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徐友平  姚国乾 《人民军医》1998,41(5):267-268
我院自1996年以来,用股静脉穿刺插管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液净化40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8~63岁,平均42岁。双腔导管插管28例,留置7例;单腔导管插管12例,留置1例。慢性肾衰首次血液透析19例,维持性透析内瘘栓塞6例,急性肾衰1例,药物中毒14例。血液净化分类:血液透析33例共61次,血液灌流6例6次,血浆置换1例1次。采用美国Quinton13.5cm单腔和双腔导管。1.2 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穿刺侧大腿略外展外旋,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0.5~1cm处。常规消毒铺巾后以2%利多卡因局麻,以…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栓复欣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方法: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普通肝素抗凝,另一组以栓复欣抗凝,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和透析4小时的TT,PT,KPTT变化及透析后出血倾向的发生和发展。结果:透析后4小时栓复欣组TT、PT和KPTT延长较普通肝素组明显缩短,普通肝素组3例出现出血倾向;4例出血倾向加重,栓复欣组位1例患者出血倾向加重。结论;栓复欣具有较好的抗血栓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立止血治疗血液透析后出血并发症的 效果。方法:36 例 透析后出血并发 症患者应用立止 血 1~2 k U 采用 1 次 3~8 天为一疗程静注,并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显效 12 例,有 效 8 例,稍有改善 3 例,无 效 3 例,总有效 率 885% 。结论:立止血治疗透析出血 并发症具有给药 方便,副作用少,疗效 迅速确切的优点 。  相似文献   
24.
立止血治疗血液透析后出血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止血为奥地利学者Klobusitzky 1963年首先成功地从巴西蝮蛇(Bothropsatrox)的毒液中分离而成的高纯度蛇酶制剂[1],由于该药高效、迅速、安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止血.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肝素的使用及尿毒症出凝血机制障碍,常发生出血并发症,我院应用立止血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深静脉插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附7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友平  姜南  王京庆  姚国乾 《华中医学杂志》2001,25(6):338-338,F004
临时性血液净化在内瘘建立、成熟之前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常较困难 ,而血液量是否足够又是决定透析效能的重要因素[1] 。我院自 1996年以来在临时性血液净化中采用深部静脉插管技术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资料 深静脉插管患者 76例 ,男 35例 ,女 4 1例 ,年龄 3~ 74岁 ,平均 38.4岁。其中股静脉插管 5 4例 ,留置 15例 ,颈内静脉插管 17例 ,锁骨下静脉插管 5例 ,颈内静脉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插管均留置。应用于药物中毒 32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 2 6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6例。血液净化方式 :血液透析 5 3例 ,血液灌流…  相似文献   
26.
血浆吸附(plasma adsorption)是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浆分离器分出血浆,对血浆进行吸附处理(主要是清除致病物质)后再回流至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技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后应用前列腺素E1对于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 方法12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拟行动静脉造瘘术前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动静脉造瘘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双嘧达莫50 m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 10 μ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后静脉缓慢推注,qd;术后1周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 术后1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动静脉瘘血流量,了解通畅情况,并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内瘘成熟后血管初次血液透析使用的时间. 结果 治疗组1个月内瘘通畅59例(98.3%),对照组通畅52例(86.7%)(P<0.05);治疗组内瘘血流量(466±147) mL&#8226;min-1,对照组为(351±89) mL&#8226;min-1(P< 0.01);治疗组内瘘初次使用时间(22.7±4.3)d,对照组为(28.2±7.1) d (P< 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因子Ⅰ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 前列腺素E1能改善内瘘血流量,提高初期通畅率,促进内瘘的成熟,且不增大出血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29.
长期透析导管在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由于其置管简单、可立即使用、没有血液动力学紊乱,皮下有一涤纶扣被组织生长包绕,使导管在皮下易于固定,形成自然的感染屏障,延长了导管的存留时间,成为在制作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情况下的另一非常有用的选择,并已被普遍采用。长期置管部位可选择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最佳选择部位为右侧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免疫吸附(IA)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方法 采用IA治疗MG患者12例,其中4例因肌无力危象进行抢救.选用聚乙烯醇色氨酸吸附柱,根据病情联用糖皮质激素,通过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降低程度和肌无力标准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1~3次IA治疗后,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由(1.85±0.61)nmol/L降至(1.12±0.45)nmol/L(P<0.05).12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痊愈8例,显效2例,无效2例.结论 IA治疗能有效清除MG患者体内的致病性抗体,提高神经-肌肉电传导功能,尽快控制症状,尤其适用于肌无力危象的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