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篇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通道特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Pulsinelli 4血管闭塞法复制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共分为6个时点,各时点为1组。按实验分组,在上述时点急性分离出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后,采用膜片钳技术的细胞贴附模式记录同一钳制电压下L-型钙通道活动情况。结果: 在本研究观察的时点内,再灌注24 h时开放概率升高为0.005667±0.001560,显著高于正常组,其余时点与正常组相比较无差异;再灌注0 h(缺血组)、6 h、12 h、24 h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分别为(28.043±9.152) ms、(34.850±7.864) ms、(21.205±4.921) ms、(32.980±7.228) ms,显著高于正常组,其余各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再灌注0.5 h,通道电流幅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出现钙超载可能与损伤后L-型钙通道开放时间延长、开放概率增加和通道电流幅度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对葛根素(puerarin)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的较多,但多是通过酶学或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获得的[1],尚未见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其保护机制的报道。本研究用该技术从离子通道角度来揭示葛根素防治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可能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造模和分组:SD大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雌雄不限,体重200~250g/只,清洁级。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造模24h后用无损伤微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5min后撤去双侧动脉夹,恢复脑血流,此为再灌流期。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2)模型…  相似文献   
33.
升阳益胃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肺之脾胃虚证”,主治脾胃虚弱,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方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不欲食,食不消,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乙酸诱导建立40只Wistar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随机分成四组:TvpL-HGF治疗组(A组),TypL-GFP治疗组(B组),耐治疗组(C组)模型对照组(D组),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E组),每组10只。造模后第3d开始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分析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建立油酸-棕榈酸(摩尔比2∶1)诱导的HepG2高脂细胞模型,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确定沙棘叶含药血清的最适给药浓度,并利用沙棘叶含药血清对细胞进行干预,进行油红O染色确定其造模成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细胞的总胆固醇(TG)和甘油三酯(TC)含量。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子对接确定潜在作用靶点的作用能力。结果 CCK-8实验表明,10%含药血清浓度为细胞生长的最适浓度,油红O染色表明,经油酸-棕榈酸(摩尔比2∶1)诱导的高脂细胞模型已经形成;经含药血清处理后,细胞的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含量均下降,表明沙棘叶对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靶点为血清白蛋白(AL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涉及755条生物过程,73条分子功能,3种细胞组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表明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涉及PPAR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结论 10%沙棘叶含药血清可降低高脂细胞模型的脂质累积和降低细胞内的TG、TC水平。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信号通路等实现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给于口服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Typ1-HGF)后检测胃溃疡愈合情况及局部c-Met和CD34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基因药物Typ1-HGF对乙酸性大鼠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乙酸性胃溃疡动物模型77只,并随机选出5只用于检测给予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后GFP在大鼠胃壁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葛根素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采用酶加机械分离的方法,急性分离出成年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后,将含有锥体细胞的细胞悬液滴加于盖玻片上,待贴壁后选取符合实验条件的细胞,运用膜片钳单通道技术记录同一钳制电压下离子通道活动情况。结果:低浓度葛根素(1.2,2.4mmol·L-1)对L型钙离子通道的活动无明显影响;浓度达到4.8,9.6mmol·L-1时,L型钙离子通道平均开放时间由对照组的11.773±4.838ms分别减少到7.948±2.513ms和4.533±0.828ms(P<0.05),浓度进一步增加到19.2mmol·L-1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降至3.042±0.792ms(P<0.05)。当葛根素达到一定浓度(4.8,9.6mmol·L-1)时,通道开放概率由对照组的0.0011±0.0001分别减小到0.00053±0.00018和0.00032±0.00013(P<0.05),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19.2mmol·L-1),开放概率降至0.00021±0.00009(P<0.05)。总体而言,葛根素可以抑制单个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活动,减少通道开放时间,降低通道开放概率。结论:葛根素可以抑制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减少通道开放时间,降低通道开放概率,并成浓度依赖性。提示临床上葛根素治疗缺血性中风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防止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VCAM-1、IMA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预进行肺癌根治术的7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9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研究组给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分别在麻醉手术前(T0)、手术开始2 h(T1)、手术结束24 h(T2)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含量;测定患者血BUN、血Cr、尿β2微球蛋白/Cr比值和尿NAG/Cr比值;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患者血中Treg及IL-10水平。 结果与T0时相比,T1和T2时,两组患者GSH-PX和SOD水平均下降(P<0.05);MDA、H2O2、OH和水平均升高,且同一时间研究组患者上述参数降低或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相比,T1和T2时,两组患者外周血中VCAM-1水平下降,且同一时间研究组患者V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MA水平升高,且同一时间研究组患者IMA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BUN、血Cr、尿β2微球蛋白/Cr比值和尿NAG/Cr比值均升高,研究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reg和IL-10水平均降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抗击肺癌围手术期患者氧化应激,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VCAM-1水平,有效控制IMA水平的升高,降低肺损伤,有效缓解手术引起的免疫反应,且具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肺部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被认为是COPD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淋巴细胞在调节 COPD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抑制性 T细胞与耗竭 T细胞三者在 COPD的炎症调节中发挥着不同的正负调节效应,它们分化上互相关联,功能上互相拮抗,一旦发生免疫失衡,可加重气道结构的破坏、加速COPD的进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具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简称准分子术)史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 性病例研究。纳入2005─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具有准分子术史且随访2年以上的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记录一般情况以及特殊检查结果,选取每例视野较差的眼或双眼相似者随机1眼 作为研究眼。对视野进展分析采用非参数分析(NPA)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3例患者,青光眼确诊均在准分子术后,手术至青光眼确诊间隔(10.3±6.1)年,确诊时年龄 (37.5±10.4)岁,最高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者27例(82%);中央角膜厚度为(456±47)μm。 眼底照相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18例(55%),无法辨认的15例(45%);杯/盘比为0.7±0.1。视 野平均缺损(MD)绝对值小于6的有18例(55%),6~12有8例(24%),12以上有7例(21%)。其中随 访2年以上21例,随访时间为(4.5±2.2)年;视野进展13例(62%),视野进展速度为(0.5±0.6)dB/年。 视野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治疗后降眼压幅度分别为(28.3±20.7)%和(15.4±11.0)%(t=-1.867,P=0.078), 屈光回退发生率分别为92%和25%(P=0.003)。21例中屈光回退14例(64%),屈光回退组中12例 (12/14)视野进展,无回退组中1例视野进展(1/7)(P=0.003);屈光回退组的视野进展[(0.7±0.7)dB/年] 快于无回退组[(0.1±0.1)dB/年](t=-2.899,P=0.011)。结论:准分子术后的青光眼患者确诊时大多 处于病情早中期,4/5患者眼压在21 mmHg以下,通过眼底照相能明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只 占一半病例。随访中约2/3患者视野恶化,可能与屈光回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