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不同亚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 邓一鸣 高峰 宋立刚 刘恋 霍晓川 莫大鹏 马宁 缪中荣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34(3) : 226-230.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03.003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可回收支架机械取栓(SRT)术治疗不同亚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实施血管内SRT术的LVO-AIS患者,共167例。根据急性缺血性卒中试验(TOAST)分型分为心源性栓塞(CE)组4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闭塞组125例。比较两组的血管开通率、穿刺到血管开通时间、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及90 d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的差异。结果167例患者中,130例血管成功开通,开通率为77.8%。其中CE组30例(71.4%),LAA闭塞组100例(80.0%);CE组穿刺到开通中位时间为82(45~132)min,LAA闭塞组为53(40~90)min;CE组中位取栓次数为3.0(2.0~5.0)次,LAA闭塞组为2.0(2.0~4.0)次;术中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6例(3.6%),其中CE组2例(4.8%),LAA闭塞组4例(3.2%);死亡11例(6.6%),其中CE组4例(9.5%),LAA闭塞组7例(5.6%)。术后90 d预后良好者69例(41.3%),其中CE组15例(35.7%),LAA组54例(43.2%)。两组比较,除穿刺到开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23 ),取栓次数、开通率、术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及90 d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内SRT术治疗CE、LAA亚型AIS-LVO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血压昼夜节律性对高血压病时主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对64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以二维超声检测主动脉重构指标,对比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呈杓型和非杓型的高血压病患者主动脉重构的差异及程度,同时以36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非杓型组患者与正常血压对照组相比,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面积增大,内膜中层厚度,腔径比值及内膜中层面积,管腔面积比值显著增高;主动脉还有管腔内径及面积增大,脉搏波速度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可能的影响后,差异的显著性仍然存在。讨论高血压病时,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加重主动脉重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断裂合并再狭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断裂的因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6月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断裂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支架断裂的因素及断裂后的处理。结果:在230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的支架置入术后,经DSA检查证实发生支架断裂导致再狭窄的有10例患者,共计14枚支架发生断裂,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支架本身的金属特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处血管迂曲、支架内径偏小、支架覆盖正常段较长、释放压力过高与反复扩张等均与支架断裂相关。结论:选择合适支架,避免反复及过高压力的扩张及控制血压和戒烟可降低支架断裂率,减少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与大动脉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无创检测大动脉技术的不断完善,对大动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大动脉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对大动脉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1999年WH0与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表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加强对脉压和大动脉弹性指标独立预后意义的研究是今后高血压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支架成形术(SA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配对分为SAA组(n=20)与药物治疗组(n=20)。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压药等常规治疗;SAA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狭窄或伴不稳定斑块的主干动脉予以球囊扩张和SA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发病后第21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发病后第21天,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A组与药物治疗组mRS评分为0~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治疗组有1例患者再发脑梗死,SA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 SA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国外研究发现大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而不同种族的人群脑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白种人好发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亚洲人以颅内血管病变似乎更多见[1-2] .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和易患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狭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创检测大动脉重构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对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选择能反映EH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 6 4例EH患者和 36例正常人在二维超声下分别检测主动脉及股动脉内膜、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并计算血管壁 /腔径比、血管壁 /腔径面积比等反映血管结构改变的指标 ,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主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并计算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反映动脉功能的指标。结果 :反映血管结构的内膜中层厚度、血管腔径、血管腔径面积及血管壁 /腔径比及血管壁 /腔径面积比 ,EH组显著高于正常组 ,而反映大动脉缓冲功能的主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EH组也显著高于正常组 ,甚至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吸烟等影响因素后 ,差异依然存在。结论 :高血压所致大动脉重构表现为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早期发现这些改变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 ,而主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可以较早并准确的反映大动脉功能的减退 ,为临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特点.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1031例在院脑梗死和TIA患者的DSA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DSA显示,1000例患者中有680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累计有1417条血管狭窄.发生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狭窄337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291条、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280条、椎动脉起始段狭窄207条、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115条、大脑前动脉狭窄100条、大脑后动脉狭窄70条.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动脉颅外段是最常见的动脉狭窄好发部位.颅内动脉狭窄331例,颅外动脉狭窄134例,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215例.结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仍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最近三年,多发病变、颅外动脉病变检出率明显上升,值得关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卒中预后特异和非特异评估体系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估体系,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效率。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于2015年1-4月收治的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分为血管内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指标包括:(1)特异性指标:入院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级,90 d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2)非特异指标:1年内院内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率;(3)卫生经济学指标:患者1年医疗总费用、总药费,1年内住院次数及累计住院日、累计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日。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血管内治疗预后较对照组在入院后14 d NIHSS评分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血管内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90 d及1年内卒中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发现血管内治疗组的90 d卒中再发率(P0.05)及1年内卒中再发率(P0.01)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治疗组患者1年内院内感染、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性脑出血采用χ2检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入院后90 d m RS评级采用秩和检验,对照组无残疾或轻度(0~1级)、中度(2~3级)、重度残疾(4~5级)及死亡人数分别为3例、15例、23例和4例,血管内治疗组分别为17例、12例、3例和5例,血管内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血管内治疗组在1年内累计医疗花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1年内住院次数(P0.01)、药费(P0.05)以及ICU住院日(P0.01)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内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及药费。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因无典型症状而常被误诊。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因心脏病住院的患者中甲亢性心脏病误诊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