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孟晓京  李晓刚  杨红梅 《临床荟萃》2013,28(4):397-399,402
目的探讨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远期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1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重构组(47例)和非重构组(63例),在胸痛发生第1天、4天及第7天时测定血浆BNP水平,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2个月时行心脏超声随访,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长率(△LVEDV%)。观察早期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与△LVEDV%的相关关系。结果 BNP水平的变化呈单峰曲线,于第4天达高峰;重构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构组,(843.69±284.46)ng/Lvs(527.29±176.84)ng/L(P<0.01);4天与7天时BNP水平与△LVEDV%均存在正相关,但4天时BNP水平相关性最密切(r=0.78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天及7天时BNP与远期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均存在相关,尤以4天时BNP水平显著(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第4、7天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与12个月后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明显正相关,且第4天BNP水平可作为远期左心室重构的一个较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发病12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替普酶组60例,瑞替普酶20mU间隔30min分2次静脉推注;rt-PA组62例,rt-PA8mg静脉推注,42mg,90min内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30、60、90和120min瑞替普酶组临床判断再通率均高于rt-PA组,两组60和90min2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90min瑞替普酶组4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42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为87.5%,rt-PA组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29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为69.05%(P<0.01);35天瑞替普酶组死亡2例(3.33%),rt-PA组死亡3例(4.84%);两组均无脑出血病史;不良事件发生率瑞替普酶组为23.3%,rt-PA组为25.6%。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较安全,较rt-PA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并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较低的急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9年4月65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造影结果正常的26例,回顾性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随访情况及预后.结果 6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冠脉造影正常的26例患者行内科治疗,出院后随访5~12个月,平均(8.5±1.1)个月.住院期间有3例发作心绞痛,1例ST段再次抬高,给予扩冠、抗凝、降脂治疗后,病情逐渐平稳.因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再住院2例,但复查造影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均正常.患焦虑症2例,22例患者院外随访无再发心绞痛,其中8例需钙拮抗剂治疗,其余继续口服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及阿司匹林.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痉挛及微循环功能障碍,需标准的抗栓治疗及其他相关治疗,以防心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远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的变化。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变化。【结果】用药后24 h 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8h时,rhBNP组的血浆rhBNP、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好转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rhBNP组EF值及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6个月时,rhBNP组Tei指数、EF值较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而rhBNP组LVEDV及△LVEDV%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并且可以延缓远期心室重构,改善远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75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因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56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8例)及双联抗血小板组(38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出血及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与双联抗血小板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56%(1/18)和7.89% (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总出血事件替罗非班组高于双联抗血小板组,分别为22.22%(4/18)和2.63%(1/38)(x2=5.765,P<0.05);两组消化道不良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8.89%(7/18)和42.11%(16/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率,但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半量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对75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岁以上的AMI患者53例,将其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组,分别接受半量r-PA溶栓及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2 h血管再通率、30 d内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等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溶栓组2 h冠状动脉再通率72.0%,常规组为25.0%,P<0.01;30 d内病死率溶栓组为8.0%,常规组为32.1%,P<0.05;溶栓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溶栓组出血发生率为36.0%,常规组为10.7%,P<0.05,但均为轻度出血.结论:半量r-PA治疗75岁以上的AMI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开通冠状动脉闭塞血管,已成为临床治疗共识。而临床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的介入性再灌注治疗,直接抽吸,去除冠状动脉内血栓,从而开通血管,效果直观明确,操作简便实用[1-2]。在冠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