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205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1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EB病毒(EBV)脑炎继发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诊断为EBV脑炎继发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岁8个月及8岁,均以发热、惊厥起病。2例患儿CSF提示有核细胞数增高,且以单个核细胞比例为主。1例血液变异淋巴细胞10%,同时伴血清抗EBV-衣壳抗原-IgM及CSF中EBV-DNA阳性;1例CSF病原高通量基因检测到EBV,同时CSF中EBV-DNA阳性。2例患儿分别在病程第12 d、第4 d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言语障碍及认知障碍,完善CSF抗NMDAR抗体分别为1∶10及1∶100,CT检查均未发现肿瘤。2例患儿通过抗癫痫药物、阿昔洛韦、人免疫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均好转,但1例患儿在3个月后出现复发,使用4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恢复。结论 EBV脑炎临床症状非特异,其诊断还需结合EBV特异性抗体及EBV-DNA等结果。EBV脑炎可继发抗NMDAR脑炎,当EBV脑炎患儿在病程中出现精神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及认知障碍等症状时,需警惕继发抗...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成功构建抗HBV PreS2 3B9mAb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基因的基础上,在389 ScFv基因中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克隆的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噬菌粒中。经转染TG1  相似文献   
83.
目的筛选和鉴定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抑制性小肽。方法用重组人BLyS筛选噬菌体构象型7肽库、人工合成小肽鉴定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经过筛选,得到两个阳性噬菌体克隆.人工合成的两个小肽在体外能特异性地抑制BLyS刺激细胞增生的活性。结论获得了两个能够抑制BLyS功能的小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应用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评价不同心功能的尿毒症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75例尿毒症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正常(LVEF≥50%)组(43例)和心功能减退(LVEF50%)组(32例),另设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先行常规心脏数据测量,然后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中的分层应变技术获取3组心尖位3个长轴切面心内膜下、中层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S)。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正常组和心功能减退组的收缩期左房内径(LAES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d)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A)值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对照组及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心功能减退组的LAESd、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及LVEF减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3组患者间的LS值由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心肌保持梯度递减;(4)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正常组心内膜下心肌LS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减退组3层心肌LS值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与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心功能减退组部分心肌LS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心功能的尿毒症患者左室壁3层心肌LS值受累程度不同,心肌纵向分层应变不但可以比LVEF更早发现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还可以判断病变受累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制备具有功能活性的重组小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recombinant mouse high-mobility group box-1,rmHMGB1)并观察其抗菌活性,为深入研究HMGB1抗菌功能创造条件.方法提取BALB/c小鼠脾脏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编码小鼠HMGB1的cDNA片段,序列测定正确后,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QE-80L,转化于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再经Ni2 -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通过试管稀释法、琼脂扩散法两种抗菌实验观察并比较rmHMGB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JM109、ATCC25922、DH5α)、绿脓杆菌抗菌活性的差异.结果RT-PCR扩增得到了约648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报道的编码小鼠HMGB1的cDNA序列一致,纯化后的rmHMGB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JM109、ATCC25922、DH5α)有明确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强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JM109>ATCC25922>DH5α,对绿脓杆菌则无抗菌活性.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可表达重组小鼠HMGB1,所获得纯化产物对部分细菌确有抗菌活性,此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MGB1抗菌功能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腰痛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找到超声测量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的最佳节段。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正常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进行VAS评分,利用超声测量两组人群前屈及后伸时L1~2,L2~3,L3~4,L4~5,L1~5各节段腰椎棘突的距离,计算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结果:研究组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均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3~4节段差异最明显;研究组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均与腰痛程度成负相关,但L3~4节段相关性最强(r=-0.607,P<0.05)。结论:利用超声测量各节段腰椎棘突距离变化率均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及腰痛程度进行评价,L3~4节段可作为超声测量的最佳节段。  相似文献   
87.
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的心绞痛被认为是顽固性心绞痛,所谓“顽固”是指心绞痛发作频繁或胸痛持续存在,病人出现难以解除的痛苦。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丁书文教授在治疗心绞痛尤其是顽固性心绞痛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选用活血止痛、开窍止痛、破血逐瘀、祛风止痛、解痉止痛、收涩止痛或清热解毒药物予以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移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SCs)是否比单纯NSCs移植对脑卒中有更好的神经保护.方法:用GDNF重组质粒转染NSCs,构建过表达GDNF的NSCs(GDNF/NSCs).插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卒中模型,再灌注3d,脑立体定位分别移植NSCs、 GDNF/NSCs以及生理盐水到同侧侧脑室,实验分为GDNF/NSCs组、NSCs组和对照组.再灌注第1、 2、 3、 5和7周处死大鼠,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H-E染色分别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移植的NSCs数量与分布和突触蛋白Syn、 PSD-95在脑组织的表达.结果:再灌注2、 3周,GDNF/NSCs组较NSCs组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在各时间点GDNF/NSCs和NSCs组大鼠脑缺血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GDNF/NSCs组的NSCs细胞数量较NSCs组显著增多.再灌注2和3周,GDNF/NSCs组Syn免疫阳性产物比NSCs组显著增加;各时间点GDNF/NSCs组的PSD-95免疫阳性产物比NSCs组显著增加.结论:GDNF基因修饰的NSCs比NSCs对大鼠脑卒中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制备抗人结肠癌单抗MC5的具功能活性的可溶性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方法:从分泌MC5的杂交瘤细胞分离mRNA,RT-PCR分别扩增抗体质量、轻链可变区基因(VH和VLDNA),经linkerDNA连接形成ScFvDNA。将ScFvDNA与噬粒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转化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O7感染后,获得重组噬菌体。以高表达MC5结合抗原的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对重组噬菌体进行2轮筛选后,经ELISA筛选呈现抗体ScFv片段的噬菌体单克隆。取2个强阳性克隆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HB2151,用于表达可溶性ScFv。经点印迹和Western印迹对可溶性ScFv进行鉴定,经ELISA检测可溶性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所获得的VH、VL和ScFv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对重组哓菌体经2轮亲和筛选后,经ELISA从25个克隆中筛检出10个抗原阳性克隆。源于2个强阳性克隆的可溶性ScFv的分子质量为32000u,且浓集于细菌周质腔中,可溶性ScFv具有抗原结合活性,其结合位点与亲本单抗MC5相同。结论:针对MC5的具功能活性的可溶性ScFv的成功制备,为人结肠癌的体外(乃至体内)研究提供了新的靶向载体分子。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复合药物心脏毒性对左室心肌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价值。 方法133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45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180~240mg/m^2;B组48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60mg/m^2;C组为对照组,40例,未给予化疗。对3组患者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心肌各节段SR参数测定,包括:收缩期峰值(SRs)、舒张早期峰值(SRe)、舒张晚期峰值(SRa)等。 结果A组与C组间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间常规超声参数(E/A除外)、收缩期SR(SRs)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参数E/A、舒张早期SR(SRe)、舒张晚期SR(SRa)显著减低,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的SRe、SRa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余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应变率成像可以准确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表阿霉素复合药物心脏毒性对左室心肌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