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54及其受体CD11 b/CD18在小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18-20 g普通健康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HPAIV)和对照组,应用荧光标记的抗小鼠CD54CD11 b、CD18单抗,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对不同时相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S)CD11 b、CD18、CD54的表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CD11 b、CD18、CD5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PC)和/或平均荧光强度(MFI)与对照组比较普遍上调:(P<0.05或P<0.01)。结论AMS在HAIV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物流感(influenza)不仅会对畜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跨越种间障碍进入人群,引发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和灾难性后果.模型动物是研究流感传播机制的重要基础.模型动物的使用有助于我们对流感病毒传播机制的深入了解.本文从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常用模型动物的宿主限制因素和模型动物在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机制中的选择与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脑炎是由西方马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严重的脑损伤。此外,西方马脑炎病毒也被视为潜在的生物战剂(生物恐怖剂)。目前西方马脑炎尚无获批疫苗和有效药物,研发有效疫苗用于相关人群的免疫接种很有必要。传统灭活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但为了避免其制备过程中病毒培养对昂贵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的依赖以及操作者潜在感染的风险,研究者采用新的生物学技术研发西方马脑炎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嵌合体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本文对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自2014年3月以来, EVD在西非多个国家暴发,引起全球关注,WHO已将此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有很多因素限制了EVD疫苗的发展,目前无可用于人的疫苗获批上市,但当前的严峻形式促进了疫苗研究的发展. 本文着重介绍EVD疫苗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评价疫苗所用的动物模型、疫苗种类和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  相似文献   
15.
委内瑞拉马脑炎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 我国虽然尚未发现委内瑞拉马脑炎病例,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该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大大增加.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及疗法,预防接种安全高效的疫苗对减少疾病暴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对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新型疫苗研究及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裂谷热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危害问题,该病对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和人类健康也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毒还被WHO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本文对裂谷热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疫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形态结构及形态发生角度准确区分和确认流感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方法将感染4种RNA病毒的体外培养细胞用戊二醛、锇酸固定,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4种病毒子代病毒的核衣壳或完整病毒粒子的装配都在胞浆中进行,子代病毒装配的前体物质的形态结构不同。4种病毒子代病毒的完整病毒粒子装配的形式不同,其中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只在细胞膜以向胞外出芽的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狂犬病毒在细胞浆膜相结构和细胞膜表面以出芽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冠状病毒在细胞浆膜相结构以出芽方式装配成完整病毒粒子。流感病毒子代病毒装配完即离开细胞膜;新城疫病毒的子代病毒不易离开细胞膜。多数狂犬病毒和冠状病毒的子代病毒要待细胞破碎后才能释放到细胞外。结论利用病毒培养物的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可根据其形态发生准确区分4种RNA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狂犬病病毒(RV)及犬瘟热病毒(CDV)共同感染Vero细胞及混合感染对产毒量的影响,比较病毒检测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将单独培养的RV、CDV及RV-CDV混合培养物进行连续10倍稀释后同步接种Vero细胞,37℃5%CO2培养5d,分别以直接免疫荧光(DFA)、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病毒的半数细胞感染量,并对各病毒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RV和CDV可同时感染Vero细胞,并在其中增殖。CDV单独感染Vero细胞的TCID50为10-5.8/0.05ml,RV和CDV混合感染Vero细胞的TCID50为10-5.5/0.05ml。DFA、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阳性的RV-CDV感染最大稀释度分别为10-6、10-5和10-6。结论混合培养对RV和CDV的感染滴度及产毒量影响很小。免疫荧光灶检测与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的敏感性相当。犬瘟热-狂犬病毒联合疫苗的病毒滴度检测可不经中和其中的一个病毒直接将联合疫苗接种Vero细胞,然后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检测。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脑炎,病死率几乎为100%。暴露前预防免疫和及时的暴露后免疫可有效阻止脑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后,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病毒感染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前,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足可能是免疫保护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机体对狂犬病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产生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研究利用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平台,评估PB2 E627K对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探究A/H6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分子基础。方法 通过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SanJiang/275/2007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和点突变技术拯救病毒rA/H6N1和PB2 E627K位点发生突变的 rA/H6N1-627,两株拯救病毒分别以101EID50~106EID50的攻毒剂量人工感染BALB/c小鼠,通过体重变化、死亡率、病毒滴定等方面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平台,rA/H6N1的8个基因片段完全源于A/H6N1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及生物学特性与A/H6N1完全一致。rA/H6N1能够人工感染BALB/c小鼠,但不致死,对BALB/c小鼠呈现低致病性(MLD50>106.5EID50),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各个脏器中的病毒滴度与A/H6N1保持一致; rA/H6N1-627能感染小鼠,引起小鼠体重下降,但不能引起所有106EID50组小鼠死亡,病毒能在小鼠的肺脏和脑部进行增殖。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H5N1禽流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PB2-E627K位点并非A/H6N1流感病毒的毒力决定因子。A/H6N1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还有待继续研究,该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和点突变技术的建立为研究该亚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传播机制及病毒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