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实验性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traumatic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TPVR)的病理过程,以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为细胞增殖指标,探讨TPVR的危险因素、增殖起点及各种增殖细胞的作用。[方法]通过眼球穿通伤并玻璃体内注入自体全血诱发大鼠TPVR模型,观察伤后1,3,5,7,14,21 d大鼠伤眼的病理衍变,用PCNA检测伤眼的增殖情况。[结果]眼球穿通伤后伤眼出现早期视网膜脱离或明显中性白细胞浸润,PCNA阳性细胞多且广泛;在TPVR中脱离的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PCNA阳性表达在伤后1 d出现,5~7 d达到高峰,是形成视网膜下膜的主要细胞;大量PCNA阳性的成纤维细胞从伤后1 d开始经伤道长入眼内,以后逐步减少,到伤后21 d停止,它是形成视网膜前膜的主要细胞;视网膜内层PCNA阳性的细胞在伤后3 d出现,没有明显的高峰时间,是视网膜增厚,僵硬的主要原因;视网膜下膜的形成早于视网膜前膜,并广泛存在于TPVR中;在TPVR严重的眼,后期可见大量PCNA阳性并脱落的睫状上皮细胞。[结论]通过眼球穿通伤并玻璃体内注入自体全血可以成功地诱发大鼠TPVR模型;中性白细胞在外伤性PVR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外伤性PVR中RPE细胞是形成视网膜下膜的主要细胞,成纤维细胞是视网膜前膜的主要细胞,而神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增厚,僵硬的主要原因。视网膜下膜的形成早于视网膜前膜,并广泛存在于TPVR。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营口地区市售肉制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方法采集辖区内的超市、农贸市场和小型餐馆的肉制品,按相关标准分离、鉴定菌株,用PCR法确认并分型。结果从7份生禽肉类制品中检出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确认为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结论此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为营口市首次从食品中分离出来,提示市售食品存在污染,有关部门应予重视。在食品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中,用荧光PCR技术研究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水平,有助于建立快速准确检验的机制,为细菌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维生素E乳喷雾剂的保湿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与对照乳液比较,评价其优劣。方法共观察40例受试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分别在基线、2周后、4周后检测靶部位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pH值,受试者主观评价。结果全部受试者均完成了试验,未发生不良反应。2组之间靶部位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pH值在0,2,4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靶部位的角质层含水量在2周及4周后均较基线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表皮失水率和pH值较基线时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受试者(67.5%)认为喷雾剂优于乳膏剂。结论维生素E乳喷雾剂保湿效果好,与对照乳液的保湿效果相当,优点是清爽、无香味。  相似文献   
15.
女性有2个以上X染色体时可能导致闭经、卵巢功能早衰、生育性染色体异常患儿等生育障碍。经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治疗1例XXX综合征嵌合型、有两次不良妊娠史的女性,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了正常男婴。  相似文献   
16.
正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分布于阴囊皮肤,部分可延伸至阴茎皮肤。阴囊湿疹主要特点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等,搔抓破损后引起糜烂渗出,慢性者表现为阴囊皮肤肥厚干燥、苔藓化。阴囊湿疹由于部位特殊且伴有剧烈瘙痒和不适感,对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阴囊湿疹病因复杂, 常与感染、免疫、过敏等相关,临床一线以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随着病程延长, 激素使用时间增加, 可伴明显的不良反应[1-7]。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止血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病例165例,按照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器(40 W)不同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卵巢囊肿剥离前电凝组65例(单侧卵巢囊肿60例,双侧卵巢囊肿5例),剥离后电凝组45例(单侧卵巢囊肿40例,双侧卵巢囊肿5例),缝合组55例(单侧卵巢囊肿49例,双侧卵巢囊肿6例)。观察3组平均电凝时间、剥离中囊肿破裂比例、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排卵情况,并随访患者的月经情况。结果3组比较,剥离后电凝组平均电凝时间长,电凝面积宽;剥离后电凝组、缝合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剥离中出现囊肿破裂比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随访,剥离前电凝组、缝合组术前术后FSH、E2比较无改变,以上两组患者均在术后45 d内月经恢复,经量无改变。剥离后电凝组患者中有2例双侧卵巢囊肿患者在术后3个月出现FSH升高、E2降低,均在术后2个月内月经恢复,2例患者出现经量减少,剥离前及剥离后电凝组术后3个月排卵率较缝合组高。结论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在囊肿剥离前用双极电凝止血与剥离后用双极电凝止血、缝合止血比较,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平均电凝时间短,电凝面积小,对卵巢功能影响与缝合组接近,术后3个月排卵率较缝合组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剖宫产疤痕缺损(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 Scar Defect,PCDS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妇女(共3500人次)进行电话随访及病历回顾分析,对有症状的患者行阴道B超检查确诊是否存在PCDSD;根据B超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是缺损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母体年龄、孕龄、剖宫产次数、阴道试产情况、缩宫素使用情况、剖宫产指征、羊水浑浊度、子宫缝合层数、手术时间、24 h失血总量、产后母乳喂养时间等因素对PCDSD发生的影响.结果 PCDSD的患病率为22.5%(788/3500).剖宫产次数≥2次、术前使用缩宫素、试产时间≥5h、宫口扩张≥5 cm、胎先露已衔接、产后哺乳≤3个月的孕产妇PCDSD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母体年龄、孕龄、剖宫产指征、羊水浑浊度、子宫缝合层数、手术时间、24 h失血量对PCDSD的发生无明显影响.结论 剖宫产次数多、术前使用缩宫素、试产时间长、宫口扩张程度大、胎先露已衔接、产后哺乳时间短是PCDSD发生的危险因素,要加强对剖宫产的术前评估及产后康复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外周Nesfatin-1能否通过调节糖脂代谢从而改善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神经病变。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NS组)、Nesfatin-1对照组(C+Nesfatin-1组)、生理盐水模型组(DM+NS组)和Nesfatin-1模型组(DM+Nesfatin-1组),连续6d小鼠尾静脉给予20μg/kg Nesfatin-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T1DM小鼠摄食、体质量变化,血糖、血脂水平,胰岛和肝脏形态结构,腓肠肌AMPK mRNA和GLUT4mRNA表达及甩尾潜伏期变化。结果 Nesfatin-1可显著降低T1DM小鼠血糖(F=24.79,q=5.91,P<0.01),但不影响给药后24h累计摄食量和体质量;能够保护胰岛结构完整性,促进肝脏脂质分解;可促进腓肠肌AMPK mRNA表达(F=8.57,q=6.25,P<0.05);能够缩短T1DM小鼠甩尾潜伏期(F=19.92,q=4.82,P<0.01)。结论外周Nesfatin-1可通过调节T1DM小鼠糖脂代谢从而改善外周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救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实施人工通气的36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明显急性胆碱能象和呼吸肌麻痹,经抢救后治愈33例(92%)。死亡3例(8%),死亡原因为并发严重肺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中间综合征病程有自限性特点,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支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