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176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2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目前相关的较大系列临床资料并不多见.兹对多年来我院接收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方法共有190例患者(男性13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32.1±13.3)岁.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LVT)113例;发生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utflow tract,RVOT)者为77例,其中36.4%(28/77)为反复发作的单形室性心动过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RMVT).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无效,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后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在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1±18)个月.结果ILVT患者平均年龄(35.9±12.8)岁而RVOT患者为(29.5±13.0)岁(P<0.05).同时,ILVT患者中男性占86.1%,而在RVOT患者中则只占51.4%.只有8例ILVT患者被发现有左心室假腱索,3例有二尖瓣脱垂,3例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77例RVOT患者中有28例为RMVT.ILVT患者中除1例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4例位于室间隔高位,3例位于左冠状动脉窦下方之外,其余均位于室间隔左侧中、下部,消融时主要以激动顺序标测定位.接受了消融的起源于室间隔的102例ILVT患者中,90.2%可记录到浦肯野电位(Purkinie potential).而起源于右心室者则均以激动顺序结合起搏标测确定消融靶点.有7例患者在电生理检查时未能诱发VT.其余183例患者中有171例即时消融成功,消融成功率在LVT组为90.5%,RVT组为89.7%.18例在随访期内复发,其中8例再次消融成功.结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中青年患者,且与性别有关.射频消融可以较满意地根治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22.
心脏起搏器远程随访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必须定期随访 ,以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 ,必要时调整起搏器的参数 ,以保证起搏器发挥其功能。发现电池耗竭时 ,应及时更换起搏器 ,以保证患者的安全。然而 ,定期到医院随诊 ,对外地患者很不方便 ,还需花费交通、住宿等额外费用 ,给患者增加负担。我院于 1 998年在国内率先应用了心脏起搏器远程随访系统 ,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35例患者 ,男 2 5例 ,女 1 0例 ,平均年龄 63岁。植入双腔DDD/R起搏器 2 7例 ,单腔起搏器 8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自愿加入心脏起搏器远程随访系统 (美国Paceart起搏器远程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报道经导管在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射频消融成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的一种独特的心电图特征。方法截取一段时间内在我中心行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成功的连续性病例168例,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特征与相应成功靶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4例在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消融成功的病例,其室早心电图V1导联形态高度一致,均呈qs型。因此仅就本组资料而言,若以V1导联呈qs型来预测室早消融位点位于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则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达100%。结论对V1导联呈现独特qs型的流出道室早的射频消融,应首选在主动脉根部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标测。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对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和消融需要准确和安全。本研究尝试采用EnSiteNavX标测技术对起源于主动脉窦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室性早搏(室早)进行消融。方法运用NavX标测系统构建主动脉窦、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开口的三维电解剖及激动顺序图,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认NavX导航的准确性。结合传统的电生理标测,射频消融治疗24例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早和/或室速。结果24例均射频消融成功,其中,左冠窦内起源16例,右冠窦内起源4例,左、右冠窦问起源4例,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消融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分别为(56.1±18.3)min、(11.2±6.8)min。1例患者消融前发现合并左旋支中段狭窄,消融术后成功行支架术。平均随访(16_+12)个月,1例室速患者有室早复发,再次消融成功。结论NavX标测技术可以代替冠状动脉造影,指导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早和/或室速的标测和消融。 相似文献
125.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好发于青少年,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2‰-4.4‰,男性居多。病理特征为右心室心肌逐渐被脂肪和纤维脂肪组织替代,导致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尚可累及室间隔及左心室游离壁。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不同射频消融策略的X线曝光剂量,探索减少术中X线曝光剂量的方法.方法 2013年6月至10月156例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的PSVT患者,根据术者不同分为A、B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优化后的低剂量透视条件.A组74例,为常规X线透视下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B组82例,采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结合X线透视进行射频消融,术中缩小X线透视窗.记录患者的累积入射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透视时间并换算单位时间放射剂量.结果 A组的累积入射剂量、剂量面积乘积、透视时间分别为22.0(12.0 ~34.0)mGy,130.0(66.7~237.7)μGym^2,16.3(11.1 ~26.0)min.B组的累积入射剂量、剂量面积乘积、透视时间分别为6.5(3.0~12.2)mGy,39.5 (20.8 ~ 76.5)μGym^2,6.2(3.5~9.1)min.与A组相比,B组在累积入射剂量、剂量面积乘积、透视时间上均明显降低(P值均<0.001).校正透视时间后,A、B两组累积入射剂量比率分别为1.13(0.81~1.98) mGy/min,1.11 (0.67~1.77) mGy/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6),剂量面积乘积比率分别为8.85 (5.91 ~ 12.76) μGym^2/min,6.23(3.93 ~10.04) μGym^2/min,B组明显低于A组(P=0.007).结论 采用三维电场导航系统并缩小X线透视窗,可以明显减少PSVT术中X线曝光剂量.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索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经腋静脉途径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患者共130例。其中46例患者应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方法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超声组),84例患者应用解剖定位法行腋静脉穿刺行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相比,气胸发生率(0%vs. 3.6%, P=0.493)、囊袋血肿发生率(2.2%vs. 2.4%, P=1.000)、囊袋感染发生率(0%vs. 2.4%, P=0.539)、电极脱位发生率(0%vs. 2.4%, P=0.539)、电极穿孔发生率(0%vs. 1.2%,P=1.000)及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2%vs. 11.9%, P=0.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术在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植入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能提供高密度的心内膜等电位标测,可采用此技术指导对有大折返环路的右心房峡部依赖型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 AFL)进行消融。方法 22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15~65(38.0±12.8)岁。全部患者均在术前记录到典型的峡部依赖型AFL心电图。其中6例有心脏外科手术史,1例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例伴有明显的心脏扩大,8例患者曾经导管消融失败或复发。全部患者均采用右心房内非接触式标测引导在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口(TVA-IVC)之间进行线性消融并检验消融线的完整性。结果 22例患者中18例标测到自发的AFL,4例由心房刺激诱发。全部病例中20例为逆钟向型AFL,2例顺钟向型。心内非接触式标测在所有病例均观察到经过峡部的大折返环路且行进方向与体表心电图吻合。在峡部进行TVA-IVC线性消融后,分别在冠状静脉窦口和右心房下外侧起搏时以非接触式标测证实消融线的完整性,全部患者的消融均获得即时成功,且不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平均随访3~36(21.1±9.1)个月,无AFL复发,2例心脏扩大者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可以直观、准确地观察到心房扑动的折返环路且指导进行有效的线性消融。 相似文献
129.
心房颤动的7字线消融术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姚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8,22(4)
根据Moe的多子波理论和Jalife的母环学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维持很可能需要整个心房的参与,仅仅着眼于对肺静脉进行电学隔离做为终点,显然失之偏颇。因此,笔者采用心内非接触式等电位标测技术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进行研究,发现左房肺静脉外的其他部位在房颤的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维持机制符合母环理论,提出了房颤的7字线消融术(左房顶部右上肺静脉至左上肺静脉之间并向下经过左上肺静脉与心耳之间的嵴部一直延伸到二尖瓣环形成完整的消融线)。临床观察显示该术式术后3个月空白期后87.8%的患者能够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30.
Objectiv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delineate the mechanism of organized loft atrial tachya-rrhythmia (AT)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in whom organized ATs developed or induced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F were en-wiled. Left atrial (LA) activation during ATs was mapped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Radiofrequency energy was delivered to the earliest activation site or narrowest part of the re-entrant circuit of ATs. Results A total of 146 ATs were mapped. Four ATs were characterized as a focal mechanism [cycle length (225 ± 49) ms]. A macro-reentrant mechanism was confirmed in the remaining 142 ATs using noncontact mapping. LA activation time accounted for 100% of cycle length (205±37) ms. All 142 ATs used the conduction gaps in the basic fig-ure-7 lesion line. There were 3 types of circuits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gap location. Type Ⅰ (n = 68) used gaps at the ridge between 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 (LSPV)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LAA). Type Ⅱ(n = 50) used gaps on the LA roof. Type Ⅲ (n = 24) passed through gaps in the mitral isthmus. Ablation at these gaps eliminated 130 ATs, but the remaining 16 ATs required cardioversion to sinus rhythm due to a poor response to ablation. Conclusion Vast majority of left ATs developed during stepwise linear ablation for AF are macro-reen-trant through conduction gaps in the basic figure-7 lesion line, especially at the ridge between LSPV and LAA. Noncontact activation mapping can identify these gap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to target effective catheter abl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