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回顾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持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资料,观察房室传导的情况。393例因持续性Ⅲ度AVB植入起搏器,46例起搏器不具有计算心室起搏比例功能的患者被除外。341例分为心室起搏比例≥90%组(NAVC组,n=300)和心室起搏比例90%组(AVC组,n=41)。两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心律及合并疾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AVC组QRS波群时限小于NAVC组(P0.05)。QRS波时限120 ms是持续性Ⅲ度AVB术后有房室传导的预测因素[OR 11.060(95%CI 2.396~51.050),P=0.002]。结论:约有12%的持续性Ⅲ度AVB患者出现房室传导,QRS波群时限小于120 ms可能是持续性Ⅲ度AVB患者术后有房室传导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Gs蛋白α亚基基因(GNAS1)T393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疆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维吾尔族103例及汉族102例,选取健康人群维吾尔族100例及汉族11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非瓣膜性房颤患者GNAS1基因T393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结果 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TT、TC、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人群中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9,P=0.068),在维吾尔族人群中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P=0.025)。结论GNAS1基因T393C在新疆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房颤无相关性,在维族人群中与房颤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从对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研究入手,通过对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四种衔接手段的分析,对比英汉医学语篇中的语法衔接手段。通过具体医学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统计学分析,对英汉医学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进行讨论,从而揭示英汉医学语篇的语法衔接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医学翻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孙凌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294-6295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血尿摘要如下。 1林可霉素 男,20岁。因咽部肿痛伴发热3d,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林可霉素1.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2d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出现血尿,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遂停止用药,24h后复查尿常规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7例川崎病,结果其疗效显著优于采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对照组,认为应早期使用,以防其发生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6.
药品的包装和储存条件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卫生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95年版有关事宜的通知》中指出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但目前除了抗生素、生化制品、放射性药品和某些化学药品外 ,大多数药品 (尤其是片剂、注射剂 )只有生产批号而无有效期限。因此 ,对于已出厂几年的无效期药品 ,往往由于不清楚是否能使用 ,而误用已降效或失效的药品 ,易给患者带来用药的不安全。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医药工作者和患者。本文对无效期药品分装后药袋易变黄的药品如 :维生素C、氨茶碱、碳酸氢钠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RFCA)术中消融参数的变化,探讨不同部位附加径路消融参数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记录我院一年来137例因PSVT行RFCA治疗的患者消融术中的消融参数,包括消融温度(T)、阻抗(R)、功率(P)、时间(t),计算消融的总能量,统计分析不同部位附加径路消融参数的差异。结果:1.AVNRT与AVRT消融参数相比,消融温度AVNRT组小于AVRT组(P〈0.001);功率AVNRT组小于AVRT组(P〈0.001)。而消融阻抗、时间及总能量在两组之间均无差异。2.经左侧消融径路与右侧消融径路消融参数相比,左侧所达到消融温度较高(P〈0.001),而消融功率、时间、阻抗及总能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游离壁旁路与间隔旁路消融参数相比,消融温度、阻抗、功率时间均无差异,但总能量在间隔旁路高于游离壁旁路(P=0.045)。4.左侧旁路与右侧旁路消融参数相比,右侧旁路的消融功率、时间及总能量均大于左侧旁路(P值分别为〈0.001、0.023、〈0.001),而两组的消融温度、阻抗无差异。5.137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1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除在左侧和右侧旁路以及游离壁和间隔旁路消融能量存在不同外,在其他不同类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中所需总能量无明显差异。但根据附加径路位置不同,应当选择不同消融功率和时间,以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筛选急性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外泌体蛋白,分析其生物学过程及功能,以期为早期临床诊断KD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KD患儿(n=13)纳入KD组;同期选取因细菌感染入该院治疗的患儿(n=13)纳入感染对照组.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173例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D,I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效果,为尽早诊治、评价IKD及疾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IKD 1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IKD患儿发热持续时间长,发病年龄偏小,男性多见,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173例患儿除发热外均有2~3项主要临床指标,发生率依次为:口唇干裂64.7%、结膜充血59.0%、皮疹53.2%、杨梅舌46.8%、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指(趾)蜕皮均为38.2%、肛周脱屑37.0%、手足硬肿26.0%、卡疤红肿13.3%,以发热、口唇干裂、结膜充血较常见;(3)IKD患儿急性期CRP明显增高、ESR明显增快、血小板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血红蛋白降低等急性炎症表现,以CRP改变率较高;(4)急性期出现CAL或不明原因前白蛋白进行性消耗、合并MP感染等均有助于IKD诊断;(5)IVIG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仍是治疗IKD有效药物。结论IKD发病时因缺少主要症状而易被忽视延误诊治,当出现KD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伴随血炎症指标显著改变,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同时有不明原因肝脏损害,抗MP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等,均需警惕IKD可能存在。尽早应用IVIG及阿司匹林,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20.
我院 1998年 8月 - 2 0 0 2年 8月采用低温断流下无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巨大鹿角形肾结石4 5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 5例 ,男 2 9例 ,女 16例 ,年龄2 6- 5 9岁 ,平均 38岁。病程 2月 - 12年。术前行B超、KUB、IVP检查。其中 2 0例行患侧逆行肾盂造影检查 ,12例行CT检查确诊。其中右肾结石 2 1例 ,左肾结石 2 4例 ,均为巨大鹿角形结石。大多数并发多肾盏内中小结石 ,直径 2 8- 6 5cm ,平均 3 9cm。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 3例 ,对侧输尿管结石 2例 ,术前肾功能均正常。1 2 手术方法 :均选择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