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9篇 |
免费 | 56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49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59篇 |
内科学 | 98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64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289篇 |
预防医学 | 160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144篇 |
中国医学 | 105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评价作者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8年1月接受改进的计算机辅助眶鼻窦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眶鼻窦黏液囊肿4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术后随访25~4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BCVA, logMAR)优于术前(
...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特点,为正常出生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于出生后48~72小时,对1 062例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分别使用TEOAE和DPOAE进行听力初筛,其中135例未通过初筛者,在42天龄左右,同时进行TEOAE和DPOAE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月龄左右进行诊断型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结果 1 062例新生儿中TEOAE初筛未通过率为11.02%(117/1 062),DPOAE未通过率为13.65%(145/1 062);135例进行了复筛,TEOAE和DPOAE未通过率分别为17.78%(24/135)和20.74%(28/135),DPOAE初、复筛未通过率均高于TEOA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EOAE和DPOAE在初筛和复筛中的一致率分别为96.04%和95.56%,kappa值分别为0.817和0.857.在初筛中TEOAE每耳的平均测试时间为24±25 s,DPOAE为40±34 s;在复筛中TEOAE为52±41 s,DPOAE为73±62 s,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测试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复筛的135例中,共有7例(10耳)最终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听力损失(9耳)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耳),这10耳TEOAE和DPOAE初、复筛均未通过. 结论 作为正常出生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方法,TEOAE较DPOAE未通过率低,耗时少;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具,TEOAE可能比DPOAE有优势.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检测在一定水平的脉冲电场刺激的作用下,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生长情况,并与传统静态细胞培养下的细胞作比较,从而探究脉冲电场刺激对细胞的生长率、黏附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构建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支架,将人内皮祖细胞接种于已缝有PCL的电刺激反应器上,按照0V、1V、2V、4V的电压分组,分别反应1h、2h,采用HE切片、电镜、MTT等方法,观察细胞在PCL上的黏附情况及细胞活力。结果通过脉冲电场刺激的方法,细胞黏附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与传统静态培养下的细胞相比,经过脉冲电场刺激的细胞更易在PCL支架表面黏附与生长,而50Hz,2V/cm的条件即是诱导细胞黏附的最佳环境条件。结论脉冲电场刺激的应用在组织工程学方面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6.
27.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6岁,因4月前无明社诱因出现左肘后肿块,近日明显增大伴疼痛,厂1996年3月15日收入院。查体:左肘后肿物价及呈圆形,质地硬韧,基底固定。局部皮肤无破溃。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X线片示:局部骨质无破坏,肺部未见转移灶。于1996年3月17日行肿物切除。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肘部健鞘,呈橄榄状,与皮肤无粘连。病理巨检:肿物为~3.5cmX2·5cmXI·6。m,表面灰褐色,较光滑,结节状,无包膜。切面呈实性,灰白色,鱼肉状。镜厂见瘤细胞为圆形、多角形及短梭形,被周围纤维组织包绕成巢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核呈卵…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比较激光近形制造技术和铸造技术制作的钛合金试件的材料性能,探索激光快速成形此新工艺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方法 以-200~325目气雾化法制备的球形钛合金粉末为原料,应用激光近形制造技术制作钛合金试件,测试其在拉伸试验中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三点弯曲试验中的弯曲弹性模量、抗弯强度,以及维氏显微硬度,并与铸造技术制作的钛合金试件进行对比;观察两种不同加工方法制作的钛合金试件的组织结构,以及拉伸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 激光近形制造技术制作钛合金试件,成形速度快,成形件无缺陷,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维氏显微硬度分别为(1 056.92±61.69)N/mm2、(62.65±61.91)N/mm2、(133 722.62±3 618.18)MPa、(2 313.42±129.16)MPa、376.24±14.88.激光近形制造试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显著高于铸造钛合金试件.金相显微镜显示激光近形制造钛合金试件的组织为针状细枝晶的微晶结构,拉伸断口呈现均匀细致的韧窝形貌,发生韧性断裂.结论 激光近形制造技术可以满足口腔修复的加工要求,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成形性能及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29.
我们用血浆置换(PE)抢救急性重症约物中毒16例,成功率达94%,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12~53岁,均为服药2h以上伴深昏迷、循环、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经常规抢救无效或因深昏迷、呼吸衰竭而无法洗胃者。其中5例行气竹插管、人工呼吸,2例气管切开使用了呼吸机。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