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472篇
预防医学   202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1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我们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结膜下注射治疗、冷冻疗法等方面阐述了春季角结膜炎的治疗近况,并提出了春季角结膜炎未来治疗的展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估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学习曲线问题。 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75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按手术先后次序分3组(A、B、C),每组25例,比较各组机器人安装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其总数的差异。 结果A组机器人安装时间(38±5)min,显著长于B组(22±4)min和C组(21±2)min(P均<0.05);A组手术时间(201±39)min,显著长于B组(160±42)min和C组(156±43)min(P均<0.05);A组出血量(142±35)ml,显著多于B组(105±28)ml和C组(102±28)ml(P均<0.05)。3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和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其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25例在4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6.3台手术,B组和C组均在2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12.5台手术。 结论有丰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行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25例,手术频度为平均每月6.3例。  相似文献   
993.
 当今国际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竞争背景下,医院改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正确把握和顺应现代医院发展规律的客观需要,是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医院发展的主动选择。因此,对医院机构进行精简,精干队伍,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关于精简机构的重点和主要目标,着重两点: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有利于选拔人才。围绕这两个重点,本单位提出了一系列精简措施,对机关部门进行“消肿”,并取得一些成效和体会。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教员扮演标准化病人对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5名呼吸内科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病人教学组(SP组,84人)和传统教学组(T组,81人)。T组实习生按传统临床带教方式教学,SP组在传统临床带教方式基础上加用教员扮演标准化病人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在入科和出科时的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结果SP组与T组的入科理论与查体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SP组的出科问诊、查体、诊疗成绩显著高于T组(P<0.01)。但两组出科时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能提高呼吸内科学临床实习生的问诊、查体及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阐明三诱导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实体APL病例三诱导分化治疗,观察病人的完全缓解率(cR)及副作用。结果12例APL病人CR率为100%,除少数病人出现头痛、口干、肝功能损害外,无病人出现维甲酸综合征。结论三诱导分化治疗比单用维甲酸诱导分化CR率更高,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 方法回顾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同一组团队2015年2月至5月完成的30例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先后分为A、B、C组,每组10例 ,比较3组的机器人安装时间,以及反映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的数项指标。 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体质量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及术前分期、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A组相比,B、C组的机器人安装时间短[A、B、C组分别为(28.5 ± 6.3)min、(15.1 ± 4.5) min、(14.7 ± 2.9) min, P<0.05],手术时间短[A、B、C组分别为(272.3 ± 46.1) min、(206.4 ± 38.3) min、(202.5 ± 40.3) 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A、B、C组分别为(131.3 ± 10.1) ml、(61.4 ± 16.3) ml、(59.8 ± 17.9) ml,P< 0.05],淋巴结清扫数量多[A、B、C组分别为(18.4 ± 4.1) 枚、(25.7 ± 4.6) 枚、(26.3 ± 4.8) 枚,P<0.05]。B、C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10例手术在2个月内完成,平均每个月5台手术;B组和C组的手术均在1个月内完成 ,平均每个月10台手术。 结论有丰富腹腔镜远端胃癌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行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约为10例 ,手术频度为平均每个月5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评估机器人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2 月至2016 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60例右半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机器人右半结肠切除术(RA组),3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A组)。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与LA组比较,RA组术中出血少[(87.3±26.1)mL vs. (132.2±31.6)mL,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15.6±4.5)枚 vs. (12.5±2.9)枚,P=0.036],手术时间长[(152.3±12.4)min vs.(125.7±29.0)min,P=0.012],首次排气时间缩短[(61.5±9.4)h vs. (69.7±10.5)h,P=0.042],术后疼痛轻,住院总费用高[(52235.7±528.2)元 vs. (41263.5±436.1)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器人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安全可行,且与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对病人损伤更小,淋巴结清扫更彻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总结职业性铬鼻病(鼻中隔穿孔)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经验.方法 收集该厂铬酸盐生产车间铬及其化合物的监测数据和病例的既往史、职业史以及临床表现.结果 采用按岗位/工种个体采样,16例病例岗位/工种所测铬及其化合物浓度超标0.10~2.38倍.既往诊断3例和新发病17例鼻中隔穿孔0.1~0.6 cm.结论 低浓度铬及其化合物接触仍可导致职业性铬鼻病.企业除在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加大通风、降尘、排毒设施的投入外,还应加强个人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合并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及患病情况,对所有病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检测。结果调查涂阳肺结核病人501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3.57%,其中男性13.42%,女性14.05%;合并其他疾病者高于无合并疾病者(χ2=5.147,P〈0.0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损率高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χ2=4.669,P〈0.05)。结论涂阳肺结核病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应关注涂阳肺结核病人乙肝感染、合并疾病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损害情况。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乙肝,积极治疗合并症,在抗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不同激振位置对压电式人工中耳听力补偿性能的影响,确定压电式人工中耳最优激振位置。建立人耳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分别在鼓膜脐部、砧骨体、砧骨长突和圆窗施加相同的位移驱动,通过检测镫骨足底板位移及基底膜的最大位移,分析这些位置的激振对人工中耳听力补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镫骨足底板位移为评估标准会低估圆窗激振的高频听力补偿效果。砧骨长突激振下的基底膜特征位置处的运动位移大于激振鼓膜脐部及激振砧骨体时的位移值,其中激振砧骨体时的基底膜特征位置处运动位移最小;激振圆窗时的基底膜特征位置处运动位移在低频段小于激振其他位置时对应的位移值,但在中、高频段其激振效果最好。在频率低于400 Hz时,砧骨长突激励听力补偿效果最好,圆窗激励听力补偿效果最差。当频率大于1 kHz时,圆窗激励听力补偿效果比其他位置好。以传统的镫骨足底板响应为评估标准,将低估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的听力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