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miR-22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及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四种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NA-221表达状况,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正常对照;设计并合成miR-221、anti-miR-221(微小RNA抑制剂)寡核苷酸,以脂质体转染Caco2细胞系,以Real-time Q-PCR再次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21表达状况,并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结果与正常细胞相比,4种人结肠癌细胞系中miR-221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细胞转染anti-miR-221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并可见细胞凋亡的发生(P<0.01)。结论 miR-221特异性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凋亡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提示miR-221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治疗有效靶点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2.
我国腐食螨类的区系調查Vitzihum(1980)和浅沼靖(1951,1952)曾对东北的材料有过記述。近年來我們开展有关自然疫源地的調查研究工作,累積了一些腐食螨类的标本,並已作出两篇报告;趙振声、陈佩惠对黑龍江省的腐食螨类亦曾作了調查,王敦清对福建省的腐食螨类亦作了調查工作。所以我國腐食螨区系的調查工作已初具雏形,但还有許多空白点,今后尚需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63.
p53、nm23—H1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9例大肠癌中p53、nm23-H1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大肠癌中p53、nm23-H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及68.1%,大肠癌中p53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nm23-H1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 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结果提示:同时检测p53、nm23-H1基因产物的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微小RNA-221(miR-221)和CDKN1C/P57表达情况,并探讨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及CDKN1C/P57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221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CDKN1C/P57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将miR-221和anti-miR-221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转染Caco2细胞系,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miR-22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2.041±1.40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06±0.341,P<0.01);同样,miR-221在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亦高于正常对照细胞.CDKN1C/P57 mRNA水平在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并不显著;但其蛋白相对表达量结直肠癌组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19±1.708比0.972±0.316,P<0.01).癌细胞转染anti-miR-221后,CDKN1C/P57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率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同时S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21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使CDKN1C/P57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从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anti-miR-221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miR-22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胰头癌的早期诊断措施和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间,42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剖腹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头癌,92.8%的患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的时间早于黄疸1~2月,胰头癌的ERCP、MRCP、CT等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明显。对其中16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38.1%。结论 重视胰头癌早期非特异性症状,及时行B超检查。若B超发现阳性征象,应进一步综合、有序地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力争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乌司他丁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治疗壶腹部和胰头肿瘤的主要手段已得到普遍开展运用 ,但因其切除范围广、手术操作复杂 ,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仍较高。近年来的资料显示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 2 5 %~ 35 %。本院自 199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37例 ,其中 39例应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UTI)治疗 ,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37例中男 96例 ,女 4 1例 ,年龄 18~ 73岁 (平均 5 4 2岁 )。其中 ,壶腹部肿瘤 94例 ,胰头癌 35例 ,壶腹部、胰头部良性病变各 4例。行限期手术 135例 ,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67.
孙凯  董铁立 《中原医刊》2011,(13):62-63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两种麻醉方式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20例,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20例,选择第2~3腰椎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加1.19%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6ml,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缩宫素注射后1rain的生命体征: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结论缩宫素在静脉全麻下对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68.
组织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证实,肿瘤形成可能是干细胞分化异常导致.而微环境是干细胞稳态调节的关键,干细胞微环境的失调在肿瘤发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肿瘤发展过程中,适宜的微环境将促进肿瘤快速增殖,改变这些特异的微环境可以抑制肿瘤的恶性表型.同时.在肿瘤迁移过程中,微环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肿瘤的认识,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syndecan-3(SD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1330T在中国汉族农村人群中与高胆固醇血症,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高胆固醇血症(HTC)定义为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200 mg/dL。本研究中男性336人(其中HTC161人,胆固醇正常者(NTC)175人),女性1491人(其中HTC935人,NTC556人)。研究对象中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基因分型,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葡萄糖(GLU)。结果在男性研究对象中SDC3基因C133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HTC组和NTC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30C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关(OR=1.42,95%CI=1.040-1.926,P<0.03),在校正年龄,BMI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后仍保持显著相关(OR=1.51,95%CI=1.06-2.14,P<0.03),而在女性研究对象中未发现明显相关(OR=1.06,95%CI=0.92-1.24,P=0.41),1330C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呈临界统计学显著性(borderlin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742)。进一步应用显性模型分析C1330T与男性血脂水平(HDL-C,LDL-C)相关。结论SDC3基因C1330T多态性与男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人淋巴细胞趋化因子(HLptn)真核表达质粒,在膀胱肿瘤细胞株BIU-87中表达重组质粒,并检测趋化活性。方法:用RT-PCR法自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HLptn含编码区序列的cDNA,克隆至pGM-T Easy 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目的片段插入pcDNA3.1( )载体,获得阳性克隆pcDNA3.1( ).HLptn;用脂质体介导其转染BIU-87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Lptn的表达;取转染后的上清液,采用Boyden小室法检测表达的HLptn趋化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克隆的cDNA序列与GenBank中U23772的序列编码区内第225位碱基不同,系同义突变,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 )-HLptn;转染的BIU-87细胞表达HLptn,其培养上清对CD4^ 、CD8^ T淋巴细胞具有趋化活性。结论:成功构建的HLptn真核表达系统可在人膀胱肿瘤细胞株BIU-87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