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V)对嘌呤霉素(PAN)刺激下足细胞黏附分子β1整合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永生化人足细胞分为以下四组:(1)正常对照组;(2)二甲基亚砜(DMSO,1mg/ml)对照组;(3)PAN(1.0μg/ml)组:PAN分别培养足细胞12h、24h、48h、72h;(4)PAN(1.0μg/ml)+FLV(1×10-8~1×10-5M)组,PAN分别与不同浓度FLV共同培养足细胞48h。用Western印迹和DCFHDA(2’,7’-二氯荧光素-3’,6’-二乙酸酯)分别检测以上四组足细胞β1整合素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噻唑蓝[3-(4,5-二甲基-2-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唑,简称MTI]法检测足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N分别作用24h、48h、72h后,β1整合素表达逐渐下降、ROS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FLV干预后,β1整合素表达水平升高、ROS表达水平下降,以FLV浓度为1×10-7M作用48h效果最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PAN组以及PAN+FLV组足细胞β1整合素水平与细胞内ROS表达水平成负相关。MTT结果表明DMSO以及FLV浓度为1×10-8M和1×10-7M对足细胞的存活无明显影响(P>0.05),而FLV浓度为1×10-6M和1×10-5M、PAN组、PAN+FLV组,在24h均明显抑制足细胞的活力(P<0.05)。与PAN组相比,PAN与FLV1×10-7M共同作用48h足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PAN可致体外培养足细胞的β1整合素表达下降,FLV上调β1整合素的表达,保护足细胞。此机制与FLV抑制足细胞内ROS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12.
李雪芹  孙彬  黄斐斐 《山东医药》2011,51(15):83-8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优质中等量蛋白饮食,对照组在常规饮食基础上应用强的松和速尿治疗,观察组加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及黄芪注射液,治疗28 d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 lb)、TC、TG、HDL-C,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水平并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增高,TC、TG及尿蛋白明显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明显升高。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9%,P〈0.01。结论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症近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13.
3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是肺内皮细胞囊泡分泌的重要活性物质,近年多认为 SACE 的变化可作为衡量各种原因所致肺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体外循环(CPB)病人 SACE 的测定,观察 CPB 围期肺受损的程度以及 CPB 对 SACE 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15.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甲状旁腺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钙三醇的调控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SD大鼠,分3组:A组:CRF组;B组:CRF加用钙三醇组,每天皮下注射钙三醇50ng;C组:假手术对照组。术后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甲状旁腺凋亡细胞比率(APO)和细胞周期,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Ca+{2+}、P+{3-}、碱性磷酸酶(AL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以及尿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A组和B组大鼠CCr均较C组下降了近一半;A组ALP和iPTH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而B组和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APO、S期细胞比率(SPR)和增殖指数(PI)分别为(0.23±0.19)%、(11.99±2.73)%和(16.93±3.42)%,B组分别为(1.32±0.51)%、(2.95±1.58)%、(5.24±2.29)%,C组分别为(1.29±0.45)%、(0.73±0.46)%、(1.76±0.70)%,A组APO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A组SPR和PI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但B组SPR和PI仍高于C组  相似文献   
316.
体外循环(CPB)期间,由于麻醉、疼痛、低温、低压和低流量灌注以及灌注波形的改变等非生理性因素的影响,使体内血流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血管张力及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动脉内压力升高而组织器官血流量降低,其发生率约为15-40%。多数学者认为:CPB 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改变是产生上述病理生理改变的  相似文献   
317.
李艳艳  董梅  佟爱华  孙彬  王琰 《山东医药》2010,50(27):67-68
目的寻找抗耐药结核菌的有效药物。方法采用琼脂斜面法测定6种吩噻嗪类药物对24株临床分离结核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6种吩噻嗪类药物对24株的MIC为2.0~25μg/ml;耐药株和敏感株的MIC范围无明显差异。结论三氟拉嗪、癸氟奋乃静等吩噻嗪类药物在体外对结核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此为抗耐药结核菌药物的寻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18.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在体外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激活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作用及探讨RAP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GF-β1(2ng/ml)刺激培养的NRK-49F,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20-100ng/ml RAP对Notch1/Jagged1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水平以评价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变化。结果:以2ng/ml TGF-β1诱导的NRK-49F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AP干预后培养24、48、72h,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Notch 1/Jagged 1、FN表达,其中RAP(40ng/m1)抑制效应最为明显(P〈0.01),Notch 1/Jagged 1蛋白表达分别下调53.12%、48.54%、44.55%和46.14%、47.22%、52.15%(P〈0.01);FN分别下降37.84%、45.68%、51.65%(P〈0.01)。结论:在体外条件下,RAP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FN表达增加,下调Notch1/Jagged1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提示RAP可能用于防治肾问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319.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据估计,1986年全球处方量己达1亿张,非处方用量更为普遍;其中昔布类虽然1999年才问市,但迅速跃升为美国处方用药排名前十位的第六位,年销售额达47亿美金。在我国,虽缺乏类似统计,但据最保守估计患病率为0.32%-0.36%,即每年至少有420万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RA),5000万人患骨关节炎(OA)。  相似文献   
320.
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 ,11岁。以阵发性头部钝痛半月就诊。主诉即往有反复头痛病史 1年余 ,近 10天加重 ,小便后出现剧烈头痛 ,伴呕吐 ,大汗淋漓 ,面色苍白。之前曾在当地医院治疗 ,未见好转 ,当地医院检查示 :①颅脑CT未见异常 ;②颅脑多普勒示颅内各动脉血流速均增高。查体 :病人神志清 ,心肺 (- )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遂以“头痛原因待查”收入院。初步诊断为①病毒性脑炎 ;②脑血管疾病 ?入院观察期间发现病人每次排尿后症状加重 ,血压明显升高 ,最高可达30 .0 /2 0 .0kPa ,遂想到膀胱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检查 2 4小时尿儿茶酚胺 (- )。  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