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3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37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出版年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瘦素(leptin)为肥胖基因(ob)的产物,这种脂肪来源的激素已被证明有多种生理学效应,其效应通过细胞因子样受体介导。近年的研究证实它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综述描述了瘦素及其受体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2.
5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1(IGF_1)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均能合成和分泌IGF_1,但循环中的IGF_1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其通过内分泌或旁分泌、自分泌方式,有IGF_1受体介导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近年普遍认为肝硬化患者血清IGF_1较正常者明显减少,动物实验证实IGF_1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4.
γ-干扰素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故阻断肝纤维化的进展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对治疗慢性肝病、预防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至关重要.研究表明[1~3],γ-干扰素(IFN-γ)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均是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之一,但单独应用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不理想.笔者将两药联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以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基线HBsAg定量值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对55例PEG-IFNα2b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雅培i2000HBsAg试剂动态检测血清基线、治疗期间HBVDNA载量或HBsAg滴度。评估HBsAg定量值对PEG-IFN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的预测作用。结果经PEG-IFNα2b单药治疗48周后,HBsAg基线>20000IU/mL(A组)的患者18例,获得病毒学应答(VR)率16.67%;1500~20000IU/mL(B组)的26例,获得VR应答率42.31%;<1500IU/mL(C组)11例,获得VR应答率63.64%。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log10HBsAg下降值大于0.5组与小于0.5组间取得VR与SVR(持续性病毒应答)的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10HBsAg下降值>1.0组与<1.0组间取得VR与SVR的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8例中,有16例经PEG-IFNα2b单药治疗24~48周,HBVDNA仍为阳性。结论HBsAg基线水平联合HBVDNA定量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对优化PEG-IFNα2b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抗生素的应用是否影响基因芯片(寡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腹水细菌16S rRNA 基因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16S rRNA PCR-基因芯片检测76例临床疑似SBP肝病患者的腹水细菌16S rRNA基因,与同期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相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用抗生素(31例)和未应用抗生素(45例)患者的细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76份疑似SBP患者的腹水样本中,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率22.37%(17份),明显高于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的7.89%(6份),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8.05,P<0.01).应用抗生素组腹水细菌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率为19.35%(6份),略低于未应用抗生素组的24.44%(11份),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74,P> 0.05).应用抗生素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0/31),而未应用抗生素组阳性率为13.33%(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88,P<0.05).结论 16S rRNA PCR-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与腹水培养相比可能更少受抗生素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肠道的通透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与肠道通透性的关系。方法 参照Holt等的方法测定9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 ;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服用乳果糖、甘露醇后在尿中的分泌率 ,用以评价患者肠黏膜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结果 患者Child +Pugh分级各组中DAO的活性和乳果糖 /甘露醇 (L/M)比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DAOA级 4 .6 8± 0 .97,B级 6 .0 5± 1.0 2 ,C级7.80± 1.34比 3.98± 0 .93,P <0 .0 5~ 0 .0 0 5 ;L/MA级 0 .0 39± 0 .0 0 7,B级 0 .0 6 8± 0 .0 12 ,C级 0 .119±0 .0 2 3比 0 .0 33± 0 .0 0 4 ,P <0 .0 5~ 0 .0 0 5 )。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组与非SBP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DAO 7.6 7± 3.0 3比 4 .96± 0 .95 ,P <0 .0 0 5 ;L/M 0 .10 7± 0 .0 6 0比 0 .0 4 2± 0 .0 0 7,P <0 .0 0 5 ) ;非SB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 (DAO 4 .96± 0 .95比 3.98± 0 .93,P <0 .0 5 ,L/M 0 .0 4 2± 0 .0 0 7比0 .0 33± 0 .0 0 4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肠道黏膜受损是导致SBP的主要原因之一 ,测定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DAO活性及尿中L/M比值可以探知肠黏膜结构及其功能有无损害。 相似文献
58.
娄国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5):321-32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全球每年大约有60万例新增患者,并有超过50万例患者死于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炙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23例于孕28~3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肌肉注射HBIG 200 IU,1次/4周,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 200 IU和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 ug,1个月、6个月再次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 μg.结果:23例新生儿出生时4例HBsAg阳性(>0.05 IU/mL),HBV DNA均<103拷贝/mL.7个月时HBsAg和HBV DNA均阴性,HBsAb均阳性.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16SrRNA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16SrRNA基因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76例临床疑似SBP肝病患者和6例对照的非感染性腹腔积液肝病患者腹水细菌16SrRNA基因,与腹水细菌培养同时比较.结果76份疑似SBP患者腹水标本中,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阳性17份,阳性率为22.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8份、革兰氏阴性菌9份;腹水细菌培养阳性6份,阳性率为7.9%,均为革兰氏阴性菌,两种方法比较,x2=18.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腹水细菌阳性的6份标本,菌株鉴定结果相一致.对照病例细菌检测结果呈阴性.结论 定量PCR联合基因芯片检测腹水细菌16SrRNA基因,较腹水细菌培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不仅能作出快速诊断,还能确定SBP所感染的病原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determining ascitic bacterial16S rRNA by quantitative PCR combined with microarray (PCR-microarray) in the diagnosis of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Methods Ascitic bacterial 16SrRNA was determined by 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microarray in 76 cases of suspected SBP and 6 cases of non-infectious ascite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s.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scitic bacterial culture simultaneously. Results Of 76 ascitic samples, 17were detected bacteria positive by PCR-microarray, including 8 Grams positive(G+) and 9 Grams negative (G-),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by bacterial culture which had only 6 ascitic samples detected positive (all G-); the positive rates were 22.4% vs 7.9%, respectively (P < 0.01). The bacterial strains detected by both methods in 6 cases had a consistency with each other. No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another 6 cases of noninfectious ascite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s. Conclusions Determination of ascitic bacteria 16S rRNA by PCR-microarray has a higher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SBP as compared with the bacteria culture. Application of this novel method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SBP diagnosis but also stratify the different pathoge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