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冷冻性脑水肿后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某些中西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6组:正常组、损伤对照组、西药(20%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组、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西药治疗组、三七+西药治疗组。制成冷冻性脑水肿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中西药物,并检测24h、48h、72h、1周和2周后血浆ET含量。结果 ①冷冻后各组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②各药物治疗组血浆ET含量均较损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③丹参+西药治疗组、红花+西药治疗组血浆ET含量又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 中药丹参、红花可显著加强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降低冷冻性脑水肿大鼠血浆ET含量的作用,提示它们联合应用可能对冷冻性脑水肿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2.
脑室-腹腔分流术目前仍是大多数脑积水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但术后分流管脑室端阻塞常常导致分流手术的失败。我院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脑积水病人120例,均实施了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并且采取我们的脑室端置管方法,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临床上炎症因子及降钙素原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是患者否存活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81例。对所有患者的炎症因子及降钙素原(PCT)进行检测,并观察炎症因子、PCT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hs-CRP、TNF-α、IL-18、PC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hs-CRP、TNF-α、IL-18、PCT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0天的水平都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s-CRP、TNF-α、IL-18、PCT与BODE指数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TNF-α、IL-18、PCT的水平均可有效反映慢阻肺患者病情,检测方式简便,与BODE指数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l岁。患者间断性头疼2年余,人院前2d头疼突然加重同时伴视力下降,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9℃),随后逐渐出现意识不清,于当地医院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体温下降,余症状无明显好转,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患者既往无多饮多尿、无性欲下降、无乏力、无畏寒怕冷等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神志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园,颈强(+),克氏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4.1×109/L。垂体激素检查:促甲状腺激素:0.181uIv/L(略低于正常值)。腰椎穿刺术测压力为150mmH:O,脑脊液呈黄红色混浊样,潘氏试验(+),WBC为620/μl,培养未发现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BI)患者42例;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47.6±10.7岁,身高164.8±11.5cm,体重61.5±8.8kg,体重指数(BMI)22.6±3...  相似文献   
96.
肝泡球蚴病预后不良的原因主要的是肝细胞功能破坏和肝功能不全,而氨基酸的平衡紊乱及代谢产物增加起了很大作用。作者对69例不同病期的肝泡球蚴病人进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系谱变化与病程和并发症关系的研究。病人分为2组:第1组18人为疾病第2期,第2组51人为第3期病人,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黄疸(20人),病程从1个月到2年,而囊腔破溃、化脓性瘘管以及向肺、脑转移的病人有31人。外科治疗57人,根  相似文献   
97.
由于对乳汁传播钩虫的可能性有争论,作者在尼日利亚南部的钩虫病流行区于钩虫流行季节(1977年和1978年的5~10月)作了系统调查。为避免经饮用水感染而造成的错误,要求被调查的妇女及其新生儿的饮用水必须煮沸过。共调查妊娠最后3个月的妇女441名,在分娩前1~2周及分娩后3~5周分别检查粪便15~20g,计算每克粪便的平均虫卵数(epg),并于分娩后收集24~72小时的乳汁20~30ml,分别采用Moncol氏过滤法(1975)和Brown氏离心沉淀法(1977)检查乳汁中的感染期钩虫幼虫。  相似文献   
98.
为了选择最有效的化学杀螺剂,作者于1972年初在西伯利亚后睾吸虫病疫区,采用贝螺杀、拜耳73、氯硝柳胺的钠盐及衍生物(МБ-30)等制剂,对粗豆螺(Bithynia inflata)生活的水体进行现场杀螺实验,一次有效剂量按实验室和现场预备试验而确定,现场剂量按WHO方案计算。实验共选择12个水体,处理前于水体中投放标记的粗豆螺作为计数用,药剂向螺蛳密集的水岸四周均匀喷洒。在处理期间远离鄂毕河岸的实验水体  相似文献   
99.
寄生在人、小鼠和大鼠体内的短膜壳绦虫、在形态学上没有区别,宿主之间有相互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因而在生物学是一个种。但由于对宿主适应程度的不同,在小鼠、大鼠和人体内寄生的短膜壳绦虫有株的区别。为了  相似文献   
100.
作者等分别报道了5例恶丝虫病、一例眼部蝇蛆症和一例石蜈蚣在鼻腔假寄生的病例,兹简介如下: 查波罗什省肿瘤防治所收治一名本地居民,46岁,肩胛上有一肿瘤物,轻压时疼痛。诊断为“粉瘤”而进行手术切除,摘除直经1厘米大小的包囊,从其中取出乳白色蠕虫一条,大小为142×0.5毫米,经鉴定为Dirofilaria repens雌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