治疗失败与复发的测量指标,2)以初始药物敏感者以后产生耐药的病人数作为获得性耐药的测量指标,3)产生获得性耐药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结果:在5337例已知或假设为HIV(-)的药物敏感结核病人中,共有152例(2.84%)治疗失败或复发。在152例中有25例(0.47%)产生获得性耐药。采用HR复合剂或基本上采用HR复合剂的近4000例结核病人中,仅有8例(0.2%)产生耐药性,即使包括治疗史不详的病人,也仅有12例产生耐药(0.3%)。结论:HIV(-)结核病人自服HR复合剂治疗很少发生获得性耐药。 相似文献
15.
背景:遏止结核病全球合作伙伴组织。目标:介绍合作伙伴组织的存在必要性、发展历程、奋斗目标以及业务开展方式。结果:国际卫生界的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制约,但也产生了新的角色和机遇,这包括全球化趋势、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资源匮乏以及不同领域合作的必要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然而目前关于控制结核病疫情增长的政治承诺不足,结核病继续肆虐。遏止结核病全球合作伙伴组织可以看作是上个世纪国际防痨组织逐步发展的结果。本文对遏止结核病全球合作伙伴组织框架进行介绍,包括其目的、从价值观到成就的历程以及如何通过不同机构发挥作用。结论:遏止结核病全球合作伙伴组织是解决其它公共卫生问题的典型模式。它能促成并催化国际合作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病人常有临床异常和功能异常发生,这种异常表现可能是抗结核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可能与该药品无关,有研究报告一组服异烟肼,另一组服安慰剂,结果安慰剂组中也有20%发生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7.
18.
大学生预防性治疗的结核菌素反应强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提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方法 对不同结核菌素反应强度的新入学大学生进行4年的结核病发病观察,分析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发病危险性、发病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反应强度预防性治疗对象发病率的变化.结果 26 543名健康学生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和4年的发病观察,反应强度为0~4、5~9、10~14、15~19和≥20 mm或水泡丘疹者的年均结核病发病率分别为12.97/10万、13.34/10万、50.32/10万、167.56/10万和250.21/10万;0~4和5~9 mm反应者头2年发病率很低,第3、4年有所增高,而15~19和≥20 mm或水泡丘疹者头2年发病率很高,随着时间推移有下降趋势.当逐个计算反应强度每增加1 mm及以上反应者的发病率时,15 mm以上的各反应强度者中结核病发病率相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PD反应标准15 mm及以上可以覆盖80.8%的病人,而且病人的发现效率也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结论 结核菌素反应强度与结核病发病存在明显正相关,特别在头2年危险比更大;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阳性者的发病机会明显升高,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阳性标准能够覆盖80%以上的病人,病人的发现效率也最高.因此以PPD反应≥15 mm或有水泡丘疹作为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结核菌素反应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加强预防和合理治疗耐多药结核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指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者)是新世纪结核病控制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在全球耐药监测报告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呈现日益增加趋势受到广泛关注[1,2]。大多数MDR-TB病人是由于病人治疗方案不当和无任何治疗管理措施,造成病人不规律用药或中途停药所致。由于耐多药结核病至少对两种最强的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同时耐药,这类病人不仅成为难治甚至有可能成为不可治愈的病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持续传播耐多药结核菌,使新感染者成为原发性耐多药结核菌感染者,造成严重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后患。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结核病发病趋势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1980—2002年期间北京市人群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和结核感染率变化特征、DOTS实施情况以及三者间的关联性,总结涂阳发病率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结果 1980—2002年间北京地区人群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显著下降;低年龄组(30岁以下)发病率的明显下降是引起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低年龄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的明显下降与结核感染率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DOTS策略通过控制结核传染源,显著降低了低年龄组结核感染率和发病率,但对已感染者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北京市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