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白藜芦醇对大鼠脑创伤后TNF-α和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白藜芦醇治疗后脑创伤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浓度变化,探讨白藜芦醇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分伤后3h、12h、24h、48h、72h共5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每组动物5只。Feeney法自由落体致伤动物。治疗组给予白藜芦醇(50mg/kg体重)腹腔注射治疗,伤前1d治疗一次,伤后每天治疗一次;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股静脉取血,静置分层后离心,取血清低温保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结果伤后治疗组TNF-α和IL-1β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降低伤后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对脑创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飞行员身体质量指数与有氧代谢能力的相关性,以扩大前者的应用范围。方法 以现役男性飞行员20人为受试对象,精确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采用平板递增负荷的方式,检测其最大耗氧量。分析身体质量指数与最大耗氧量的相关性。结果 受试者的身体质量指数为22.9±2.9,最大耗氧量为(42.6±5.9)ml·kg~(-1)·min~(-1);身体质量指数与最大耗氧量呈负相关,r=-0.467(P<0.05)。结论 身体质量指数与最大耗氧量呈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飞行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hs-CRP、GDF-15的影响。方法:将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 L,加入0.9%的氯化钠250 m L中静脉滴注,日1次,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08%,治疗组有效率为8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GDF-15含量均有下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调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UAP的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并且可以显著降低血清hs-CRP、GDF-15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4.
目的调查和分析影响军校新学员意志和理性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性的哲学量表的意志与理性分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校562名新学员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学处理采用秩变换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AMOS路径分析。结果新学员意志力和理性与新学员的个性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r=0.128~0.267,P<0.01),负性意志力与理性与SCL-90的总分及各因素具有显著相关性(r=0.14~0.22,P<0.01)。AMOS路径分析显示,个性因素在心理健康与正、负性意志力与理性之间具有较强的中介效应,对正性意志力与理性的总调节效应为9.72%〔(0.54×0.18)×100〕,对负性意志力与理性的总调节效应为18.4%〔(0.54×0.34)×100〕。结论影响新学员意志力与理性的主要因素是新学员的个性因素及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疤痕妊娠(CSP)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CSP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CSP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19例CSP的声像图特征,可将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妊娠囊型(12例),混合回声包块型(7例),初诊误诊率21.1%(4/19),超声诊断符合率78.9%(15/19)。结论 CSP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图像表现,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CSP和判断治疗效果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两种不同心电后门控冠脉CT扫描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满足影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最优扫描方案,以有效降低儿童心脏CT扫描的辐射剂量。 方法: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共计32例患儿在我影像中心CT室进行心脏冠脉CT扫描。患儿年龄范围2个月~4岁,随机分成二组,16例/组。A组使用心电调节管电流方案进行扫描,电流设定范围70-350mA,350mA用于R-R间期40-80%期相扫描,余心动周期相使用70mA进行扫描;B组采用个体化电流方案进行扫描,即根据患儿定位相上特定区域的CT值确定该患儿自身的扫描管电流。余扫描参数组间一致。对比三种扫描方案所得图像质量参数(图像主观评分,图像客观噪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 结果:(1)图像质量:两种扫描方案所得图像平均主观评分分别为A组3.4±0.3,B组3.5±0.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图像客观评分指标:胸部肌肉区客观噪声A组25.0±4.8HU,B组,C组25.85±1.2HU,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辐射剂量:两组扫描方案所得辐射剂量存在显著差异。DLP(mGy×cm): A组124.41,B组78.64,组间差异显著(P值<0.05)。有效剂量(mSv):A组3.23mSv,B组2.34mSv。B组所得DLP及有效剂量低于A组。 结论:个体化设定管电流法更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是一个更值得推荐的儿童心脏CT低剂量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47.
引言 双目镜的光学设计通常需要在头盔的一边安装像增强器,而多种传感器的输入(如像增强器、前视红外传感器)会被结合在头盔上安装单一的显示器之内。传感器的侧间隔,比标准的瞳孔距离是大些。这样,就产生一种感觉偏离,称之为超立体视觉(Hyper-stereopsis),包括一种夸大了的相对深度感觉。在飞行操作上这种偏离的深度感觉的潜在后果是明显的。因此,进行了一种综合的飞行试验,以检测各种不同量的超立体视觉对飞行操作的影响。方法 使用3种不  相似文献   
48.
报道了明胶微球的制备与性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检查表明明胶微球是均匀的球形,并在消化实验中显示比明胶海绵有较长的降解时间。同时研究了明胶微球在狗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满意。对不适于手术的3例肝癌与4例肾癌患者,用明胶微球经导管动脉栓塞后,其中5例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时程及形态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等人的方法造成大鼠颅脑损伤模型,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创伤组,后者根据伤后处死时间点不同,再分为伤后1h,6h,12h,24h,48h和72h组,每组动物3只,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取伤区脑组织行抗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一般为静息状态,OX-42为阴性,在切片上不易发现或细胞形态不清晰;伤后1h,小胶质细胞为轻度反应,OX-42浅染,细胞形态隐约可见,不规则;伤后6h,小胶质细胞反应明显,由静息状态变为早期反应状态,OX-42深染,细胞形态清楚;伤后12h,小胶质细胞反应达高峰,细胞形态更清楚,突起上可见到小棘;24h以后,反应减弱,OX-42浅染,细胞数量减少。结论大鼠脑创伤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海马区亦有激活改变;反应的时程变化是伤后1h出现激活,6h反应明显,12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0.
史铁钧  费舟  章翔  黄卫东  梁景文  宋蕾 《医学争鸣》2005,26(24):2209-2211
目的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不同亚型Homer蛋白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105只,体质量(300±25)g,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弥漫性脑损伤(DBI)组,DBI组应用Marmarou大鼠致伤,假手术组不予以自由落体打击,其余处理同DBI组,分别在损伤后0.5,1,6,12,24,72,168h取大鼠主要脑区及核团裂解匀浆,进行各Homer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结果DBI组神经组织中Homer1a蛋白的表达自伤后0.5h起持续至伤后168h,而正常及假手术组未见该蛋白阳性表达;Homer1b/c,Homer2a/b和Homer3在正常组、假手术组和DBI组均可见明确的阳性表达.结论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Homer1a蛋白的表达于损伤前后有显著变化,而Homer1b/c,Homer2a/b及Homer3于损伤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Homer1a蛋白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且可能对神经元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