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肺心病病人急性期血清三种心肌酶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淑兰  宋泽庆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28-1029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病人急性期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变化。方法 检测 30例正常对照组、4 0例急性发作期和 30例缓解期肺心病病人血清CPK、LDH和AST ,并同时作血气分析。结果 肺心病病人血清CPK、LDH和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急性期高于缓解期 (P <0 0 1) ;血清CPK、LDH和AST与PaO2 呈负相关 ,与PaCO2 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CKP、LDH和AST测定可反映肺心病病情。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对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评价其纠正急性肺损伤/低氧血症的价值.方法急性肺损伤患者23例,高浓度面罩吸氧2 h后仍然存在缺氧者即予静脉滴注高氧液,于静脉输氧30 min、60 min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与治疗前比较;对低氧血症未能纠正、进展为ARDS者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同时继续静脉输氧.结果16例患者静脉输氧30 min、60 min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升高(P<0.0001),氧合指数改善(P<0.0001);对7例进展为ARDS的患者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同时继续静脉输氧,其中5例低氧血症纠正并最终撤机.结论静脉输氧可以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缺氧,不会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3.
朱艳芬  宋泽庆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10):934-937,941
目的:用屋尘螨提取液(House DustMite Extract,HDM)构建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检测肺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α,α-SMA)的表达。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HDM低、高剂量三组,每组再分为3、6、9周3个亚组。用不同浓度的HDM皮下/腹腔致敏,滴鼻激发。用医学图像软件分析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分别用qRT-PCR和IH检测肺组织中α-SMA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对比,HDM高、低剂量组肺组织病理炎症计分增加,气道内外径比值降低,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随激发时间延长改变越来越显著;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更显著。结论:HDM诱导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α-SMA随气道重塑的加剧而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完全可逆的慢性气流受限性疾病,COPD作为全球第4位致死原因,已引起广泛重视[1]。治疗COPD的药物有多种,茶碱类药物应用已久,价格便宜,而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但价格昂贵。面对不同的疗效及医疗费用,给患者的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运用新的评价卫生干预措施的研究方法: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以效用测量所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结果为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慢件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真菌的检出情况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危险性的之间关系.方法对2007年7月-2008年6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119例患者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对真菌培养阳性者做菌丝鉴别和检测药物敏感性;所有患者均进行APACHE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根据APACHEⅡ积分的结果代入Knaus方程计算出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危险性.结果 119例患者的痰标本共分离出真菌22株(18.4%),重度COPD患者血气分析呈现显著的呼吸衰竭倾向,真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轻中度COPD患者;APACHEⅡ积分越高的患者真菌的检出率也越高,死亡危险性也越高.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仍以细菌为主,但随着住院次数的增多,病情严重度的增加,真菌感染也随着增多,而且真菌感染的患者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真菌可能是呼吸功能差、病情危重患者的优势菌,在治疗效果差的情况下应该考虑.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和比较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浓度测定和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实验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GM的浓度;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的曲霉菌DNA。结果 ELISA法测定GM浓度中,实验组血清、BALF的GM实验敏感性、特异性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向斑点杂交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中曲霉菌DNA含量,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血清标本的反向斑点杂交实验与GM实验、组织病理阳性率进行比较,组织病理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反向斑点杂交。三种方法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ELI-SA检测是一项较灵敏、快速的诊断方法,反向斑点杂交实验在IPA早期诊断上的作用优于GM实验。  相似文献   
27.
宋泽庆  黎金庆 《医学综述》2000,6(7):319-320
<正>通过Fas(Apo-1/Fas)受体和Fas配体(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被认为是机体保持自稳态的主要机制之一。肿瘤发生是机体自稳态破坏,细胞异常过度增生,逃避免疫监视的结果。近年研究发现,Fas/FasL与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根据对Fas/FasL介导细胞凋亡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关于肿瘤治疗的新思路。有关Fas/FasL与肿瘤的关系是近年研究的热点课题。现就Fas/FasL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8.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易并发皮肤、粘膜、消化道出血,为探讨血小板在肺心病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我们对49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表面相关抗体(PAIgG)进行检测,并与血小板四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相关性分析,阐明其在病情监测中的意义。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60~74岁,平均68.0岁。其中46例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病情好转,为肺心病稳定期…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G-CSF及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43例COPD急性期患者和39例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G-CSF和TNFα水平,并同健康正常人对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G-CSF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期患者(P<0.05),血清G-CSF水平分别与TNFα含量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和0.74,P值均小于0.05).结论:G-CSF和TNFα参与COPD发病,监测血清G-CSF和TNFα有助于对患者病情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滨蒿内酯对哮喘大鼠气道壁平滑肌增殖及PKC-α(protein kinase C-α,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影响.探讨滨蒿内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人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及滨蒿内酯治疗组(S组),以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方法 建立哮喘人鼠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治疗.测定各组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α蛋白表达水平、光镜下测定平滑肌层厚度及内外径.结果 大鼠致敏2周及诱发哮喘4周后,肺功能测定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呼气峰压明显增大;A组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Eos计数均较N组明显升高.哮喘模型组气道壁PKC-α蛋白含量和平滑肌层厚度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均为P<0.001),气道内外径比值较正常组减小(P<0.001).气道壁平滑肌层厚度与PKC-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771,P<0.01).结论 滨蒿内酯能减轻哮喘大鼠气道壁平滑肌层的增厚并抑制PKC-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