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孙凯  董铁立 《中原医刊》2011,(13):62-63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两种麻醉方式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20例,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20例,选择第2~3腰椎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加1.19%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6ml,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缩宫素注射后1rain的生命体征: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结论缩宫素在静脉全麻下对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syndecan-3(SDC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C1330T在中国汉族农村人群中与高胆固醇血症,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高胆固醇血症(HTC)定义为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200 mg/dL。本研究中男性336人(其中HTC161人,胆固醇正常者(NTC)175人),女性1491人(其中HTC935人,NTC556人)。研究对象中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进行基因分型,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葡萄糖(GLU)。结果在男性研究对象中SDC3基因C1330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HTC组和NTC组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1330C与高胆固醇血症相关(OR=1.42,95%CI=1.040-1.926,P<0.03),在校正年龄,BMI和其他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后仍保持显著相关(OR=1.51,95%CI=1.06-2.14,P<0.03),而在女性研究对象中未发现明显相关(OR=1.06,95%CI=0.92-1.24,P=0.41),1330C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呈临界统计学显著性(borderlin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742)。进一步应用显性模型分析C1330T与男性血脂水平(HDL-C,LDL-C)相关。结论SDC3基因C1330T多态性与男性高胆固醇血症及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构建人淋巴细胞趋化因子(HLptn)真核表达质粒,在膀胱肿瘤细胞株BIU-87中表达重组质粒,并检测趋化活性。方法:用RT-PCR法自活化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HLptn含编码区序列的cDNA,克隆至pGM-T Easy 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目的片段插入pcDNA3.1( )载体,获得阳性克隆pcDNA3.1( ).HLptn;用脂质体介导其转染BIU-87细胞,用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Lptn的表达;取转染后的上清液,采用Boyden小室法检测表达的HLptn趋化CD4^ 、CD8^ 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克隆的cDNA序列与GenBank中U23772的序列编码区内第225位碱基不同,系同义突变,构建了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 )-HLptn;转染的BIU-87细胞表达HLptn,其培养上清对CD4^ 、CD8^ T淋巴细胞具有趋化活性。结论:成功构建的HLptn真核表达系统可在人膀胱肿瘤细胞株BIU-87中表达。  相似文献   
64.
黏蛋白MUC1/Y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黏蛋白MUC1/Y在膀胱肿瘤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和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8例膀胱肿瘤组织、4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黏蛋白MUC1/Y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UC1/Y仅在膀胱肿瘤中表达,且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腺性膀胱炎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P<0.001)。结论:MUC1/Y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记物,它在膀胱肿瘤组织的高表达,为膀胱癌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斑块的相对成分被认为在决定易损性倾向方面具有比单纯形态学更重要的作用。因此,作者观察了在体冠状动脉开口到斑块位置的距离是否独立影响人的斑块成分,这将有助于阐明近来报道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罪犯病变沿血管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方法和结果:以51例年龄在38~76岁(  相似文献   
66.
背景: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间断注射(IDI)和胺碘酮口服可改善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CH F)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旨在评价缺血性心脏疾病(IH D)患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患者对长期应用IDI 胺碘酮疗法的反应是否不同。方法:此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1例IH D患者(IH D组)和16例IDC患者(IDC组),这些患者尽管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存在失代偿性CH F,并在初次72h注射多巴酚丁胺治疗后停用多巴酚丁胺。入选患者被给予口服胺碘酮400m g/d,并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每周1次,每次10μg/(kg·m in)注射8h。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及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7.
目的:开发一种能够利用多层(16层)CT(M SCT)客观地判断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的诊断技术,并在临床病例中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比较。背景:M SCT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诊断方法,有望取代CAG。通常认为应用CT诊断高度钙化病灶和支架内病变较为困难。方法:分别应用M SCT和CAG对连  相似文献   
68.
如果不存在或仅有轻度的器质性冠状动脉狭窄,临床上通常应用大剂量的钙阻断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而该疗法对于5%~30%的此类患者无效。纳入了5例有变异型心绞痛表现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这些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无效,对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治疗亦无反应。在冠状动脉痉挛部位成功置入了支架。术后观察结果显示,早期充分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发生。1例患者于有临床症状出现12h后才置入支架,发生了伴有病理性Q波和心肌酶学改变的急性心肌梗死;而其他在冠状动脉痉挛引发临床症状后立刻置入支架的患者,冠状动脉痉挛未导致心肌损伤,未发现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生化证据。  相似文献   
69.
Mejhert  M.  Kahan  T.  Persson  H.  Edner  M.  孙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38-38
目的:分析临床数据、心脏功能容量、左室功能及神经激素激活对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预测能力。方法:前瞻性研究中,入选年龄≥60岁、NYHA心功能Ⅱ-Ⅳ级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至少18个月。研究开始时,获取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样和诺丁汉健康量表生活质量(QoL)测量数据。随访中收集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结果:入选208例患者(其中男性58%,平均年龄76岁,射血分数34%),平均随访1122d。所有病例中,74例(36%)死亡,171例(82%)再入院。单变量分析中,再入院可由较差的QoL(169±118vs83±100,P〈0.001)、年龄(P〈0.01)、肌酐(P〈O.01)、血红蛋白(P〈0.01)和糖尿病(P〈0.1)预测;采用多变量分析发现,研究开始时的QoL是再入院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x^2=25.2,P〈0.001)。单变量分析中,死亡率与QoL相关(183±117vs142±115,P〈O.05).而在多变量分析中死亡率与传统变量(年龄、男性性别、收缩功能、BNP及血肌酐)均相关(x^2=48.9,P〈0.001)。  相似文献   
70.
背景: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后者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噻唑烷二酮类具有多重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匹格列酮可改善有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这一假说。方法和结果: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设计试验,入选80例患有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的患者。采用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检测指数(QUICKI)评价胰岛素敏感性,患者被进一步分为胰岛素敏感或胰岛素抵抗。在每一治疗阶段,患者每日口服45m g匹格列酮或安慰剂,共8周。在每个8周治疗阶段末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