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动态变化。方法36例发病24h内急性脑出血患者按血肿量的大小分三个组,所有患者均于病程第1、3、5、7天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动态检测综合扰动系数。结果病程第1天三组均表现为出血侧综合扰动系数低于健侧。三组3d时患侧扰动系数升高,超过健侧,达到高峰,持续到7d;三组3d时患侧高于健侧,5d时两侧接近,7d时又下降;病程第3、5、7天时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三组病程第3、5天时患侧与同组健侧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及第1、7天患侧与同组健侧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扰动系数呈现先低后高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水肿形成过程及脑水肿发生的时间(包括脑水肿高峰间),及时反映脑内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性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1996年英国人Sacks等[1]发现服用普伐他汀的冠心病病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这种降低与血清胆固醇下降无关,推测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外,可能还有其他作用.近年来动物实验证实[2]:他汀类药物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等途径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作者通过对脑梗死病人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急性期炎症因子变化观察,探讨辛伐他汀对神经和血管保护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观察海岛地区脑血管病患小板表现GMP-140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居住于舟山群岛上66例脑梗塞,40例脑出血及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小板表面GMP-140的阳性表达率,并与6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在急性期GMP-140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极显差异(P<0.01),在恢复期上述三组GMP-140均下降,与急性期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但仍高于健康人对照组,也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塞,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可出现血小板GMP-140升高,并与病情变化呈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和DSA检查,分别在所获得的图像上测量颈动脉狭窄的直径狭窄率,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超声造影共发现颈动脉血管狭窄39处,37处与DSA分级相符合,假阳性2处,其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100%,97.8%~99.0%、97.9%~98.5%(K值=0.928~1).结论:超声造影是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筛查、术前评估、术后随访的最佳检查方法,能基本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都给予控制血压、脱水利尿、营养神经细胞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天麻素注射液6mL静脉输注,1次/d,连用2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人院时、第3天、第10天的APP值。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7例,显效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PP值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治疗的血清APP值数值较低,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对患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NASCET)纳入标准的患者34例,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行颈动脉自膨胀支架植入治疗,术前、术后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抗栓治疗,并在术前及术后检测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定期随访。结果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后2周内患者CD62P和CD63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均P〈001),3个月后复查下降至术前水平,两者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无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CD62P和CD63水平升高更明显(均P〈0.05),CD63升高持续时间更长。结论支架植入治疗后急性期存在血小板过度活化状态,且有一定的再狭窄率,这可能是急性期血栓形成及血管内再狭窄的因素之一,应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我院15例经肱动脉行同侧椎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及成功率,为临床中进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提供一个新的手术入路。方法选取同期存在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指征的患者共3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经肱动脉入路组及经股动脉入路组,各15例。比较两组椎动脉狭窄改善情况、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进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两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支架膨胀均良好,术后狭窄处血管改善情况均良好。且术后两组患者均无一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经肱动脉入路组术前椎动脉平均狭窄率为86.7%,术后下降至6.7%;经股动脉入路组术前平均狭窄率为73.3%,术后下降至6.7%。两组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存在的狭窄均10%。结论经肱动脉行同侧椎动脉支架植入术这一入路方式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高,可作为新的血管介入方式进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48.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病人认知功能近期损害的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在术前与术后的10~15 d用韦氏智力量表、Benton视觉保持测验对30例病人评估,病种包括法乐氏三联征及四联征矫治术各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双腔右心室矫治术3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1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置换术8例。并对体外循环中所测数值与手术前后智商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言语智商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前101±16,术后94±16,P<0.01),总智商亦明显下降(术前.104±16),术后100±15,P<0.01),操作智商未见下降。(2)术后领悟及总智商的差异与体外循环时的动脉流量呈正相关性(P<0.05)。(3)术后言语智商的下降与最低pH值呈正相关性(P<0.05),与.PaCO2值呈负相关性(P<0.05)。(4)Benton视觉保持测验提示手术对病人视觉记忆保持能力及视觉空间结构能力有较明显的损害。结论 亚低温对脑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术后近期仍有认知功能损害。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大脑具广泛影响。体外循环时,动脉流量过大、氧流量过高及CO2的过度降低加重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49.
50例急性期脑梗死BEAM与CT对照研究唐维国,何爱玉,贺玲玲(浙江省舟山市人民医院舟山市316004)脑电活动地形图(BEAM)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用于评价大脑功能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本文就脑梗死急性期BEAM改变特点与CT扫描作对照...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 ,hsCRP)和血清铁蛋白(SF)在进展性与稳定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38例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为稳定性缺血性脑卒中)和40例健康人应用散射比浊法和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hsCRP和SF浓度。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和SF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以及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和SF浓度与稳定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血清hsCRP和SF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增高,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尤其明显。两者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和预示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