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婴幼儿患者动态肺顺应性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2-2016年期间,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5岁患儿190例,以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分为轻重两组。采用PB840呼吸机监测,术毕返ICU即刻、2、4和6 h时的肺顺应性、气道峰压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顺应性与年龄(r=0.768,P=0.000)、身高(r=0.766,P=0.000)、体重(r=0.764,P=0.000)、体表面积(r=0.53,P=0.000)等高度相关,在轻重患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以呼吸机监测动态肺顺应性,结合血气换气功能指标,有利于判断病情,并可以为临床脱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延长放置COOK球囊支架预防宫腔粘连(IUA)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8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支架预防宫腔粘连复发,术后1月左右行宫腔镜二探手术、同时取出COOK球囊支架,随访效果。结果 38例患者随访7~25个月,平均17.5个月。二探术中约90%的患者(AFS评分系统97.4%,ESGE评级系统89.5%)宫腔粘连程度减轻,81.6%(31/38)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仅需单次手术即可达到满意的宫腔形态重塑效果,超过70%的患者(AFS评分系统73.7%,ESGE评级系统78.9%)达无粘连/轻度粘连。7.6%(3/38)的患者发生可控的感染,不影响二探效果。在33例原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的患者中经量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8%(27/33)。25例患者尝试妊娠,总的妊娠率44.0%(11/25),其中18例自然试孕,平均试孕8个月(2~15个月),自然妊娠率27.8%(5/18)。由于随诊时间较短,活产率仅为8.0%(2/2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延长放置宫腔球囊支架可有效巩固和维持手术对宫腔重建的效果,出现的个例感染并发症均不严重而可控,绝大多数患者在距离前次手术一个月左右的二探术中无需重复治疗,月经改善和术后妊娠率均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103.
目前,辅助生殖技术(ART)已成为解决不孕症的最终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如何客观正确评价妇女卵巢储备功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估计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从年龄、基础激素测定、多普勒超声检查、卵巢功能动态试验以及基因检测等方面评价。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中纤维蛋白原βG-455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冠心病亚型的关系.方法 1485例因胸痛或非侵入性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成年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被分为冠心病组(n=1019)及对照组(n=466),冠心病组又被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674)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n=345).应用 von Claus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多聚酶链反应(PCR)和Hae Ⅲ内切酶技术检测纤维蛋白原βG-455A基因多态性.结果 ACS组及SAP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ACS组最高(ACS组380.92±92.35 mg/dL,SAP组352.49±94.89 mg/dL,对照组311.72±87.09 mg/dL,三组之间两两比较,P均<0.001).在对照组及SAP组中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为高(对照组AA为363.83±76.66 mg/dL,与GA的337.83±77.43mg/dL或GG的295.28±88.06 mg/dL比较,P均<0.05;SAP组AA为429.82±93.35 mg/dL,与GA的368.30±90.39 mg/dL或GG的337.89±94.32 mg/dL比较,P均<0.05),而在ACS组未见此趋势.各组之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A等位基因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无相关性.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纤维蛋白原βG-455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中国人群中,组织蛋白酶S(CTSS)基因-25G/A多态分布及其多态性与冠心病(CAD)危险性之间的关联。方法CTSS基因-25G/A多态性由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降解方法获得。经冠脉造影检查明确的共659名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及352名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纳入这项研究。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的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分别为0.630及0.370。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之间未发现其CTSS-25G/A多态性频率(G:0.626vs.0.633,P〉0.05;A:0.374vs.0.367,P〉0.05)及基因型分布(G:83.4VS.85.3,P〉0.05;A:58.0vs.58.5,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逻辑回归对其他危险因素校正后,CTSS基因型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之间亦未发现存在关联(P〉0.05)。结论在中国人群中,基因型AA较基因型GG和GA更为少见。对照组及冠心病组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CTSS-25G/A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在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大鼠胸主动脉的外膜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适量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Iβ1)刺激作为刺激组。分别抽提两组细胞总RNA,进行定量PCR和Northern blot检测分析。通过反义核酸转染技术运用Transwell观察OPN对外膜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1)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基础状态下表达一定水平的OPN mRNA,在TGFIβ1诱导下,其OPN mRNA转录水平显著增高;(2)外膜成纤维细胞转染OPN反义核酸后,其对应Transwell上室的迁移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单纯TGFβ1刺激组,而OPN正义、错配义组无此变化。结论(1)血管外膜是产生OPN的潜在源泉;(2)OPN对外膜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起趋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地震成批骨折伤员实施药学监护的作用及监护要点。方法:分析16例岷县地震骨折伤员病情特点、药物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的情况。结果:地震伤员入院后在药学监护下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结论:临床药师应第一时间参与地震伤员的救治,发挥自身专长,加强药学监护,参与地震伤员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这对于伤员的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及优化医疗资源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简单超快速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氯丙嗪制剂中氯丙嗪的含量。方法样品以乙醇提取、微孔滤膜滤过、离心后,通过电喷雾离子化(ESI),采用多反应检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为质荷比319.0→85.8。采用Shim-pack XR-ODS(3.0 mm×75 mm,2.0μm)柱分离,以乙腈—水—甲酸(90∶10∶0.02,V/V/V)为流动相,流速为0.40 m L/min,在3 min内完成氯丙嗪定量分析。结果线性范围为1~256 ng/m L,最低检测限为1 ng/m L;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34%、1.89%。结论本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可作为氯丙嗪制剂中氯丙嗪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整形美容手术和其他疾病手术有很大的不同,整形美容手术需要较高的技术并且非常复杂,在手术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笔者通过归纳总结整形美容手术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45岁,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并伴高热,最高体温38.5℃,于我院门诊就医,自诉二十年前在我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此次到我院就诊前曾在外院行血培养检查,结果提示为链球菌,门诊以"二尖瓣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入院。入院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1 cm,搏动范围弥散,心相对浊音界向左侧扩大,双侧桡动脉波动可触及水肿脉,双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