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神经梅毒的MRI特点及SPECT脑灌注成像的表现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神经梅毒的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SPE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的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临床资料,包括头颅MRI和SPECT脑灌注成像的资料.结果 3例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各有特点:1例患者表现为右顶叶占位病变,另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性斑点状缺血性改变,其中麻痹性痴呆患者伴有脑萎缩.SPECT检查3例患者的脑血流,都表现出局部脑血流降低.结论 头颅MRI是神经梅毒患者影像学检查首选技术,对血清学复发和治疗后随访的神经梅毒患者可进行SPECT脑血流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患者 47例进行心率变异性 (HRV)测定。结果显示SMI组HRV各项指标均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其中 6例显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动态心电图 (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DCG)监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发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总检出率为 94 0 1% ,且与脑血管意外的性质无关 ,而与病变部位有关 ;丘脑部位病变组明显高于脑叶病变组 (P <0 .0 5 )。结果表明 ,动态心电图监测急性脑血管意外有重要的监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所遇重症脑血管病合并非痉挛性癫痫4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03~2005-0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47~87(平均69.21)岁.其中脑梗死16例,脑出血26例.纳入标准:(1)脑出血或脑梗死患,伴意识障碍且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2)诊断经CT或MRI证实;(3)病变位于大脑半球;(4)从发病到开始记录连续脑电图(CEEG)时间〈48 h;(5)除外使用抗癫痫药或镇静药.本组均符合非痉挛性癫痫(Nonconvulsive seizures,NC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早期情感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二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是一种少见的以颜面部和颅内血管瘤病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软脑膜血管瘤及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面部血管瘤为其特征[1],属脑血管畸形的一种特殊类型[2].  相似文献   
18.
院内卒中是指非卒中原因住院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1].本病在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上既有院外卒中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特殊性.我院2002~2008年共诊治7例院内卒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范围,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的第2位.其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占各种脑血管病的65%~80%.脑梗死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在最新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类中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LAA)和心源性脑卒中(CS)两种卒中类型为临床常见脑梗死类型,皆累及大血管,临床症状重,预后差.而两者在治疗上有一定差异,如何更好进行快速分类对临床医生非常重要.CT灌注成像(CTP)技术可半定量获得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较准确地反映脑组织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目前,CTP可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评价缺血程度、判断缺血半暗带、确定脑血管状况以及指导早期个体化治疗[2-3].本研究对LAA脑梗死患者和CS患者分别进行CTP检查,以判断2组患者在脑灌注方面是否有差异,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对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黑质抗氧化水平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 6 羟基多巴胺 ( 6 OHDA)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 2 4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 :模型组 ,治疗组 ,假手术组 ,分别给予相应处理 45d ,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活性氧 (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 1)GSH能使模型大鼠黑质区GSH Px活性增强 ,MDA和活性氧水平降低 ( 11.3 0± 0 .49,1.2 6± 0 .15 ,42 .2 5± 2 .88)。 ( 2 )GSH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I活性 ( 2 90 5 .2 8± 5 2 .15 )。结论GSH能减轻PD模型大鼠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