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辽东木根皮中木皂苷C含量的方法。方法固定相为Diamonsin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体积比为67.0∶33.0∶0.2),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06 nm,柱温为30℃。结果木皂苷C在20~40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3.2%(n=6)。结论可用于木皂苷C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2.
龙牙楤木根皮中新皂苷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龙牙木Araliaelata(Miq )Seem 根皮中最近又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皂苷 ,通过理化和谱学分析 (MS、NMR) ,确定其结构为 3 O {[β D glucopyranosyl(1→ 2 ) ] [β D glucopyranosyl(1→ 3) β D glucopyranosyl (1→ 3) ] β D glucopyranosyl]}echinocysticacid[1~3] 。命名为辽东木皂苷ⅩⅤ(congmunosideⅩⅤ )。结构见图 1。本皂苷为白色无定形粉末 ,Liebermann Bur chard反应和Molis…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知母总皂苷对于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0、20、30、40μmol/L Aβ25~35分别刺激PC12细胞24、36、48、72 h,通过MTT法测定出最佳的刺激浓度为20μmol/L和时间为48 h用于后期的实验。用0.05、0.25、0.5、2.5、5、10、15、20 mg/L的知母总皂苷和20μmol/L Aβ25~35共同作用PC12细胞48 h,MTT测定出其细胞活力的改变,选定最佳知母总皂苷浓度0.5 mg/L用于实验。实验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知母治疗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和成长情况,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Aβ25~35处理细胞后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并成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Aβ25~35其最大抑制率均在48 h。用不同浓度的知母总皂苷预保护PC12细胞,可抑制Aβ25~35诱导的凋亡,0.5 mg/L效果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均能显著抑制Aβ25~35对于PC12细胞的凋亡的作用(P<0.01)。结论 Aβ25~35能诱导PC12细胞凋亡,知母总皂苷对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注射液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为1.0%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绿原酸、木犀草素-7-O-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730~5.84 mg.L-1、0.530~4.24 mg.L-1、0.990~7.92 mg.L-1和2.00~16.0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9%、99.6%和100.6%,RSD分别为0.8%、1.1%、1.0%和0.6%(n=5)。结论该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苦碟子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山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对从山楂中发现的多种化学成分和作者实验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以及药理和临床等其它多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山楂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并含有三萜等其它成分,作者在实验巾分离得到了2a,3a,19a-三羟基熊果酸(2a,3a,19a-trihydroxyl ursolic acid),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山楂中的黄酮和三萜类成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核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制备HPLC,重结晶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楂核体积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re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1)、erythro-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2)、3-(4-hydroxy-3-methoxyphenyl)-3-methoxypropane-1,2-diol(3)、2-[4-(3-hydroxyprop-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4)。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山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山楂核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硅胶,ODS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此外,还对化合物进行了OPM2和RPMI-8226两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山楂核中得到4个化合物:(7S,8S)-4-[2-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1-(hydroxymethyl)ethoxy]-3,5-dimethoxybenzaldehyde(1),(+)-balanophonin(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aldehydeether(3),buddlenolA(4)。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降木脂素。化合物24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4的抗肿瘤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雷公藤属植物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在研新药的研究作一综述,提供有关雷公藤属植物研究的借鉴资料。方法查阅近30多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雷公藤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献,对其二萜类结构及结构分类进行论述,同时查阅雷公藤在研新药研发近况。结果雷公藤二萜类主要包括松香烷型和贝壳杉烷型两大类,共118个单体,介绍了研发代号为MC002、LLDT-8及MRx102,3个以雷公藤甲素为先导化合物的在研新药。结论为今后雷公藤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