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62.
目的根据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M片段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鉴定裂谷热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合成裂谷热病毒M片段基因,PCR扩增后将其连入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以10倍系列稀释的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并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所绘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40copies/μL,特异性好,对除裂谷热病毒外其他病毒(PPRV、HFV、RV、SPPV和GIPV)检测均为阴性。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结论裂谷热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裂谷热病毒的快速准确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3.
WHO已经确认,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已经跨越种间屏障,可以使人类感染发病甚至死亡。为给人类该病毒感染建立动物模型,本研究应用经SPF鸡胚增殖的虎源HPAIV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其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0-7·36/0·1ml。分别经气管和鼻腔接种家猫和小鼠,进行该病毒的家猫和小鼠的初步人工感染实验。实验于BSLⅢ动物实验室中进行,观察期为21天。实验结果如下:1、家猫人工感染实验:选取对该病毒HI抗体小于1∶2的3月龄健康家猫6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只。A组为实验组,每猫气管内注射该病毒的稀释液1m…  相似文献   
64.
流感病毒是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起始病毒的复制。流感病毒的特殊基因组结构和病毒蛋白的功能使其极易发生抗原转换和抗原漂移,这使得病毒能够逃避多种宿主的长效中和性免疫反应。本文从病毒结构、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病毒复制过程和病毒的易感宿主等几方面论述了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5.
人兽共患传染病的社会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威胁着公共卫生乃至国家安全.作为重要支撑条件的实验动物在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危害、实验动物的作用、实验动物在重要人兽共患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实验动物健康的影响、人兽共患病研究中新型实验动物的开发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以埃博拉病毒(EBOV)VP40基因原核表达产物为抗原建立检测埃博拉出血热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在分析EBOV VP40基因稀有密码子(大肠埃希菌系统)的基础上去除5′和3′端稀有密码子,合成VP40基因,构建VP40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22b-VP40,并转化至BL21(DE3)菌,在1.0mmol/L IPTG和37℃条件下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以纯化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埃博拉出血热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2b(+)-VP40,表达的VP40蛋白经SDS-PAGE鉴定分子质量单位为40ku,与预期值相符;Western blot检测证实VP40重组蛋白能被抗VP40单克隆抗体识别。以该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监测埃博拉出血热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2b(+)-VP的重组质粒,并诱导表达VP40蛋白。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以该蛋白为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7.
中国国内首次检测到犬细小病毒CPV-2c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犬细小病毒(CPV)流行毒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犬细小病毒遗传进化规律,了解CPV流行毒株现状。方法收集CPV阳性犬粪PCR扩增CPV-2c后进行RFLP分析,并进行病毒结构蛋白VP2基因的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经RFLP分析及序列测定,2份样品均为CPV-2c阳性,序列分析显示CPV-06/09及CPV-07/09VP2序列与国外CPV-2c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进化分析表明CPV-06/09及CPV-07/09在进化树中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不同国家的CPV-2c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通过RFLP分析及测序证实2份犬粪便样品为CPV-2c阳性,首次在我国检测到CPV-2c。系统进化树显示两分离株CPV-2c与国外CPV-2c有所差异,可能是传入我国的CPV-2c在向适应地区条件的方向进化,也可能是我国已有CPV变异。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肺炎(HPAIVP)中的作用。方法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滴鼻制备HPAIVP小鼠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攻毒后不同时间点实验和对照组小鼠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a<0.05)。结论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参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肺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9.
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纯化及纯度、活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建立高纯度、高活性的虎血清IgG纯化方法。方法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虎血清得到IgG粗品;结合Hitrap Protein A亲和层析预装柱及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粗品IgG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鉴定IgG纯度和免疫活性。结果80 mL虎血清亲和纯化得到84 mg IgG,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30 mg虎的IgG纯品。结论建立了简便快速、纯度高、活性好的虎血清IgG的分离纯化方法,为虎血清IgG二级抗体的制备提供了高纯度、活性好的一级抗体免疫原。  相似文献   
70.
目的以狂犬病病毒(RABV)弱毒株SAD为载体,构建表达IL-33蛋白的重组狂犬病病毒株SAD-IL33。方法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通过Pfl23Ⅱ和NheⅠ位点经酶切连接,将鼠源IL-33基因ORF区插入狂犬病病毒SAD株的伪基因区,获得全长感染性克隆,与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拯救重组病毒SAD-IL33,采用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鉴定SAD-IL33的生物学特性,并用其感染小鼠,每天观察小鼠体重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初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PCR和测序证实,含IL-33基因的感染性克隆SAD-IL33构建成功;经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鉴定,重组病毒SAD-IL33可扩增出1065 bp的预期条带,同时有RABV G蛋白和IL-33蛋白的特异性荧光,且分子质量单位为70 ku和30 ku,与预期大小一致;SAD-IL33的细胞适应性良好,在BHK-21细胞和Neuro-2a细胞上均能生长,滴度峰值分别为108.345FFU/ml和109FFU/ml,均高于亲本SAD株。将其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10次,第3~10代的病毒滴度介于106~108 FFU/ml之间。小鼠感染SAD-IL33后,21 d内体重及精神状态无异常变化。结论成功构建表达IL-33蛋白的重组狂犬病毒SAD-IL33,细胞适应性良好且滴度高,传代稳定,对小鼠无明显影响,为进一步研制安全、高效、廉价的狂犬病预防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