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赵志祥(化名),57岁,某机关干部,平时身体“健康”,能吃能喝,体型肥胖。近年以来,饮水量明显增多,日饮水约2500毫升,尿量亦明显增多。自以为多饮水必然多尿,并非病态,未引起重视。某天晨起在厨房自做早餐时,突然昏倒于地,神志丧失,家人急将其送到医院。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估外固定架应用于地震伤致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5月12至17日收治83例(116侧)地震伤致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员(均为Gustilo Ⅲ度开放性骨折),均采用积极清创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深部感染的发生、截肢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83例(116侧骨折)伤员获18-23d随访.9侧Ⅲc型骨折术后出现肢体缺血坏死而行截肢术,1侧Ⅲb型骨折因肢体感染坏死合并脓毒败血症而行截肢术.20侧肢体出现深部感染,经反复创口清创、扩创后感染得到控制.伤口一期愈合52侧,二期愈合54侧(包括使用皮瓣、肌瓣、肌皮瓣转移及植皮术等治疗).结论 地震伤致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早期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3.
地震灾害中挤压综合征伤员的早期处理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地震灾害中挤压综合征伤员的早期处理方案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12"四川大地震中收治的32例挤压综合征伤员的早期治疗方案及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例伤员死亡,22例患肢行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后感觉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保肢成功;5例伤员行伤肢截肢手术;24例伤员实验室检验指标恢复正常,7例伤员实验室检验指标不同程度恢复.2例伤员切口感染,经治疗后感染控制.结论 地震灾害中挤压综合征伤员的早期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及早行筋膜室切开减压及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4.
在人居环境的各个组成中,自然光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自然光能杀灭细菌.消除异味.使家居环境变得亲切舒适,人们在选择房屋时都讲求朝向,无非是想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带给我们的愉悦与健康。  相似文献   
85.
细胞间连接和肌动蛋白在微血管通透性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骨架蛋白之一的肌动蛋白 (actin)、细胞间粘附连接 (AJ)和紧密连接 (TJ)是调节微血管内液体及各种大分子物质外渗屏障功能的重要因素。它们三者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炎性因子等可通过信号传递或直接作用于actin ,AJ和TJ ,通过actin解聚和聚合的转换导致actin纤维断裂及其再分布 ,并引起AJ和TJ中粘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导致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破坏、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86.
唐诗懿  杜进涛  刘世喜 《西部医学》2023,35(11):1632-1636
目的 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患者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探讨血清IgG4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IgG4-RD的1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受累器官、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1)12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74:1,男性和女性的中位年龄分别为56.00(48.75,67.00)岁和50.00(37.00,56.00)岁。(2)眼肿胀和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最易受累的器官是淋巴结(尤以头颈部淋巴结多见)、眼睑及泪腺。(3)血清IgG4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分别是多器官受累和复发的危险因素。(4)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IgG4-RD都有明显的效果,两种治疗方式的复发率分别为13.64%及2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病情更为严重有关。(5)对于部分情况特殊的IgG4-RD患者(压迫重要器官、不可逆性纤维化等)需行手术治疗,但不能降...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索斑马鱼叶酸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在胚胎发育中的表达模式。方法 利用Ensemble数据库及ClustalW程序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斑马鱼与哺乳动物FPGS蛋白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利用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物种间fpgs基因的保守性;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fpgs基因在斑马鱼重要器官及胚胎早期发育中的表达;运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野生型斑马鱼fpgsmRNA的表达。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斑马鱼FPGS蛋白在进化上与哺乳动物同源物高度保守。RT-PCR结果显示,斑马鱼fpgs基因不仅在胚胎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在成鱼的脑、肝和胃组织中高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pgs基因在斑马鱼胚胎4细胞期广泛表达,而在尾芽期开始仅在卵黄合体细胞层中表达;在斑马鱼胚胎20体节期,fpgs在产生初级造血祖细胞的中间细胞团、眼睛和后脑区域呈现特异性表达;从斑马鱼胚胎受精后48~96 h,fpgs基因在其肝脏及端脑与后脑的交界处特异性表达。结论 斑马鱼的FPGS蛋白与哺乳动物同源物高度保守,且fpgs基因在斑马鱼发育中的初级造血区、肝脏、后脑区及眼睛特异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采用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治疗的15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为(54.9±12.7)岁,车祸伤2例,高坠伤7例,同一平面摔倒6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完善X线片、CT平扫评估髌骨骨折情况。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病人手术时间为(85.3±9.2) min,出血量为(113.3±35.2) mL,随访时间为(18.6±9.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0±0.8)个月,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109.3°±13.9°,VAS评分为(1.9±1.4)分。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6.1±2.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与骨折愈合不相关。结论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采用经髌韧带钢丝张力带联合带线锚钉固定可提供早期稳定支撑,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补肺活血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肺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肺活血中药组,每组20只。模型组、补肺活血中药组采用鼻腔滴入LPS加熏香烟的方法建立COPD小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经鼻腔滴入等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于建立模型第1~22天灌服生理盐水0.2 m L/d;补肺活血中药组于建立模型第1~22天灌服补肺活血中药溶液0.82 g/kg,0.2 m L/d。对比各组肺功能指标[呼吸系统阻力(R)、主气道阻力(Rn)、呼吸系统弹力(E)、呼吸系统顺应性(C)],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组织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肺组织中免疫球蛋白A (IgA)、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基因表达。结果 补肺活血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毛发较有光泽,躁动程度减轻,呼吸较均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Rn高,E、C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肺活血中药组R、Rn低,E、C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肺活血中药组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3D腔镜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甲状腺外科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D腔镜甲状腺癌患者26例和2D腔镜甲状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总住院费用、清扫淋巴结数、转移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3D 组手术时间( 127.15±6.21)min,明显短于2D 组( 149.36±8.77) min ( t = -10.466,P<0.001)。3D 组术中出血量( 43.27±9.43)mL,明显少于2D 组( 66.60±8.47) mL( t = -9.280,P<0.001)。3D 组术后引流量( 92.42±3.10)mL,明显少于2D 组(95.32±2.97)mL ( t =-3.406,P=0.001)。两组在清扫淋巴结数、转移淋巴结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腔镜较2D腔镜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能够提供清晰的三维立体视觉,良好的深度感,实现精确操作,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出血及术后引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