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内源性雄激素与男性冠心病及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0例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4例,对照组96例,用放免法检测血清游离睾酮、总睾酮、去氢表雄酮、去氢表雄酮硫酸酯、雌二醇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果:校正体重指数、血压及血脂因素的影响后,冠心病组血清游离睾酮、总睾酮、总睾酮/雌二醇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血清去氢表雄酮、去氢表雄酮硫酸酯及雌二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睾酮、总睾酮及总睾酮/雌二醇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游离睾酮与冠心病的发生独立负相关。结论: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对血脂代谢具有不利影响,血清游离睾酮水平减低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支架术后支架边缘夹层的发生率及其预后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接受OCT检查的患者,利用OCT对支架边缘的图像进行分析与测量,计算OCT观察到的支架边缘夹层的发生率,记录支架边缘夹层的撕裂深度、开口宽度、撕裂片最大长度等数据并进行分析,观察斑块的性质并随访12个月观察预后.结果 入选92例患者,扫描106枚支架,纳入分析的支架边缘区域184个,最终发现18例患者的20个支架部位和24个支架边缘出现夹层,应用OCT观察PCI术后夹层发生率为19.6%,明显高于造影发现.这些患者的特征是年龄更大(P<0.001)、高血压(P=0.007)及吸烟(P=0.049)的更多,多发生于钙化斑块(P=0.002)、纤维斑块较少见(P=0.008).随访12个月,仅被OCT发现的夹层患者与无夹层患者相比,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OCT观察发现PCI术后夹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造影,其中仅被OCT发现的夹层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654-2能否影响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我科于1987年1~12月对114例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观察其作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38例,女20例。对照组男37例,女19例。114例中年龄4月~4岁。治疗组<1岁20例,1岁~18例,2岁~12例,3~4岁8例,对照组<1岁20例,1岁~17例,2岁~12  相似文献   
84.
抑郁症与冠心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抑郁症可增加冠心病的患病危险及死亡率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可明确阐述这种机制。本文综述抑郁症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可能机制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系统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 ,包括心率 ( HR)增快、心率变异性 ( HRV)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 BRS)降低 ;中枢神经系统对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 ;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抗抑郁药的心肌毒性及药物间相互作用 ;不良的生活习惯 ;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尽管目前对此机制的研究已有了一些进展 ,但还需要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T淋巴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化的T淋巴细胞通过干扰素 γ、肿瘤坏死因子 β ,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介素 2 ,白介素 4和白介素 6等细胞因子影响其周围细胞的功能活动 ;并通过激活CD15 4 CD4 0信号途径 ,导致趋化因子及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和导师对并轨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专硕生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和南华大学2016、2017级专硕生500名和天津医科大学导师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专硕生和导师对并轨培养模式的满意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专硕生和导师对并轨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分别为64.8%和70.0%。与住培生是否有区别(OR=2.319)、轮转安排合理性(OR=1.835)、基地教师对专硕生重视程度(OR=3.200)、定期考核是否规范(OR=1.543)、开题评审是否规范(OR=2.555)、论文答辩是否规范(OR=2.361)、与科硕相比毕业压力(OR=1.988)是专硕生对培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 <0.05);对专硕生导师身份认识(OR=2.247)、对专硕生身份认识(OR=18.145)、是否信任专硕生科研工作(OR=4.297)、对专硕生规培情况了解程度(OR=7.945)是导师对培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专硕生及导...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的方法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对角支分叉部位前降支血管内动脉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方法测量53例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处前降支内动脉硬化斑块的体积,将血管按照对角支的位置分为4个象限:分叉嵴侧(象限1)、心包侧(象限2)、分叉对侧(象限3)和心肌侧(象限4),比较各象限斑块的相对分布情况(各象限斑块占总斑块的体积百分比)及分叉远段与近段斑块分布的偏心性指数(象限3的斑块体积与象限1的斑块体积之比)。结果象限3的相对斑块分布最大,其次是象限4和象限2,象限1的斑块分布最小,同时象限4的相对斑块分布大于象限2。此外,分叉远段的血管狭窄程度、病变长度和斑块分布偏心性指数都要大于分叉近段。结论无论是前降支分叉远段还是近段,分叉对侧的相对斑块分布最大,而分叉嵴侧最小。此外,分叉远段的病变更加严重,且斑块分布更加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