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研制出一种菌活性高、密度大、操作简便、易于生产应用的发酵工艺,阐明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的生产和应用。方法:选取嗜
酸乳杆菌中国株为菌种,根据培养基成分的配比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优化培养条件以及MRS液体培养基的配方,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菌液的吸光度(A650)值和活菌数量变化,筛选出最优的工艺过程。结果: 通过筛选确定嗜酸乳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接种量1%,初始pH值6.2,37℃恒温厌氧培养23 h;最适培养基配方为3.5%蛋白胨、0.5%酵母提取物、2%葡萄糖、0.2%柠檬酸铵、0.088%磷酸氢二钠、0.6%乙酸钠、0.025%硫酸锰、0.06%硫酸镁、1%营养因子和0.1%吐温80;由最适培养工艺培养得到的菌种数可达1.43×11 cfu.mL-1,较传统培养方案相比菌种数增长约1×1011 cfu.mL-1,且工艺简便易行。结论:实现对嗜酸乳杆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得到嗜酸乳杆菌最优培养工艺条件,菌种的高密度培养可用于
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背俞穴隔药灸配合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组采用背俞穴隔药灸配合天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鼻伴随症状总分(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TNNSS)、症状体征总分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TNSS、TNNSS、症状体征总分和RQL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SS、TNNSS、症状体征总分和RQL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背俞穴隔药灸配合天灸可以有效改善变应鼻炎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对其实施以诉求为策略溯源依据的微视频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11~2021-05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遵循患者个人意愿,将其进行分组,即观察组(以诉求为策略溯源依据的微视频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50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状态、社会行为)和相关健康知识(疾病基础信息、日常疾病防护、体内营养补充)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进行评估,另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最终将各项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状态、社会行为经评定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相关健康知识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基础信息、日常疾病防护、体内营养补充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经评定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诉求为策略溯源依据的微视频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明...  相似文献   
34.
李洁  王喻淇  梅晓丹  刘子菡  宋帅  马涛  林峰  张加余 《中草药》2019,50(13):3029-3036,3043
目的应用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质谱(UHPLC-LTQ-Orbitrap MS)技术对黄精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Waters HSS T3(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和的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根据所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同时结合色谱保留行为、质谱裂解规律、特征碎片离子、对照品比对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共鉴定发酵前后黄精中的69个化学成分,包括57个甾体皂苷类成分、5个黄酮类成分、4个三萜皂苷类成分、2个生物碱类及1个有机酸类成分。其中,从发酵前黄精提取液中鉴定了62个化学成分,从发酵后黄精提取液中鉴定了18个化学成分。结论发酵对黄精中的化学成分影响很大,如成分异构化、原生苷种类以及含量减少、次生苷或苷元含量的增多等,可为黄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并验证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苦杏仁苷和野樱苷的UPLC-MS/MS,分析大鼠口服麻黄-杏仁药对水提物后有效成分在主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参照FDA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指南完成该测定的方法验证。采用盐酸苯海拉明和葛根素2种内标物分别对5种麻黄生物碱和苦杏仁苷、野樱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灵敏可靠,9种化合物(含3对差向异构体)在18 min内快速分离。麻黄生物碱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苦杏仁苷在体内分布较少,组织中(脑除外)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野樱苷。与体外药物原形不同,D-野樱苷在组织中峰浓度(心、肝、脾、肺、肾中质量分数分别为170.5,112.8,98.4,152.3,381.7 ng·g~(~(-1)))低于L-野樱苷(心、肝、脾、肺、肾依次为906.4,652.3,177.4,500.9,2 060.4 ng·g~(~(-1)))。结论:建立的LC-MS/MS适用于大鼠口服麻黄-杏仁药对水提物后的组织分布研究。D-野樱苷在组织分布减少可能是麻黄-杏仁药对毒性拮抗作用的内在体现。麻黄生物碱和苦杏仁苷、野樱苷在肺组织中均有较高分布,这可能与两药协同平喘的药效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比分析超高剂量率(FLASH)照射和常规剂量率照射后水分子电离的辐射化学效应。方法 以超纯水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照射和FLASH照射,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检测均相阶段的羟基自由基生成量,荧光探针法分析扩散期过氧化氢(H2O2)产量。构建脂质体常规照射和FLASH照射模型,分析水分子辐射化学效应诱发脂质过氧化情况。结果 照射可诱导水分子电离发生化学反应。其中,均相阶段,FLASH照射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水平与常规照射无明显差异(P>0.05)。扩散期,FLASH照射产生H2O2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照射(t=0.49~12.81,P<0.05)。构建脂质体模型证实,常规照射通过水分子辐射化学效应诱导脂质氧化应激较FLASH照射显著(t=0.31~11.73,P<0.05)。结论 FLASH照射后水分子的辐射化学效应明显弱于常规照射,这可能是FLASH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宋帅  黄赵刚  沈陈林 《中国药师》2020,(9):1677-1681
摘要:目的:基于"性味药理"研究思路,选取麻黄挥发油和生物碱作为其辛温解表主要功效成分,从药物吸收转运角度研究麻黄解表发散的作用原理。方法:采用Caco-2细胞转运模型,HPLC同步对比分析麻黄挥发油加入对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从板顶端(AP)→底端(BL)及BL→AP的双向转运过程的影响,计算表观渗透系数,并分析挥发油对其转运特征的影响。结果: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Caco-2细胞表观渗透系数(Papp)与浓度无显著关系。麻黄碱的Papp(AP→BL)约为19×10-6cm·s-1,伪麻黄碱的Papp(AP→BL)约为16×10-6cm·s-1,吸收作用均较好,外排率均值为0.72,推测其转运过程主要为被动转运过程。麻黄挥发油促进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转运吸收,其对伪麻黄碱促进吸收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挥发油和生物碱在麻黄解表发散功效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了获得高效价和高纯度的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用O型口蹄疫乳鼠毒(LD50=10-8.5)感染免疫小鼠,按有限稀释法和ELISA方法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抗腹水,所收腹水用50%和45%的饱和硫酸铵沉淀,再用proteinG亲和层析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单体,并用SDS-PAGE和单抗检测方法分析其纯化抗体的纯度和活性。结果经3次亚克隆获得了一株杂交瘤细胞株(10E6),抗体亚类鉴定为IgG2a;SDS-PAGE电泳显示,纯化的抗体纯度较高,只有IgG2a的重链和轻链,而没有其它杂蛋白带;单抗ELISA检测方法显示,纯化的抗体具有良好的活性,其效价为1∶102400,高于腹水效价。结论用proteinG亲和层析法获得了高纯度和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将为O型口蹄疫病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临床药学作为药学和医学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广泛的涵盖面和较强的综合性,它是一门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新兴学科,近年来经历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疗机构的药师开始涉足该领域,90年代以后经过许多医疗机构药师的不懈努力,医疗机构药学模式才转变为面向用药结果。然而,受多种因素的限制,药物调剂业务在临床药学领域始终处于空白水平。本文对临床医学中药物调剂业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魏雁虹  耿辉  宋帅  孟莹  杨广民 《中国医药》2013,(11):1597-1600
目的构建人α1微球蛋白(α1-MG)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为制备仅。一MG诊断试剂中原料抗体、标准品及质控品奠定基础。方法从人胚胎肝脏中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α1-MG基因。然后克隆至PQE30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表达,并经镍固定金属亲和层析进行纯化,蛋白质印迹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获得了与Genebank报道一致的仪。一MG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成熟人α1-MG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α1-MG,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并经1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诱导5h后,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的外源蛋白,表达的α1-MG大部分在包涵体中,并可经镍固定金属亲和层析纯化,纯化有效率95%以上,BCA法测定纯化的α1-MG蛋白含量为25mg/L。蛋白质印迹表明,该蛋白可与抗人仅.一MG天然抗体反应。结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可获得高效表达的重组α1-MG蛋白,该蛋白具备同天然仅。一MG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为下一步进行α1-MG相关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