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浅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卫东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2):53-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试从医患关系紧张的微观和宏观层面剖析其根源,并从宏观层面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2.
84.
目的:探讨背景输注瑞芬太尼对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困难气道病人21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11例和对照组(C组)10例。两组气管插管操作前15 min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 mg/kg,1%丁卡因5 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R组同时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 (kg·min)。记录给药、插管过程中的HR、MAP、SpO_2、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FOB插管评分。结果:插管过程中SpO_2无显著变化。与C组相比较:R组导管插入时及插管后1 min MAP较低;FOB暴露声门时、导管插入时及插管后1 min HR较低;OAA/S评分、FOB插管评分下降。结论:背景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可减轻FOB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病人的插管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5.
86.
87.
经内镜治疗1198例食管狭窄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几种内镜治疗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年1198例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资料。结果:沙氏扩张术540例,治后吞咽功能改善率在良恶性组分别为90%、51%;微波及射频共480例,前者81%,后者87%;内镜下瘤内注射高聚生并全身化疗74例,吞咽功能改善率86%;金属支架置入术104例,其改善率100%。并发症:食管穿孔7例,大出血2例,死于并发症的4例。结论:沙氏探条扩张主要适用于良性狭窄,微波、射频、瘤内注药及金属支架主要适用于恶性狭窄。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PEM)联合顺铂(DDP)与多西他赛(DOC)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44例晚期肺腺癌(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培美曲塞加顺铂组(PC组)和多西他赛加顺铂组(DC组),每组22例。PC组,PEM 500 mg/m2+生理盐水100 ml,静滴10~30 min,第1天;DC组,DOC 75 mg/m2+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 h,第1天。两组DDP均为25 mg/m2,第1~3天给药;每21天重复。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结果:PC组总有效率为45.5%,中位无进展时间5.5个月;DC组总有效率为40.9%,中位无进展时间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毒性反应显著低于DC组(均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多西他赛加顺铂的疗效相当,但毒性反应明显减少,可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基底细胞样乳癌(BLB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标准及预后.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121例BLBC, 检测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雄激素受体(A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钙黏蛋白(P-cadherin)的表达,观察和分析BLBC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121例BLBC 中,76例病人的年龄在50岁以上,75例肿瘤直径大于2 cm.肿瘤生长边界呈推挤样,瘤细胞异型性显著(WHOⅢ级86.78%),坏死及间质淋巴细胞反应多见,淋巴结转移率52.89%.AR、ER、PR、HER2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71.07%、73.55%、76.03%和76.86%,而81.81%(99/121)病人P-cadherin阳性表达.结论 BLBC是一种不同于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乳癌亚型,其特征性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BLBC病人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