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脑电图相对波段功率(relative band power,RBP)在急性局灶性脑缺血(acute focal cerebra ischemia,AFCI)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20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AFCI患者(51处病灶)和同期NICU中EEG正常的患者20例(对照组)进行脑电监护.观察两侧RBP的改变并对比分析,比较梗死组与对照组RBP.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分析评价各波段RBP的诊断能力.结果 AFCI在各波段RBP上均表现为不对称性,病灶侧δ波RBP较健侧显著增高(P<0.01),α、θ和β波的RBP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δ波RBP显著增高(P<0.01),α和β波的RBP均显著降低(P<0.01).α波RBP诊断准确性最高,β和δ波对AFCI诊断也有意义.结论 RBP对AFC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报道1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病理,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具有如下特点:有经鼻吸海洛因史;亚急性或急性起病;多以小脑受损为首发症状,亦可表现为突然昏迷、抽搐;以运动障碍为主;脑脊液正常;尿吗啡实验可为阴性;影像学具有特征性的脑白质广泛受累,小脑白质受累最早、最严重,病变双侧对称,CT呈低密度,无占位效应,增强无强化。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白质海绵状变性。推测病因可能与海洛因不纯含有杂质有关。有海洛因吸入史者,一旦出现脑部症状,要及早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本病为我国大陆第1次在海洛因吸食者中发现,对预防和治疗吸毒所引起的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和MR表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总结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及MRI特征。方法:分析5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1例病理所见,总结其CT和MRI的诊断要点。结果:海劣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和MRI特征为:(1)病变广泛累及小脑,大脑白质及脑博干,内囊后肢,多以小脑损害为重,其中以小脑中线两侧对称性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蝴蝶样病灶为特征。(2)病灶双侧对称,边界清楚;(3)CT示病灶为低密度。MRI示病灶为T1WI低信号以及T2WI高信号影;(4)增强病灶无强化。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脑白质的空泡样变性。结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和MR表现为特征性改变,有海洛因烫吸史者,一旦出现小脑受损的表现,应及早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急性铊中毒神经系统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铊中毒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例,重度致残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铊中毒临床较少见,当出现不可解释的顽固性痛性周围神经病时应警惕该病可能;预后与中毒剂量相关,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不良,早期确诊并接受血浆灌流及普鲁士蓝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量化考评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我院神经内科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工作的量化考评,制定了明确的量化考评标准、扣分标准和加分标准,量化考评得分与护士的绩效分配、评优、晋职直接挂钩,全年量化考评分最后一名予降级使用。为了方便统计量化考评实施前后3个月效果变化,2009年10月~2010年3月,每月按数字表随机抽取20例患者、10名医生、20名护士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比满意度变化,结合护理部季度质量检查分数,分析量化考评的实施效果。结果:量化考评前后,患者满意度总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95,P<0.001),医生满意度总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3,P<0.001),护士满意度总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548,P<0.001);护理质量分数提高。结论:实施量化考评后护理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27.
28.
摘要:目的比较冰帽、全身低温及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于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不
同低温方式的选择和ICSI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0~3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冰帽组、全身低温组和ICSI
组,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2 h模型,各低温方式的目标温度为33~34 ℃维持20 min。再灌48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
分;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结果各低温方式均能降低大鼠梗死体积,其中冰帽能使梗死体积减小27.4%(P<
0.05),而全身低温和ICSI能使梗死体积减小47.6%和61.6%(P<0.01)。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的脑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
冰帽组的含水量低于模型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各低温组中,仅有ICSI 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血清学方面,ICSI组的NSE和S100β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全身低温组和冰帽组中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无
统计学意义。结论ICSI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冰帽和全身低温,而全身低温比冰帽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同低温方式的选择和ICSI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50~3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冰帽组、全身低温组和ICSI
组,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2 h模型,各低温方式的目标温度为33~34 ℃维持20 min。再灌48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
分;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结果各低温方式均能降低大鼠梗死体积,其中冰帽能使梗死体积减小27.4%(P<
0.05),而全身低温和ICSI能使梗死体积减小47.6%和61.6%(P<0.01)。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的脑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
冰帽组的含水量低于模型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各低温组中,仅有ICSI 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血清学方面,ICSI组的NSE和S100β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全身低温组和冰帽组中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无
统计学意义。结论ICSI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冰帽和全身低温,而全身低温比冰帽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神经危重症患者床旁肌电图检查对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
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危重症病房(NCU)住院、且住NCU时间超过3 d的58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床旁肌电图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运动神经传导、感觉神经传导、直接肌肉刺激。对超过两个肢体共计3条及以上运动和/或感觉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定义为多发神经传导异常,并进行分组后病因分析、临床特点和电生理特点的比较。
结果48.3%(28/58)患者呈多发神经传导异常,为多发神经传导异常组,其余30例患者为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多发神经传导异常组的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12 ± 5)分vs.(16 ± 6)分]、在院最高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值[4(3,6)分vs. 7(4,11)分]、脓毒症[11/30 vs. 21/28]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2/30 vs. 10/28]均更高,预后情况中机械通气时间[0(0,4)d vs. 6(0,16)d]、ICU住院时间[8(5,13)d vs. 14(7,20)d]均更长,出院后30 d [4(3,4)分vs. 5(5,6)分]及90 d [3.0(2.0,4.0)分vs. 6.0(4.2,6.0)分]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分值、30 d(2/30 vs. 12/28)及90 d(4/30 vs. 15/28)病死情况均更高(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多发神经传导异常是出院后30 d及90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 0.05)。多发神经传导异常患者电生理特点显示与其他病因组(14例)比较,危重病性神经肌病(CIPNM)组(14例)运动神经传导未引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形的比例更高(6/90 vs. 15/87),而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占比均更低(58/83 vs. 28/81、29/37 vs. 14/37、29/44 vs. 14/44;P均< 0.05)。
结论神经危重症患者常存在周围神经肌肉病变,且病因复杂多样,床旁肌电图检查对神经危重症患者的病因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且对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发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34例)和死亡组(26例).分别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判定其截断值.结果 60例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30d病死率为4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体温、心率、出血量、是否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血肿部位与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30 d病死率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优势比(OR=0.745,95%可信区间(95%CI)为(0.585,0.949)]、出血量[ OR=1.438,95%CI( 1.077,1.919)]以及血肿部位[基底-被盖型,OR=0.120,95%CI(0.016,0.904)]为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及出血量的截断值分别为7.5分和5.5 ml.结论 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血肿位于基底-被盖部、入院时GCS评分<7.5分、出血量≥5.5 ml者提示30 d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