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胃镜直视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01/2008—05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采用胃镜直视下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29例,取得满意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45~79岁,平均61岁。本组均经胃镜检查证实,病理检查为鳞癌或腺癌。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有的甚至失去吞咽功能无法进食。其中能进半流食11例,流食12例.无法进食6例。食管癌上段6例,中段11例,下段8例,贲门癌4例。病变长3~10cm,平均8cm;  相似文献   
12.
钩虫病是人体常见寄生虫病,常用病原学诊断方法为粪便涂片找虫卵,内镜下尤其是结肠镜下找成虫较少作为诊断方法,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美洲钩虫案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经常规内镜观察有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可疑病变,首次病检均示慢性炎症患者,再次内镜检查时,对可疑病灶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的形态,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将放大内镜下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例常规内镜及活检为慢性炎症者经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并在其引导下对病变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鳞癌10例(17.24%),其中早期食管癌8例,高级别瘤变4例(6.89%),低级别瘤变16例(27.58%),食管炎28例(48.27%).食管癌组60.00%(6/10)为Ⅳ型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40.00%(4/10)为Ⅲ型IPCL;高级别瘤变组75.00%(3/4)为Ⅲ型IPCL,25.00%(1/4)为Ⅳ型IPCL;低级别瘤变组,50.00%(8/16)为Ⅲ型IPCL,43.75%(7/16)为Ⅱ型IPCL,6.25%(1/16)为Ⅰ型IPCL;食管炎组85.18%(23/27)为Ⅱ型IPCL,11.11%(3/27)为Ⅰ型IPCL,3.71%(1/27)为Ⅲ型IPCL.食管癌、高级别瘤变的IPCL与食管炎的IL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腕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病,以腕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特征,多由于劳累和损伤发病。笔者近6a来采用微波照射结合手法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CD45^-CD146^+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CD45-CD146 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细胞CD45-CD146 细胞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2.07±0.86)个/μl比较,肾小球肾炎患者CD45-CD146 细胞数量(12.25±13.11)个/μl显著升高(t=3.459,P<0.05);②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CD45-CD146 细胞数量与中性粒细胞比例(P=0.00265,r=0.613)、BUN(P=0.00302,r=0.609)、Cr(P=0.00683,r=0.571)均呈正相关。结论CD45-CD146 细胞数量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脊柱调衡手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高血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东升  刘胜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310-1311
颈椎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容易和高血压病混为一谈.笔者采用脊柱调衡手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高血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希望对该病的治疗和诊断有一些帮助.脊柱调衡手法和醒脑开窍针刺法是本院多年经验的总结,里面有众多专家和前辈的心血,借此抛砖引玉,以请同道指点.  相似文献   
18.
房纬  赵雪圆  姜东升  周翔  刘胜 《新中医》2007,39(10):36-37
目的:观察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基础上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慢性腰椎管狭窄症(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并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阳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符合血痹辨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姜东升 《中国校医》2002,16(3):233-233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是由甲、乙、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 ,通常在冬春季爆发流行 ,是人群集中场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我所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对本校患流感较重的病人采用双黄连注射液和病毒唑注射液两种静滴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治疗 ,发现两种方法取得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别。现将观察到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5 2例流感病人 ,其中男 90例 ,女 62例 ,年龄 16~ 5 0岁 ,平均 18岁。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 112例 ,其中男 60例 ,女 5 2例 ;对照组 40例 ,男、女各 2 0例。两组条件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在直肠类癌术前诊断的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直肠类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用ESD方法治疗的直肠类癌经行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诊断8例直肠类癌,直径大小约0.51.2 cm,超声内镜(EUS)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深层的低回声病变,固有肌层无累及。8例患者全腹部及胸部CT检查无转移,均行ESD完整剥离,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类癌,切缘及基底阴性。术后随访161.2 cm,超声内镜(EUS)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深层的低回声病变,固有肌层无累及。8例患者全腹部及胸部CT检查无转移,均行ESD完整剥离,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类癌,切缘及基底阴性。术后随访1627月,未见局部复发及全身转移。结论:ESD是治疗无固有肌层浸润及转移的直肠类癌的有效方法,EUS有助于该疾病的术前诊断及浸润深度判断,术前活检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