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1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8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芦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以 2 96nm为测定波长 ,线性范围 1.6~ 15 ug· ml- 1 (r=0 .9998) ,平均回收率在 99.0 0 %以上 ,变异系数小于 0 .9%。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扩大终板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鞍上第三脑室内外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扩大终板入路显微手术的38例鞍上第三脑室内外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影像学提示单纯囊性14例,单纯实质性12例,囊实性12例,CT提示肿瘤伴有钙化15例。收集其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资料、激素水平、视力视野和病理结果等。结果 38例患者中行扩大终板入路显微手术全切34例(89.5%),次全切除为3例(7.9%),部分切除1例(2.6%),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内视力好转或无变化患者31例。术后随访(54.5±7.3)个月,肿瘤复发4例,其中2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2例接受放射治疗。结论 扩大终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第三脑室内外颅咽管瘤,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且有利于对垂体柄视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53.
回顾分析2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66例死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受伤原因中车祸伤占45.8%,堕落伤占24.2%,跌伤占18.1%,CT扫描见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占63.6%,单纯脑挫裂伤和颅内血肿各占9.0%,27.3%。采用亚低温加常规综合治疗后死亡率仅为18.2%,而非亚低温加常规综合治疗死亡率为29.2%。  相似文献   
54.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暴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及分子溯源分析,为科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感染性腹泻事件开展现场调查,描述疫情三间分布,分析流行特征.采集病例肛拭子标本、剩余食物、环境及水源标本,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选择代表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全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单核苷酸多态(SNP)分析,预测毒力基因谱及耐药基因谱.结果 2017年8-9月报告的3起疫情共发病282例,以发热、腹泻为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症状不明显,均为学生群体,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肛拭宋内志贺菌检出率为62.22% (56/90),肛拭ipaH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9.70% (46/66),环境样本阳性率为12.31% (8/65);PFGE,全基因组MLST,SNP分析表明,3起疫情代表菌株不同源.毒力基因预测共有12种毒力基因.耐药基因预测有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基因.结论 陕西省3起寄宿制学校宋内志贺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暴发之间无直接关联,病原菌毒力基因谱与国内常见宋内志贺菌特征一致,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55.
目前,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已达18.60%,全国血脂异常患者总人数约为1.6亿[1-2].许多研究显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呈负相关[3-6].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制定最佳护理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4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每组74例。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各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二氧化碳分压等,比较2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观察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2组氧分压、FEV1%、FEV1及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意义深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贝朗Diapact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液净化装置完成双罐(灌流器)串联及双罐并联血液灌流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在血浆灌流模式下,通过对贝朗Diapact CRRT血浆灌流治疗管路进行改装,增加串联管路一根或者并联管路两根,实现双罐串联及双罐并联血液灌流。结果适当调整血浆灌流过程中的参数,双罐串联及双罐并联血液灌流在血浆灌流模式下运行通畅,机器无故障。结论利用贝朗Diapact CRRT机实现双罐串联及双罐并联血浆灌流简单、方便、可行,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8.
胃黏膜病变组织COX-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胃黏膜病变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类型,分期,分化,转移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外科手术中取30例胃癌者的癌组织,癌旁非癌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OX-2蛋白表达,Hp阳性感染由快速尿素酶试验结合病理染色/^14C尿素呼气试验而确立。结果:COX-2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66.7%),癌旁组织(2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强度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进展期胃癌(76.0%)显著高于早期胃癌(20.0%)(P<0.05);有淋巴结转移(79.2%)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16.7%)(P<0.05);肠型胃癌(66.7%)与胃型胃癌(66.7%),低,未分化癌(80.0%)与高、中分化癌(57.1%),相比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肠化或异型增生组COX-2的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COX-2蛋白在胃癌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它的异常表达多与胃癌的进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胃癌类型,病理学上分化程度关系上。COX-2基因在胃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并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比较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251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2组: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组114例(123只眼),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113例(128只眼).复合式切除术组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其他手术操作步骤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基本相同.回顾性统计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 复合式翼状胬肉切除术组6只眼复发,复发率4.88%;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组35只眼复发,复发率27.34%.2组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胬肉切除、MMC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复发率低,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及培训效果,为进一步提升艾滋病防治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培训前后对学员的随访管理能力及培训满意度进行测评,并对培训效果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学员随访知识得分由培训前的(5.91±1.58)分提高到(8.23±1.73)分(t = 8.711,P < 0.001),随访管理能力得分由培训前的(26.92±3.93)分提高到(31.17±3.19)分(t=8.400,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分析评价能力、政策执行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文化技能、社区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职称(OR = 3.521)、单位级别(OR = 4.299)和培训次数(OR = 2.833)。超过90%的学员对培训效果感到满意,提示教与学都达到了培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结论 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艾滋病防治人员的随访管理能力,该培训模式和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