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271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组织工程复合物用于骨缺损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力学载荷对组织工程复合物在体成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建立标准化的动物模型是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用于探索不同力学载荷环境对骨缺损原位修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综述了力学载荷干预骨缺损修复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对常用的动物选择、缺损制备、固定方法及载荷加载方式进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模型选择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我们实验室从人主动脉cDNA文库克隆的新基因IC53单核苷酸多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利用序列测定方法对IC53基因在基因组水平对96例正常人及9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小规模SNP筛选的结果为基础,确定IC53基因Exon14终止密码子下游第213个碱基的10586位点作为大规模筛查的对象,应用PCR,RFLP方法对1461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患者按照CT诊断标准又分为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和高血压性脑出血三组)和1056例非脑卒中患者(即对照组,入选标准为年龄差别不超过5岁未患脑卒中的健康人或医院内其他与脑血管疾病无关的其他病人)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组三组病人中仅血栓性脑梗塞组与对照组之问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TT基因型比CT基因型、CC基因型具有更高的致病危险,CT基因型的OR值为1.361(95%CI 1.029.1.800)、TT型为1.553(95%CI 1.056.2.085)。同时,血栓性脑梗塞组分别与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IC53基因10586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血栓性脑梗塞病有关,TT基因型增加了血栓性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多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真菌感染病原学检验分析。方法 65例并发真菌感染的SAP患者中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平均感染时间、感染部位、菌群种类分布、药物的耐药性性等分析。结果共分离125株真菌菌株,其中合并2株真菌感染42例,合并3株真菌感染9例。热带假丝酵母菌数量最多,共79株(63.2%),其他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及其他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真菌感染株数最多的部位为呼吸系统42株(33.6%),其他依次为消化系统、腹腔、胸腔、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抗菌药物总的耐药性最高的为伏立康唑(55.1%),其他依次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真菌感染菌群、分布部位及对抗真菌药物耐药性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型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MYBPC3)缺失突变及其表型的特点。方法在100例HCM患者中对MYBPC3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扫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片段,双脱氧末段终止法测序。对突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在两例先证者中分别发现两个缺失突变14262_14264delAAG和14364delG,均位于外显子25。表型分析发现两例先证者均有劳力性胸闷、胸痛和晕厥史,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不对称性肥厚(室间隔/左室后壁分别为2.5、3.2),但SAM征阴性,发病年龄分别为38岁和29岁。结论缺失突变是MYBPC3基因突变的常见形式,14262_14264delAAG或14364delG突变导致的HCM表现为不对称性心肌肥厚,患者容易出现晕厥等症状,应该警惕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孙凯 《大医生》2023,(14):75-78
目的 分析黄芪保心汤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淄博市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DCM致CHF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保心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排血时间(LVET)、心脏等容收缩时间(ICT)、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与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低于或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黄芪保心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中国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关系。方法 青岛港健康研究建立于1999至2000年,共15208例18岁以上港口职工参加。本研究来自于青岛港健康研究2000—2001年体检数据,13378例非糖尿病患者入选。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和体检。计算分性别的血清尿酸五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成5组,观察各组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血浆尿酸水平高者的空腹血糖浓度升高。各组间空腹血糖浓度分别为:5.41±0.56mmol/L,5.38±0.58mmol/L,5.42±0.56mmol/L,5.46±0.57mmol/L,5.58±0.58mmol/L,呈逐级升离趋势,差异有显著性,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压、血脂、心血管病史后,血浆球酸水平与空腹血糖浓度仍然成正相关。结论非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7.
本文通过对H-2b和H-2d单体型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I类分子结合抗原肽的分析,建立了一个计算机预测模型,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NP)及囊膜糖蛋白G1和G2可与Balb/c小鼠(H-2d)和C57BL/6(H-2b)小鼠MHCI类分子相结合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分析,预测出可分别与H-2Kb,H-2Db,H-2Kd,H-2Dd和H-2Ld结合的核蛋白表位,依此各有7,14,4,0和8个;囊膜糖蛋白G1+G2的表位,依次有14,19,27,2和44个。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49例GustiloⅢ型骨折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26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采用VSD+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传统换药方法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68.5±22.4) d、骨折愈合时间(5.4±1.7)月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115.8±47.3) d、骨折愈合时间(7.8±2.3)月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细菌转阴率在术后第1、2、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仅在术后第2个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踝关节优良率88.46%的高于对照组的69.57%,但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侧肢体功能综合评价优良率92.31%的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69.57%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型骨折能够缩短患者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对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12届学术大会于2007年11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比梅毒螺旋体试验(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从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梅毒病患共103人,其中被确诊为梅毒的89人,其余14人正常。对103人采用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分组诊断,采用TPPA诊断的组别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组别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诊断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梅毒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Ⅰ期梅毒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灵敏度与准确度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能较为清晰地观察病患的病情,给予正确的治疗,对于病患的身体健康提供极大的保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