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是治疗急性GVHD的首选,但仍有60%患者激素治疗无效或耐药,而采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急性GVHD,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常常在其它二线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我们早期利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耐激素的急性GVHD患者1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3岁。因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7年,乏力、关节疼痛1个月,于2004-03-12入院。患者7年前因泡沫尿伴双下肢水肿1年余入我院。当时Hb224g/L,WBC18·6×109/L,BPC504×109/L,红细胞压积(HCT)0·69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39分。SaO297%,尿蛋白( ),24h尿蛋白定量3·2g。血肌酐130μmol/L,尿素氮10·0mmol/L,尿酸490μmol/L。肾穿刺病理:局灶结段性肾炎;免疫荧光:IgM( ),IgG(-),IgA(-),C(-)。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除原粒细胞外均见,占0·50;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占0·45,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43.
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和方法:观察冬虫夏草对缺血再灌注过程心肌保护作用。采用Langendorf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流方法,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刺五加注射液用药组相对比,研究了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和腺嘌呤核苷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醇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心肌的MDA水平(P<0.01)及显著提高了心肌中腺嘌呤核苷酸含量(P<001)。结论:冬虫夏草可通过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刺五加注射液  相似文献   
44.
患者,女,45岁。因咳嗽、心悸伴乏力1个月于1998年 12月31日入院。既往健康。查体:体温36.3℃,血压135/ 75 mm Hg,贫血貌,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胸骨无压痛,双肺无(口罗)音,脉率94次/min,律齐,肝、脾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Hb 64 g/L,BPC 59×10~9/L,WBC 42.9×10~9/L,原始细胞0.61,幼稚细胞0.05,中性粒细胞0.13,淋巴细胞 0.21。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0.880)。过氧化酶染色:(+/-)15%,(-)85%:糖原  相似文献   
45.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一组以外周血涂片中出现球形红细胞为特征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病。它是北欧家族中最常见的遗传性贫血,因诊断标准的不同,发病率也不一致,为1/2500~1/1000。在国内各地均有报道,亦为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病,但无确切的发病率调查资料,估计比欧美国家发病率低。一、发病机制1.正常红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完整的红细胞膜由脂质双层结构、跨膜蛋白和膜骨架蛋白组成。跨膜蛋白包括带3蛋白、血型蛋白和各种离子通道等,带3蛋白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膜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膜收缩蛋白,此外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对霍奇金淋巴瘤(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APBSCT的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中位移植年龄30岁(13~55岁),病理类型以结节硬化型HL为主,占19例;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分析APBSCT治疗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情况,并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采集干细胞,采集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6.8×108/kg(1.0×108/kg~13.8×108/kg),CD+34 细胞中位数为6.3×106/kg(0.6×106/kg~20.6×106/kg)。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9 d(8~12 d)。28例可评估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2.5~95.0个月),18例(64.3 %)获完全缓解(CR),7例(25.0 %)部分缓解(PR),总反应率(RR)89.3 %。预计5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8 %、58 %。7例未缓解患者在移植前更换化疗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3例获得CR,2例PR。单因素分析提示移植前疾病状态及更换化疗种类数影响OS,移植前放疗史影响PFS。结论 APBSCT可提高HL及灰区淋巴瘤患者CR率,改善患者的OS及PFS;移植前挽救化疗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有助于改善移植前疗效;移植前化疗敏感性影响生存,过多化疗种类更换不利生存,移植前放疗史有影响患者PFS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应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NHL20例,其中初治18例,难治2例;用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体内净化4例;维持治疗5例。结果 诱导组20例中初治者18例,15例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3例达到部分缓解(PR),CR率83%,总有效率100%。难治患者中1例达到PR,1例无疾病进展:未观察到美罗华对采集到的干细胞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移植后造血恢复有不良影响,4例中2例细胞PCR.免疫球蛋白重排(IgH)检测转阴;维持治疗组中5例全部存活(最长随访33个月)。结论 美罗华联合化疗方案能够提高CD20^ NHL的疗效,有助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延长NHL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回顾性分析抢先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allo-HSCT治疗的患者10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监测CMV-DNA,并根据其结果抢先治疗CMV相关疾病,分析抢先治疗对于阻止CMV血症发展为CMV相关疾病的意义.结果 103例患者中检测出63例次(51例)CMV-DNA阳性,CMV血症发生率为49.5%,经抢先治疗19例发生CMV相关疾病,发生率为18.4%.60例次CMV血症经更昔洛韦和(或)膦甲酸治疗转阴,1例不可评价疗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60/62).CMV相关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17/19),2例患者因CMV相关肺炎伴急性GVHD而死亡,CMV相关疾病的直接死亡率为1.9%(2/103).结论 在不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前提下,CMV血症和CMV相关疾病发生率未见升高.抢先治疗能有效阻止大部分CMV血症患者发病,并能有效控制CMV相关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9.
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造血生长因子。目前科学家们不但对其基因定位、分子结构、生物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已成功地制备了两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一种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人TPO分子氨基端15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称为巨核细胞生长和发育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egakaryocyte growth anddevelopment factor,rhMGDF),其用聚乙烯醇修饰后即为PEG-rhMGDF,修饰的作用是增加其半衰期。另一种是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如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的全长的糖基化的rhTPO。两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TPO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吸引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前研究,并迅速进入了Ⅰ期、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将就近几年来有关TPO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以伏立康唑治疗1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有效7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4例。1例出现视觉模糊,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低钾血症。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高效及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