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用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检测。方法根据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及一条特异性TaqMan探针。通过条件优化,以10倍系列稀释重组质粒为标准品,进行Real-time PCR扩增,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重复性、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检测。结果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所绘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灵敏度为1.00×101拷贝,高于常规PCR方法(1.00×102拷贝);用该方法检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基因为阳性,其他6种对照呼吸道病原体及冠状病毒基因检测均呈阴性;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1%。结论建立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特异、重复性好,可用于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制备一种能快速检测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以期用于MERSCoV感染检测。方法采用EDC偶联法将羧基化CdTe/ZnSe量子点与抗MERS-CoV RBD的单克隆抗体(mAb/MERS-CoV)共价偶联,通过斑点免疫印迹检验偶联物的活性。以CdTe/ZnSe量子点标记的mAb/MERS-CoV作为荧光标记物,采用免疫层析技术制备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用于MERS-CoV检测。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评价。结果 CdTe/ZnSe量子点可偶联mAb/MERS-CoV,且偶联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其作为荧光标记物建立的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可特异性检测MERS-CoV假病毒,最低检测限为2×53 TCID50/ml,其他对照病毒检测均阴性。结论制备的MERS-CoV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MERS-CoV感染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83.
反向遗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综述反向遗传学技术研究进展,并讨论该技术在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
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快速检测法。方法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构建pMD-N重组质粒,建立荧光定量RT-PCR绝对定量标准品,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10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作重复性和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构建了绝对定量的参照质粒,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10个TCID_(50);5种非狂犬病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制备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人源化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蛋白质序列数据库(Swissprot)、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BD)等获得抗流感抗体的序列信息,经计算机分析软件InsightⅡ分析抗体结构,采用分子模拟、分子对接等方法分析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结构,用昆虫细胞偏嗜密码子优化氨基酸序列,合成抗流感病毒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对合成氨基酸序列中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作酶切鉴定,将轻链可变区基因与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AC-κ-CH3连接,构建PAC-κ-L-CH3,酶切合成的重链可变区基因与PAC-κ-L-CH3连接,构建PAC-κ-L-H-CH3重组表达载体,鉴定正确后,同杆状病毒DNA共转染至昆虫细胞(sf9)中,于27℃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收集上清,应用各亚型流感病毒株灭活后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和ELISA试验,检测制备的抗体对流感病毒的通用性;通过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抗体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转染sf细胞后,传代上清中检测到抗体;血凝抑制试效价为1︰2;ELISA结果显示有3株制备的抗体对3种流感病毒呈阳性反应,1株对实验用的流感病毒株没有反应;转染后传代细胞的荧光抗体鉴定结果显示有阳性抗体表达。结论成功采用计算机筛选合成抗流感病毒抗体基因,初步获得A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抗体。  相似文献   
86.
夏咸柱 《疾病监测》2019,34(10):877-884
人兽共患病种类繁多,流行趋势复杂,狂犬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原有人兽共患病不断连发、再发,禽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新发人兽共患病接连出现,而随着全球交流日益增多,埃博拉出血热、MERS、疯牛病、亨–尼帕脑炎、西尼罗病毒病、裂谷热、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外来人兽共患病则威胁不断。 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形势严峻,关系重大,其防控不仅事关国家全局,还关系到健康养殖、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国家生物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针对不同人兽共患病,政府和科研机构要加强研究,科学防控,建立优化各种病原体的检测方法,研发制备行之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完善机制,联防联控,努力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预防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7.
采用RT-PCR技术从弓形虫虎源分离株中扩增出ROP10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诱导表达。该基因全长1761bp,编码586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RH株相比,16个核苷酸存在变异,导致7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但两者N-联糖基化位点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差异,两虫株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8.8%。转化重组质粒pETROP10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出分子量为67.6 kDa的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3.8%。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解析监测中发现的欧亚与北美谱系重组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为禽流感病毒跨洲际传播及基因重排研究提供支持。方法2019年秋季在图牧吉地区采集雁鸭类粪便样品,分离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并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其遗传进化及分子特征。结果共采集雁鸭类粪便及拭子样品5062份,分离到2株H6N8LPAIV(TMJ43、TMJ12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病毒NA与北美的阿拉斯加地区所分离的H3N8亚型AIV的NA节片聚集在同一进化分支,HA和其它6个内部基因节片均属于欧亚进化分支,且两株禽流感病毒分别有不同的重配发生。2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为欧亚谱系与北美谱系基因重排毒株,其中N8基因最近一次欧亚与北美基因节片重排发生在2016年。分子特征分析显示,HA蛋白的碱性裂解位点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在NP蛋白,发生了具有增强鸡禽流感毒力的A184K突变。在TMJ43,NS1蛋白发生了能增强哺乳动物毒力的A/P42S突变。结论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分离的2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为欧亚谱系和北美谱系的重排毒株,两毒株均发生了增强家禽和哺乳动物感染能力的突变。表明北美毒株通过候鸟迁徙进入我国,与欧亚谱系毒株发生重配并在野鸟中频繁出现,可为禽流感病毒的跨洲际传播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89.
鼠痘病毒CC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病毒分离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查明在实验小鼠中是否存在鼠痘。方法应用Vero细胞对出现皮疹、丘斑、皮肤溃烂、结痂、组织坏死脱落等疑似鼠痘症状的实验昆明小鼠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理化学、人工感染试验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结果成功分离出1株鼠痘病毒强毒株,命名为MPVCC株。经PCR扩增和测序鉴定,所分离病毒膜蛋白基因全长333bp,编码111个氨基酸,与MP-2株14ku膜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结论实验用昆明小鼠中存在鼠痘病毒强毒株感染。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不明原因死亡的家鸭进行病原鉴定及分离,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信息系统发育分析,初步揭示病原的致病性和传播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禽4型副粘病毒的致病与传播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死鸭脏器,经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具有血液凝集特性的病原体。通过随机聚合酶链反应,用锚定特异引物对模板进行非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测序,登录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确定分离毒株种类;通过Sanger测序技术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邻近归并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种系发生进化树分析其基因特征。结果分离到1株血液凝集特性的病原体(SDD01),通过电镜观察、随机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确定为禽4型副粘病毒。PCR扩增得到其-NP-P-M-F-HN-基因全长序列以及L基因的完整CDS区。F基因氨基酸基序分析显示,蛋白切割位点为DVQPR↓F,MDT144h,ICPI为0。系统发育分析毒株位于东半球谱系中Ib进化分支,与APMV-4/Mallard/Hubei/2014等野鸟源病毒株同源性为99.4%。结论在死亡家鸭脏器中分离到禽4型副粘病毒。该病毒对鸡的致病性较低,系统发育分析其F基因与野鸟源禽4型副粘病毒同源性为99.3%~99.4%,表明家鸭感染的禽4型副粘病毒可能由野鸟引入,并可在家禽和野鸟之间循环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