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41.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7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均取颈后路正中切口,采用An方法进行侧块螺钉固定。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7个月。术中未发生神经、脊髓损伤及椎动脉损伤。经JOA评分评估,本组优15例,良6例,好转2例,无效4例,有效率85.2%,优良率77.8%。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减压充分、内固定坚强,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伴有节段性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  相似文献   
342.
本文首次报道大洪山新发现的肺吸虫病疫源地,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地区肺吸虫病原是斯氏狸殖吸虫,人群皮试阳性率3.96%,第一中间宿主洪山拟钉螺新种,阳性率0.13%,第二中间宿主凹肢华溪蟹与河南华溪蟹,阳性率15.4%,保虫宿主果子狸,阳性数3/9。本文就大洪山地理景观与肺吸虫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3.
作者用12~14克体重的小白鼠,每只感染短膜壳绦虫虫卵100±20个,给予普通谷类、面包和胡萝卜的混合食物饲养。感染后第14天,将动物分为2组,一组仍以原来食物饲喂,另一组改为蛋白质饮食(煮熟的鸡蛋蛋  相似文献   
344.
为了对小鼠器官中短膜壳绦虫的核酸、糖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和分布进行组织化学比较研究,以了解宿主和寄生虫的代谢状态和侵袭程度与侵袭时间的关系,作者对40只  相似文献   
345.
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中应把握的环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把握招标采购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46.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21例,取得了比较好的手术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45~71岁。病程1~12个月,均以头痛为主诉,其中5例伴有走路不稳。4例行CT扫描,17例行MRI;肿瘤直径8cm和7cm各1例,6cm3例,5cm2例,4cm7例,3cm7例。其中斜坡型3例,岩斜型15例,蝶岩斜坡型3例。2手术方法和结果9例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其中脑膜瘤6例和脑桥胶质瘤3例。乙状窦后入路在耳后弧形头皮切口,在显露颅骨时将骨膜切口沿乳突根成直切口,与头皮切口相错开,以防止脑脊液漏或切口感染;作成一3cm×3cm骨窗,显露横…  相似文献   
347.
王斌  唐超  王萍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577-580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术前辅助化疗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确定该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为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是否采用术前化疗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术前化疗加手术治疗和仅进行手术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影响的所有临床研究,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计算术前化疗组相对于术前未化疗组死亡危险的OR,评价术前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篇文献,总样本量1238例。其中术前化疗组631例,术后3年死亡279例,术后5年死亡421例;术前未化疗组607例,术后3年死亡336例,术后5年死亡450例;术后3年合并OR=0.62,95%可信区间是(0.49,0.78),术后5年合并OR=0.69,95%可信区间是(0.53,0.88)。结论与仅进行外科手术相比,术前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48.
在保持其他制备条件,如pH、干燥条件、焙烧温度、Pt的浸渍条件以及Al2O3和Pt的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通过Al的不同引入方法,即共沉淀法(CP)、成型法(SH)、悬浮法(SU)和混和法(MI),制备了4种Pt-SO42-/ZrO2-Al2O3(PSZA)催化剂。使用N2吸附和微库仑仪分析了催化剂的组织结构和硫含量。分别使用X射线光散射仪(XRD)、H2程序升温还原(TPR)及NH3程序升温解析(TPD)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氧化还原性质和表面酸性质。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和异构化产物分布。成型法催化剂仅探测到四方晶相,表明该种Al的引入方法延缓了四方相转为单斜相;并且成型法催化剂具有一个强的最低的TPR还原峰温度,表明Al的成型引入法增强了硫的还原。催化考评结果表明成型法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催化剂的物化表征结果表明了催化活性同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关联较好,而同硫含量、酸强度及强酸位数量关联性不好。实验结果表明Al的引入方式对于PSZA催化剂在正己烷异构化中具有高催化活性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49.
唐超  谢小明 《中医药导报》2008,14(5):106-107
文章对隔山香的性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了鉴定。为今后制定隔山香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50.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病人肺功能( FEV 1、FVC、 FEV 1 /FVC、FEV 1%Pred) 、血气分析( PaO2、SaO2、PaCO2 ) 、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将 2017-01 ~ 2018-01 在我 院收治的 8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2 例) 和观察组( 42 例) ,观察组给予噻 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仅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治疗周期为 3mo。对比治疗后两组的临床 效果、病人肺功能、血气分析、运动耐力及 CAT 评分、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 别为52.38%、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81%、7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 察组肺功能指标( FEV 1、FVC、FEV 1 /FVC、FEV 1%Pred)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气分析 指标( SaO 2、PaO 2) 显著升高,PaCO2 明显下降( P<0.05) ;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 COPD,有效减轻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用药稳定,安全性高,并 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及运动耐力等指标,对 COPD 病人的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