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形成细小密集吻合血管网的特征性异常脑血管疾病,脑血管造影显示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酷似吸烟吐出的烟雾,故又称烟雾病~([1])。临床表现为反复晕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反复发作,死亡率为4.8%~9.8%~([2])。临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及旁路手术治疗为主,进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82.
超声监测激素治疗对中老年妇女乳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监测激素治疗对绝经后及绝经过渡期妇女乳腺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将绝经期及绝经过渡期妇女分为激素治疗组及安慰剂组,利用超声观察其乳腺腺体厚度、导管直径、腺体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激素治疗后乳腺腺体厚度无明显变化,安慰剂组腺体变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激素治疗组与安慰剂组导管直径均明显扩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激素治疗组与安慰剂组乳腺腺体结构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腺体结构的改变与乳腺癌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期小剂量激素治疗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激素治疗期间利用超声密切监测乳腺结构的变化是一种简便易行且确实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骨桥蛋白在血管重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认为骨桥蛋白的主要作用是参与骨形成,近年来发现其在心血管系统特别是血管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作用将为临床治疗PTCA后再狭窄、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的血管重塑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4.
经皮用雌二醇凝胶预防绝经早期骨丢失的三年探索性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索经皮用雌二醇(E2)凝胶在中国妇女中预防绝经早期骨丢失的用法。方法 将60例身体健康、绝经1-5年的妇女,开放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采用周期联合方法分别予含0.75或1.5mgE2的经皮17β-E2凝胶(E2凝胶)与100mg微粉化天然黄体酮(MP)或2mg醋甲羟孕酮(MPA)口服,每日睡前应用,每月连用25d,停药5d。用单光子吸收法测前臂皮质骨骨密度;定量CT法测腰椎松质骨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测腰椎与髋部骨密度。在治疗0、6、12、18、24与36个月时分别测量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行绝经症状评分。结果 59例(98%)完成1年;56例(93%)完成2年,51例(85%)完成3年。治疗6个月时,4个组症状缓解率平均约80%;2年时腰椎松质骨骨密度升高平均为4.3%-7.5%;3年时第2-4腰椎骨密度升高4.2%-6.2%;股骨颈骨密度升高1.6%-3.8%。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4组间比较,骨密度的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阴道出血率1.5mgE2凝胶+2mgMPA治疗者、0.75mgE2凝胶+2mgMPA治疗者较高,其他两组较低。结论 每日0.75mg与1.5mgE2凝胶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预防绝经早期骨丢失。雌孕激素补充治疗3年,可连续增加腰椎骨密度,增加并维持股骨上端骨密度。  相似文献   
8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成立会议于 2 0 0 0年 11月 2 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各地妇产科及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乳腺外科、放射科的教授及专家 98名 ,及 2 3家相关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主持会议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在会上讲话 ,指出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绝经学组的成立代表健康观念已发生明显改变。希望学组努力工作 ,丰富妇产科内容 ,尽快加入国际组织的队伍。妇产科分会常委、内分泌学组组长张以文教授的“密切注意绝经研究的发展”报告指出 ,国际绝经学会…  相似文献   
86.
孙爱军  盛杰  王荣  马骏 《医学争鸣》2007,28(22):2103-2104
恶性肿瘤靶向给药是指利用具有一定肿瘤靶向性的导向分子(载体)携带治疗肿瘤的药物,在肿瘤局部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及转移的肿瘤细胞),以避免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抗癌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增加了全身的毒副作用.因此,近几年来,对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突飞猛进,发展了人源性抗HER-2mAb、依西美坦、放射性核素、  相似文献   
87.
应用小剂量利维爱对绝经后妇女的防治效果和意义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对绝经后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为期 3年的前瞻性研究。服药剂量每日 1 .2 5mg (1 / 2量组 ) 3 9例和每日 0 .62 5 mg (1 / 4量组 ) 1 2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 6个月随诊 ,分别观察骨密度、尿 Ca/ Cr比值、血脂 ,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 ,体重及副反应等。结果 :两组经 SPA、DXA和 QCT测量骨密度均有上升。以 QCT更为明显 ,其中 1 / 2量组治疗后上升 1 5 .4%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 ,1 / 4量组治疗后上升 9.0 % ,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两组尿 Ca/ Cr比值相应的下降率分别为 1 1 .8%与8.6%。两组甘油三脂相应下降 1 6.5 %和 2 6.7% ;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虽有所增加 ,但平均厚度均未超过 0 .5 cm。以上各项两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阴道出血率 2 6%(1 3 / 5 1 ) ,其中 77% (1 0 / 1 3 )为绝经 3年内开始服药 ,63 % (8/ 1 3 )为服药 1年内开始出血。体重在 1 / 2量组增加约 5 %而 1 / 4量组无明显增加 ,但两组相比也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绝经后妇女应用 1 / 2量利维爱可提高骨密度 ,1 / 4量利维爱可维持骨量 ;甘油三脂均下降 ,参与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对子宫内膜无明显刺激作用。结果显示利维爱能有效地用于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 ,但例数较少 ,年龄段有?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扩增大鼠骨髓MSCs,并用BrdU标记.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制备VaD模型.将经过Y-迷宫筛选的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MSCs移植组(A组)于2-VO后4周尾静脉注射MSCs;对照组(B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BS;假手术组(C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进行尾静脉注射.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SCs注射后4周大鼠海马区BrdU标记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CA1区SYN表达的变化.结果 MSCs移植后4周A组大鼠海马区可见荧光标记的MSCs;A组大鼠Y-迷宫作业成绩错误次数(EN)为(7.39±0.68)次,较B组[(12.25±0.77)次]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4.86,P<0.05),全天总反应时间(TRT)为(348.94±27.92)s,较B组[(542.22±30.27)s]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t=193.28,P<0.05);A组大鼠SYN光密度值(OD)为(0.284±0.041),较B组(0.093±0.036)显著增加(t=0.191,P<0.05).结论 静脉移植MSCs使V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并使海马CA1区SYN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9.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主要的患病人群是中老年男性,微创治疗方案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应用最广泛[1].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对已发现的心脏钠通道基因(cardiac sodium channel gene, SCN5A)A1180V突变相关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伴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家系进行随访,研究SCN5A 基因A1180V突变致DCM的临床特征及病情演变特点,为突变携带者探索临床防治策略。 方法:参考前期2007年初次发现该家系和2012年随访的资料,于2021年对家系中健在的6名A1180V突变携带者及7名非携带者再次予以询问病史及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该家系中10名突变携带者(含3名已故的携带者及1名此次未参加随访者),7名非携带者及1名已故的基因型不详成员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发现,该家系中A1180V突变携带者发病首发症状常为I度AVB,平均诊断年龄为36±4.42岁,多数逐渐进展为Ш度AVB伴心脏扩大。2012年随访至今,1名年长携带者已猝死,4名携带者已经由I度AVB进展为Ш度AVB。第三代成员中的3位携带者出现Ш度AVB并植入起搏器,虽然这三位目前已到了其父亲发生DCM的年龄,但此次随访心脏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提示突变携带者出现DCM的表型在延缓。先证者胞弟家的3个突变携带女儿在2012年随访时心电图和心超均无异常,此次两位出现I度AVB,还有一位出现Ш度AVB,考虑其病情加重与重体力劳动有关。结论:本随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SCN5A基因A1180V突变对DCM的致病作用及特点,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表型共同发挥作用;控制心率和减少体力劳动的防治策略对该家系A1180V突变携带者能有效延缓疾病表型的出现及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