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了解还较少,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来,提出了高压氧治疗 MS 的主张。其原理是,MS 与减压病在临床特征上有某些表面上的相似之处.目前认为在 MS 的病因学和发病学中免疫障碍是一重要因素。有实验证据支持高压氧治疗可通过其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而产生有益的作用.在小鼠、大鼠、豚鼠,高压氧能抑制引起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它可影响巨噬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活性。但这是它的直接作用,还是通过增加内源性免疫活性类固醇的产生而间接发生作用还未确定。  相似文献   
42.
用神经心理学的方法对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诊断筛选痴呆病人及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是不可缺少的。本文综述了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评定的因素、筛选痴呆的方法和量表、临床诊断用的评估量表以及有助于病因鉴别的量表。  相似文献   
43.
脑梗塞心理社会生物因素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1年3月-1993年3月我们对脑梗塞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强精神质内向个性、紧张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差、长期大量吸烟、长期大量饮酒、缺乏锻炼和业余生活单调与脑梗塞的发生有关。A型行为、情绪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强精神质个性、高心理紧张状态)和不良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和饮酒)与某些生物学因素(高全血粘度、高红细胞压积、高血小板聚集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索挖掘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治疗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对《千金要方》中治疗心系疾病所用药物进行收集、整理,应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并对中药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数和频率统计,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因子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1中的Aprior...  相似文献   
45.
目的在成功建立巨噬细胞(Mφ)体外培养模型基础上,比较不同来源Mφ的极化特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并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人重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后培养出PBMC Mφ。人单核细胞系THP-1在100 nmol·L^-1佛波酯刺激下分化为THP-1 Mφ。上述两种来源的Mφ分别采用不同的极化因子进行诱导,经50 ng·mL^-1脂多糖+20 ng·mL^-1干扰素-γ诱导形成M1型Mφ(M1 Mφ),经20 ng·mL^-1白细胞介素-4诱导形成M2型Mφ(M2 Mφ)。观察两种来源Mφ的细胞形态,比较两种细胞表面极化标记物(CD86和CD206)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露糖受体C1样蛋白(MRC1)、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来源的Mφ经M1极化因子刺激后,TNF-α、IL^-1β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CD86表达量增加,与PBMC Mφ相比,THP-1 Mφ中的TNF-α、IL^-1β分泌水平更高;两种Mφ在M2极化因子刺激后MRC1、IL^-10 mRNA水平上调,CD206在PBMC Mφ中表达显著增强,而在THP-1 Mφ中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HP-1可能更适合进行M1极化的研究,而PBMC可能更适合进行M2极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北京市城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北京老化多维纵向研究"1992年基线调查资料,对比分析了1693例城市老年人和850例农村老年人,对夫妻、子女关系、一般生活、经济、住房、健康、休闲活动、医疗等八个方面的满意度,以及由此得出的总体生活满意度的结果。城市老年人中满意度最低的是住房,农村则是健康。满意度最高的都是生活。两地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均在2级左右(1级为很满意,5级计分),农村老年人总体生活满意度较城市高。分析这种差别主要归于受教育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47.
北京市老年人躯体健康变化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90年代北京市老年人健康=介绍人向演变的特点及增龄效应(age effect)和群组效应(cohort effect)在健康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PSS软件包分析北京市老龄化多纵纵向研究课题中1992-1997年连续调查内存活的2043例55-92岁北京城乡居民有关躯体健康的资料,以同一群体1992年1997年慢性病患病1健康自我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项指标作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比。结果:①要组1997年慢性病患病率较1992年增加明显,尤其是白内障、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年均发病率均在1%以上,70岁以下的低龄老人中所占的比例高,占总发病的66%-75%,糖尿病的发病集中在75岁以下组的倾向更突出。②随年龄增加发生的功能活动能力下降最明显的年龄段是65岁和75岁。1997年IADL、ADL总体依赖率高于1992年主要是由于该人群年龄增加的效应。同年龄的老对比显示1997年的IADL活动能力较1992年高,显示群组效应。③1997年人群的健康自评下降主要是由两次调查的年龄差异构成。增龄对健康自评的影响在年青年人更明显。结论老年人躯体健康演变过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特点,增龄效应和组效应也有不同的表现,对老年保健策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病 ,患病率逐年上升 ,早诊断早治疗才有可能延缓或阻止病情发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间的认知缺损状态 ,随年龄增加有逐步增加的AD发病危险性。估计有 10 %~15 %的MCI在 1年后发展为AD ,比健康老年人发生痴呆的比例高 10倍。如果早期发现和监护 ,在这个阶段进行干预 ,使进展为AD的时间推迟 ,则意义重大。资料和方法 :MCI组 :2 3例 ,男 7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77 0± 9 1)岁 ,平均受教育年限 (7 5± 3 9)年。根据PetersenMCI诊断标准入组。健康组 :2 8名 ,男 14名 ,女 14…  相似文献   
49.
<正> 1979年,张沅昌教授在《我国神经病学近十五年进展》一文中总结了1964—1979年在脑血管病(CVD)研究方面的成绩。在以后的三年中,各地又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参考了大量资料,试就近三年来国内CVD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老年人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和死亡的关系。方法:1992年在北京市区和近郊山区,各随机抽取1个区/县,在所抽取的区/县采取分层、分段及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5岁以上人群2086名进行队列研究。结果:BMI随年龄的上升而下降,高血压患病率则随BMI和年龄的增高而上升。BMI与全死因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BMI≥25.0和20.0-24.9组老人的死亡危险分别比BMI<20.0组老人低62%(HR=0.38,95,CI:0.29-0.49)和39%(HR=0.61,95%;CI:0.49-0.7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控制年龄、性别、地区(城乡)、高血压患病史、认知功能、健康自评等因素后,上述关系依然存在。结论;在老年人群不应过分强调减肥,但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