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角色表演在诊断学问诊教学中的应用广东医学院陈远存,何建猷,宋泽庆诊断学实习课通常要到医院见习典型病例,病人多数不欢迎。近年来医学院校规模发展较快,学生多,病例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病人普遍不合作的现象日益突出,这给诊断学见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诊断学教...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L)对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生及原癌基因c-fos与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按不同药物分为6组,TL组(浓度分别为5,20,80,320,1 280 μg·L-1)及地塞米松1 mg·L-1组,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ASMC增殖的影响,同时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c-fos,c-jun 的 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方法显示TL对ASMC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TL的IC50为51.52 mg·L-1;RT-PCR方法显示TL浓度分别为80,320,1 280 μg·L-1和地塞米松1 mg·L-1能显著抑制c-fos,c-jun mRNA表达。结论TL有抑制ASMC增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fos和c-ju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探讨G-CSF及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43例COPD急性期患者和39例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G-CSF和TNFα水平,并同健康正常人对照。结论G-CSF和TNFα参与COPD发病,监测血清G-CSF和TNFα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广东籍汉族人CD14基因-159C/T位点多态性和哮喘易感性及对血浆IgE水平的影响。方法正常组和哮喘组各100例。取外周血离心后,用ELISA法测定血浆IgE水平,抽提DNA,用RFLP—PCR方法检测CD14基因-159C/T位点多态性分布。结果对照组和哮喘组等位基因c、T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7.61,P〈0.01),c等位基因和哮喘相关(OR(C/T)=1.77,95%CI=1.178—2.643,P〈0.01)两组基因型(TT、CT、CC)频率的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7.651,P〈0.01),同组内,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IgE水平高于非携带者;同一基因型,哮喘组lgE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CD14基因启动子-159位点多态性和哮喘易感性有关,c等位基因和血浆IgE水平升高相关联。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中药黄芪在减轻砒石致毒大鼠氧化性损伤及其对肝脏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A)正常对照组,(B)砒石对照组(用10mg/kg),(C)砒石+黄芪(3.8g/kg)低剂量组熏(D)砒石+黄芪(7.6g/kg)中剂量组,(E)砒石+黄芪(15.2g/kg)高剂量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喂养12周后处死。检测增加黄芪治疗后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普通石蜡切片并经苏木-伊红(HE)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砒石作用大鼠机体后,血清MDA升高、SOD降低,肝细胞损伤明显,而黄芪治疗组上述各值均较单纯砒石组改变(P<0.05),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与单纯砒石作用大鼠相比,GSH-PX的活力均有明显升高,ALT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在拮抗砒石致大鼠氧化性损害及其对肝脏毒性可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加温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联合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组,测定基础肺功能。治疗组3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川芎嗪雾化溶液40mg+NS30ml加温雾化吸入20min,每日2次;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肺功能参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及喘息症状明显好转,两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OPD患者在治疗前肺功能均有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川芎嗪加温雾化吸入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及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7.
近20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放疗、化疗的广泛应用,烧伤、器官移植、血液透析、肠外营养人数的增加以及艾滋病的流行等,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随着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等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研究需建立在成功的动物模型基础上,所以动物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几年肺曲霉病的动物模型研...  相似文献   
68.
黄芪多糖对哮喘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哮喘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分为两组:APS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给予相对应级别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APS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APS注射液(250 mg/d),每月连续用7 d,疗程3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IL-4I、FN-γ、血浆总IgE浓度,测定肺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个月后APS治疗组患者血清IgE和IL-4含量较免疫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01);血清IFN-γ显著升高(P〈0.001),肺功能明显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APS治疗组患者血清IgE和IL-4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IFN-γ显著升高(P〈0.01),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 APS能够纠正机体Th1/Th2类细胞表达的偏移,改善哮喘患者的免疫异常,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夜间常发生低氧血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功能障碍、红细胞增多及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后果严重。针对 COPD患者夜间发生低氧血症,我们选择 60例稳定期 COPD患者进行不同途径的氧疗,并采用 508型多功能监护仪对 COPD患者进行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观察其变化,以便采取合适的处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根据国际标准 [1]选择稳定期 COPD患者 60例,分 A、 B、 C 3组,每组各 20例。 3组年龄分别为 (62± 5)岁, (63± 3)岁, (60± 6)岁;男:女比分别为 13: 7, 13: 7, 14: …  相似文献   
70.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肺部非发酵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肺部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 1997年 4月~1999年 4月老年肺心病患者痰培养分离出非发酵菌分类及药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非发酵菌6 5例 ,居同期 15 4例老年慢性肺心病痰培养阳性者的首位 (4 2 2 % )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 32例 ,不动杆菌 2 5例。老年慢性肺心病肺部非发酵菌院内感染 34例 (5 2 3% )。对 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铜绿假单胞菌为5 8 6 % ,不动杆菌为 46 0 %。结论 :多种抗生素、激素、H2 受体阻滞剂及各种导管的应用是引起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肺部非发酵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非发酵菌耐药严重 ,应根据药敏结果采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