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肾周脂肪梅奥粘连概率(MAP)评分对T1期肾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指导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切除术式进行分组。其中,A组行经腹腔开腹部分肾切除术(OPN)(n = 49)、B组行腹腔镜部分肾切除术(LPN)(n = 67)、C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ORN)(n = 33)、D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n = 51)。按照MAP评分标准将各组进行亚分组:MAP低度组(0~1分)、MAP中度组(2~3分)和MAP高度组(4~5分)。分析MAP评分系统与肾切除术式的关系,并评估围术期不同术式组MAP评分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C组患者中,MAP低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AP低度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度组和高度组,中度组低于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和D组患者中,MAP低度组手术时间短于中度组和重度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中度组和重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且中度组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和D组影像学MAP评分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MAP评分可有效指导T1期肾癌切除术式的选择,MAP评分低度和中度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MAP评分高度患者可选择开放性手术,且MAP评分可用于评估LPN及LRN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宫外孕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8例宫外孕超声介入治疗前后的子宫动脉频谱.正常对照24例.结果宫外孕超声介入治疗效果满意.介入治疗前患侧子宫动脉的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较健侧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阻力指数(RI)明显降低(P<0.01);介入治疗后患侧子宫动脉的Vmax,Vmin逐渐下降,而RI逐渐上升(P<0.01).结论超声介入治疗宫外孕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多普勒超声检测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证实的放疗后癌性淋巴管炎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癌性淋巴管炎在高分辨CT中呈结节及网格状表现,多位于放疗照射范围以外区域。结论:放疗后癌性淋巴管炎分布有一定特征性,注意相关疾病的鉴别可以做出明确诊断,改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90例,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组45例,开腹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体温变化、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3例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良性。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及72 h发热情况、术后镇痛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16.
<正>例1男,79岁,主因右侧顶部肿物2个月入院。患者约于2月前发现右顶部类圆形肿物,质地硬,未曾治疗,肿物逐渐增大,门诊以"右顶部皮肤癌"收住神经外科。查体见右侧顶部皮肤可见类圆形肿物,直径约3cm,质地硬,皮表呈淡红色,可活动。术前检查胸部X线片及胸部CT扫描提示左肺门高密度灶,考虑为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提示鳞状细胞癌。行头皮肿物切除术。术后大体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20余天伴胸骨后疼痛于2014年11月24日就诊,体格检查无恶心、呕吐,无声音嘶哑,无发热。门诊胃镜示:距门齿28~33 cm 处食管壁见肿物突出,质硬脆,易出血,表面覆盖污物。胃镜诊断结果:食管癌。胃镜病理提示:恶性梭形细胞肿瘤。门诊以“食管癌”收入院。入院后食管 X 线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胸中段长约4.5 cm管壁僵硬,黏膜破坏中断,局部可见一充盈缺损,管腔狭窄,钡剂通过缓慢,其上端食管稍扩张(图1)。诊断:考虑食管胸中段癌。胸部增强 CT 显示:食管胸中段可见软组织样增厚,管腔狭窄(图2),累及范围约5.5 cm,增强扫描病变可见明显强化,三期 CT值约为79、89、77 HU,周围界限尚清;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像诊断:食管癌。手术记录: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食管中段,质硬,大小约5 cm ×3 cm ×2 cm,游离食管下段后,打开膈肌,腹腔无转移。游离胃,依次切断结扎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肝胃韧带,双重结扎胃左动脉,保护网膜右动脉。贲门部离断食管胃,继续游离食管,托至弓上,距肿瘤5 cm 处切断食管,移除标本。胃制成管状,切除贲门连同部分胃底,食管残端与胃残端吻合。吻合满意、通畅,胃管送入胃内。彻底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缝合膈肌,固定胃。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常规逐层关胸,手术完毕。切开病变食管:肿物呈息肉状,带蒂,蒂长约0.5 cm,肿物切面灰白色。术后病理:食管梭形细胞癌(图3),侵及浅肌层,上、下切缘及另送左下肺、隆突下、胃左、贲门周围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0/2、0/4、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E1/ AE3(部分﹢),Vimentin(部分﹢),CK34βe12(部分﹢),P63(部分﹢),Ki67 index 约20%~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评价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脑梗死患者组和10例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血管造影(CTA),对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等进行评价。结果:脑梗死患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以颈动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多见,脑梗死患者组出现动脉狭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管腔狭窄超过70%)占50%、中度狭窄(管腔狭窄30%-69%)占30%、轻度狭窄(管腔狭窄小于29%)占20%,颈动脉可见多发软、硬斑块。结论: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脑梗死有着密切关系,且与动脉狭窄的程度成正比,危险性增加。CTA可全面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胸部常规检查中极易误漏诊的骨转移瘤,在应用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后检出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CT室检出的胸部骨转移瘤50例,全部病例均有常规扫描图像及重建图像,重建方法有:MPR、VR、MIP等。两组图像作出比较。结果:常规扫描图像发现22例肋骨、胸椎、胸骨及肋软骨骨质破坏,11例可疑破坏,17例阴性,重建图像20例肋骨破坏,23例胸椎骨质破坏,1例胸骨,1例肋软骨。5例可疑破坏。结论:常规CT检查胸部时,常注意肺部及纵膈内的情况,对胸部骨质的观察仅限于纵膈窗。应用多层螺旋CT后,可对常规扫描后数据进行减薄,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应用多窗观察,能发现常规扫描易误漏诊的转移性骨肿瘤。有利于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外耳道外生性骨瘤(exostosis)属良性肿瘤,包括多发致密性骨瘤(外生性骨瘤)和单发松质型骨瘤,后者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