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观察200例子宫外孕,其中带器(节育器IVD)发生宫外孕50例,占宫外孕的25%。分析了带器宫外孕发病年龄和带器时间的特点,带器宫外孕的好发部位和临床症状,同时分析了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103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1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零;评分4分的TIA患者有27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8%;评分5分的TIA患者有22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0%;评分5分的TIA患者1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5%。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偏瘫伴口齿含糊、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在单纯偏瘫和单纯口齿含糊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结论TIA患者不同的ABCD评分值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发生率越低;Rothwell的ABCD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与血液凝固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分为轻度卒中组41例和中重度卒中组33例,纳入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6、IL-8和TNF-α,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状态。分析细胞因子与凝血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中反应血凝块硬度的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脑卒中组反应血凝块硬度的G和MA值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脑梗死组IL-6和TNF-α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卒中组IL-6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IL-8明显高于轻度卒中组(P0.05);脑卒中患者血中TNF-α的变化与TEG中的G值呈正相关(r=0.295,P=0.015)。结论:IL-6及TNF-α参与了脑梗死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IL-8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TNF-α与血凝块的硬度相关,可能是促进脑梗死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缺血性脑卒中(CI)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具有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多并发症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患者一旦发生CI,其复发危险非常高。故CI的二级预防很重要,目前主要采用多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预防CI再发,使更多的CI患者得益。  相似文献   
25.
目的深入地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性别、年龄、血糖、肾功能、血脂、血压、EKG表现、有无颈动脉斑块、MMSE评分值和MoCA值的高低方面,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上海地区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统计。结果 26例SCI合并高血压患者与18例无SCI的高血压患者之间有无颈动脉斑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两组之间MOCA评分值和间隔9个月的两次MMSE评分差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另外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尿素氮值的大小和有无颈动脉斑块对SCI发生的风险有显著影响;SCI与随访9个月后测定的MMSE评分值和MOCA评分值的高低有明显关系。结论 SCI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在随访后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6.
失眠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也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现代社会,失眠可以称得上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第一问题,需要早期治疗以预防转为慢性失眠和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因此, "按需"服用药物十分重要,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住院的TIA发展至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60.0%),女24例(40.0%),年龄44~87岁,平均(67±12)岁.本组患者最近1次TIA发展至脑梗死均在7d内发生.结果 按照"ABCD"评分1~2分、3~4分和5~6分为3组,进行脑梗死发病时血压、血糖、血脂和表达患者残损程度的NIHSS评分的比较,显示3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生脑梗死之间的性别、年龄、颈动脉斑块、脑梗死家族史、人院时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评分法虽然能够识别TIA后有无近期脑梗死的危险,但是该评分的高低可能与血压、血糖、血脂和表达患者残损程度的NIHSS评分无直接相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某些脑梗死相关因素的差异可能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8.
影响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58例脑梗死后梗死区内出血的患者和58例单纯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有无颈动脉斑块、有无脑梗死家族史、累及的动脉系统和出入院时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血脂、有无颈动脉斑块、有无脑梗死家族史、累及的动脉系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性脑梗死组、点状及片状出血性脑梗死组、颈内动脉系统出血性脑梗死组及多个部位出血性脑梗死组的预后与单纯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出血性脑梗死组、单个部位出血脑梗死组与单纯脑梗死组预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出血量、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29.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杀是目前人类第四大死亡原因。随着国外各种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我国的自杀率也有明显的上升。据2000年WHO-中国精神卫生高层动员会的资料,我国的自杀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22.20/10万,较70年代的18.40/10万有明显增长。但我国对自杀未遂者的心理评估和干预报导不多。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恢复稳定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探讨脑卒中恢复稳定期的遗传病理机制提供生物信息学线索。方法选择GEO数据库中GDS4521芯片数据,该芯片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例IS恢复稳定期(脑卒中发生至少6个月以上)患者和20例未发生过脑卒中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PBMCs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利用GEO2R、DAVID、g:profiler和String等工具,筛选和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和相关信号通路情况。结果脑卒中恢复稳定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PBMCs中发现37个基因表达明显变化,其中34个上升,3个下降。GO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过程方面,以炎性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相关基因为最多;在分子功能方面,以趋化因子活性相关基因为最多。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位于TNF信号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相互作用网络图揭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以与炎性反应相关的两个网络为主。结论 IS发生超过6个月后仍有多种功能蛋白和信号通路可能发生改变,特别是与炎性反应相关的蛋白和信号通路,提示炎性反应在IS的恢复稳定期仍可能对疾病的预后和再发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