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心室间和右心室内心肌收缩同步性。方法:连续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组)患者33例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3例的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取样容积分别置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房室瓣水平的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右心室游离壁,以及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测量从QRS波起始点到收缩期峰值的时间,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达峰时间在左心室游离壁、室间隔、右心室游离壁、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及基底段均显著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右心室游离壁与左心室游离壁达峰时间的差值、右心室游离壁与室间隔达峰时间的差值、室间隔与左心室游离壁达峰时间的差值、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与中间段达峰时间的差值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CM患者存在心室间和右心室内心肌收缩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右心室等容收缩期心肌加速度(IVA)与三尖瓣反流法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该参数能否作为预测肺动脉高压(PAH)程度的指标。 方法 选取三尖瓣反流法确诊的PAH患者45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PAH患者17例,中重度PAH患者28例,另选36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的超声常用参数,右室壁舒张末期厚度(RVW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三尖瓣反流峰流速(V)、三尖瓣环收缩期峰速度(IVV)和等容收缩期时间(AT),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RVFCA)、PASP 和IVA,比较分析3组检查结果。并将RVEDD、RVFCA和IVA与PASP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轻度和中重度PAH组患者的RVWd、RVEDD、RVESA、RVEDA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或P<0.01),LVEDD及IVA有所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轻度PAH组和中重度PAH组间RVFC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AH组患者总体的IVA与PASP具有显著相关性(r=-0.701,P<0.01);组内分析IVA仅在中重度PAH组才与PASP有显著相关性(r=-0.646,P<0.01)。 结论 IVA是评估肺动脉压力的一项可靠指标,为临床早期准确地定量分析PAH并指导诊治提供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 TDI)及应变率成像( SRI)技术评价无右心衰症状的二尖瓣狭窄( MS)患者的右心室( RV)整体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单纯性MS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测量左心房前后径( LAD)、肺动脉收缩压( PASP),描记二尖瓣口面积( MVA),M型超声测量三尖瓣环的收缩期位移( TAPSE),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 RVFAC)。应用TDI技术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 Tric-s),等容收缩期速度( IVV),等容收缩期加速度(IVA)。 SRI测量右心室游离壁(RVFW)及室间隔的收缩期应变(S)及应变率(SR),RVFW及室间隔的S及SR的均值作为RV整体长轴的S和SR。并将S和SR与PAS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组的LAD及PASP明显增高(P<0.01)。 MS组的TAPSE 及Tri -s、IVV、IV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 P<0.05)。 RV长轴整体S及SR,RVFW基底段及中段的S及SR,室间隔基底段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室间隔中段S及室间隔各段SR在两组间无差别。 RV长轴整体S、SR均与PAS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r=-0.59(P均<0.05)。结论应用TDI及SRI技术可以早期发现MS患者RV整体及局部功能的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SLE患者(SLE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STI检测心尖四腔心左心室长轴平均应变(LS)、平均应变率(LSR)及平均应变达峰时间(TPLS)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平均圆周应变(CS)、平均应变率(CSR)及平均应变达峰时间(TPCS)。结果 SLE组LS、CSR及C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LSR、LSTP及CST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技术能够检测出SLE患者亚临床型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并为探讨其心肌受累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应变率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3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20例.测量两组儿童的左室前壁、前间壁基底段、室间隔、侧壁中段、基底段、下壁、后壁的中段、基底段共10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并进行组间比较.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FS),并比较两组参数.结果 患儿组的室间隔、侧壁中段、基底段、前壁、前间壁的基底段SRs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和P<0.01),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的LVEF、 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早期心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肺动脉高压(PAH)对右心室收缩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PAH患者34例,其中轻度PAH者10例(轻度组),中重度者24例(中重度组).另选择同期相匹配的30例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四腔心切面速度成像和应变成像测量室间隔(IVS)、右心室游离壁(RVW)两点及左心室游离壁(LVW)的达峰时间(TTP)并计算相互间的差值.测量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舒张末期面积(RVEDA)并计算面积变化率(RVFAC),测量等容收缩期加速度(IVA)及三尖瓣环处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组织速度及应变成像测量右心室收缩活动在中重度组明显延迟(P<0.01),而轻度组右心室心肌收缩活动亦出现明显延长(P<0.01),中重度组右心室心肌收缩活动延迟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重度组RVESA、RVEDA均明显增大(P<0.01),RVFAC、IVA及Sm显著减低(P<0.05).结论 PAH不仅导致右心室重构改变,降低右心室收缩功能,亦引起了右心室心肌收缩的不同步性,尤其是中重度PAH不同步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