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研究通过wt1反义寡核苷酸(ASO)抑制wt1基因的表达,观察微小残留病模型及患者基因表达的变化。取56例复诊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患者骨髓,用RT-PCR方法筛选出wt1基因表达阳性的骨髓标本。白血病细胞系微小残留病(MRD)模型及筛选出的wt1阳性急性白血病CR患者骨髓标本进行了细胞培养并用wt1ASO处理细胞,观察wt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wt1基因的敏感性是10-3-10-4;56例急性白血病CR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16%。用wt1ASO处理wt1表达阳性的K562、HL-60细胞系MRD模型以及9例存在MRD的急性白血病CR患者骨髓,发现wt1ASO组有效的阻断了wt1基因的表达,而正义寡核苷酸组和对照组wt1基因的表达仍为阳性。结论:wt1ASO体外能够阻断白血病MRD中残留白血病细胞wt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62.
目的 通过调查核实诊断2021年8月湖北省荆州市某医院首次报告的1例疑似福氏耐格里原虫感染脑膜脑炎病例,查找感染来源,并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通过访谈病例家属、医生及同村居民,查阅病历,现场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病例的发病就诊经过、临床特征及发病前可疑暴露史等情况,进行环境调查和采样检测,分析感染来源。结果 病例为男性货运司机,47岁,居住在荆州市的农村地区,2021年8月1—7日清理屋前池塘水草,9日出现发热、头痛等,11日出现昏迷、言语模糊,15日深昏迷后经机械泵维持生命体征,16日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脑脊液考虑福氏耐格里原虫感染,当日湖北省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开展调查,17日病例出院后死亡。病例清理水草的池塘水样中发现疑似福氏耐格里原虫包囊结构。当地相关部门在可疑危险水体设置警示牌,向周围居民宣传相关健康知识。结论 本例病例是1例疑似福氏耐格里原虫感染引发的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病例(PAM),发病9 d后死亡,可能与清理池塘水草有关。在报告过PAM病例的地区开展外环境水体监测及后续病例监测,并加强人群的宣教,普及相关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263.
肺多形性癌(pulmonary pleomorphic carcinoma,PP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的非小细胞肺癌。PPC的发病率虽较低,但晚期PPC患者的病情进展极为迅速,病死率较高。随着新的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临床研究显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PC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PPC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及现有的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中期因子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共110例,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48例,原发性高血压不伴颈动脉硬化组42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期因子水平,同时测定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中期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中期因子水平、收缩压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2、0.466、0.408,P<0.01);中期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0.618,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期因子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血压病程、收缩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期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