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6例,复习其临床资料,光下观察组织形态,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6例患者男女各3例,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1岁;肿瘤部位腰段4例,颈段1例,骶尾部1例,均位于髓外硬脊膜下。5例囊性成熟性畸胎瘤,镜下可见成熟的鳞状上皮、消化道及呼吸道柱状上皮、纤维平滑肌组织、脂肪组织等;1例囊性畸胎瘤,局部癌变为腺癌,镜下除可见成熟囊性畸胎瘤成分外,局灶柱状上皮细胞有癌变,癌细胞明显异型性,呈腺样或实性条索状排列,侵犯囊壁。结论原发性椎管内畸胎瘤少见,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多位于胸、腰段椎管髓外硬膜下;病理类型多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极少数可以癌变。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2例,随机均分为每组76例患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总体疗效及有关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缩短,咳嗽、发热和喘息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 A、Ig G、Ig M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明确,能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讨论食管裂孔疝患儿的治疗。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例食管裂孔疝患儿为例,行经胸或腹修补手术。8例患儿加作Nissen术。通过回顾分析治疗过程,并结合随访结果,就食管裂孔疝患儿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成功治愈11例,死亡1例。死亡患儿为3月零幼儿,出生时伴有多发畸形,死亡原因为术中循环障碍。11例治愈出院的患儿,1例患儿因裂空大、膈肌发育差复发。其余10例患儿恢复良好,生长发育正常。X线及钡餐复查结果显示,患儿的食管通过情况良好,无食管反流。结论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对于小儿食管裂孔疝需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毛霉病的支气管镜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22年5月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的肺毛霉病患者临床资料共10例, 其中男性8例, 女性2例, 患者年龄21~72(44.3±15.6)岁。基础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白血病3例、肺癌术后1例。胸部CT显示肺部病变累及单个肺叶6例, 累及多个肺叶4例。支气管镜表现为白色黏稠状坏死物沿气道生长并阻塞气道9例, 伴气道内出血3例, 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1例, 支气管肺空洞瘘2例。白色坏死物活检组织病理学显示为大量毛霉菌丝杂乱缠绕在一起, 我们将其命名为毛霉菌丝体(mucormycelium)。10例患者中, 全身药物治疗9例, 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静脉滴注5例, 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4例, 泊沙康唑口服6例, 泊沙康唑静脉滴注1例。局部药物治疗包括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雾化吸入治疗8例, 支气管镜下局部灌注治疗5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包括应用冷冻探头冻取病灶8例, 活检钳钳除病灶7例, 圈套器圈套治疗2例, 异...  相似文献   
47.
目的:基于协同管理模式构建公立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方法:基于协同管理模式,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公立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第2轮专家函询各指标重要性均分为4.00~5.00分,变异系数为0.00~0.19,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49,0.376,0.240(均P<0.001)。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考核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协同管理模式构建公立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以为公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8.
活化的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生的炎性因子可在胶质细胞、神经元和老年斑之间诱发炎症性级联反应,从而加重神经突和神经元损伤。目前,许多研究发现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其自身的表达量,且与A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该文就参与AD炎症反应的炎症细胞、炎性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AD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并为其有效防控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362例次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样本来源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患者预后,并对是否感染多重耐药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提出防控对策。结果 共有47例次(13.0%)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样本中,痰液及血液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1例次(44.7%)及9例次(19.1%);在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构成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占40.4%;32例次(68.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好转出院。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次数≥6次、发热、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留置引流管及既往感染过多重耐药菌5个变量是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留置引流管及既往感染过多重耐药菌是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种类较多,多从痰液及血液中检出,且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总体预后较好;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筛查,制定...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采集机制,为搭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集成平台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范示。方法:运用典型示例法、基本字典法、关联对照法等展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的采集内容和采集方法。结果:形成"五个面向"的采集内容体系、构建"四个转化"的采集方法体系、描绘一个全过程的采集路径。结论:充分利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大数据集成平台的价值和作用,扩展数据采集深度和广度,形成全景数据观,对提升提高公立医院卫生经济行为效益效率,形成数据驱动的敏捷决策,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