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肝素对HL-60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静止及动态条件下观察肝素对HL-60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的影响。结果:TNF-α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能明显增加HL-60细胞与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肝素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及HL-60细胞能明显抑制两者之间的粘附作用。讨论:肝素可抑制体外条件下HL-60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粘附,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白细胞粘附机制及筛选抗炎药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妊娠特异性糖蛋白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培养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一定浓度妊娠特异性糖蛋白作用后,采用三色抗体(Lin1-FITC、抗HLA-DR-Percp和PE标记的CD80、CD86、CD11c和CD123抗体)流式检测DC的表型;流式细胞仪检测DC摄取抗原PE-OVA的能力;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特异性糖蛋白作用后的DC膜表面分子CD80、CD86和CD11c的阳性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而CD123的阳性率明显升高(氏0.01);妊娠特异性糖蛋白作用后的DC的抗原摄取能力及刺激同种T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妊娠特异性糖蛋白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具有免疫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我校中医类各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有关本科生中医药英语能力及相关教学需求的调查,了解中医类本科生专业英语水平现状,发现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挖掘潜在的专业英语教学需求,为制定英语课程计划,探索中医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提升途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是该学科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传统的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实施病例讨论课,整合和完善实验项目,开展开放实验室活动及创新实验,修订实验考核方案,使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更加系统、合理,有利于提高病原生物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预防免疫抑制小鼠隐孢子虫感染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免疫抑制组、大剂量预防组和小剂量预防组(8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鼠每天灌胃醋酸地塞米松0.27mg/kg,连续8d,诱导小鼠免疫抑制。大剂量预防组灌胃当归补血汤2g/kg,小剂量预防组每鼠灌胃当归补血汤1g/kg,连续8d。第9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灌胃感染1×10^6个隐孢子虫卵囊。然后每天检查粪便,计数卵囊。于感染后第11天,眼球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ELISA检测血清sIL-2R水平;同时剖杀小鼠取十二指肠和空肠,ELISA检测肠液中sIgA水平,并观察十二指肠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免疫抑制组相比,大剂量预防组小鼠卵囊排出数(35.0±4.21)明显减少(P〈0.01),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并出现再生修复的现象,CD4+T细胞数(47.483±4.082)及CD4+/CD8+比值(2.271±0.378)均增高(P〈0.01),肠液中sIgA含量[(320.19±1.94)ng/ml]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sIL-2R水平[(321.34±6.66)ng/ml]降低(P〈0.01)。小剂量预防组各项指标与免疫抑制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当归补血汤对免疫抑制小鼠的隐孢子虫感染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7.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其实验技术在学科发展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实验考试是保证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是检查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实验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研究雌二醇对ConA活化的同系脾细胞诱导的SLE模型小鼠IL-1、肾脏芳香酶的影响,探讨雌二醇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onA活化的同系脾细胞诱导Balb/c小鼠发生SLE,每周1次,连续3次。雌二醇模型组小鼠同时肌肉注射50μg/kg苯甲酸雌二醇,隔日1次,直至相关指标检测。于末次免疫细胞后第4周、6周、8周和10周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肾组织匀浆上清雌二醇及IL-1的水平,RT-PCR检测肾组织芳香酶mRNA的表达,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及SLE模型对照组。结果:(1)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及肾组织雌二醇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雌二醇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肾组织雌二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SLE模型小鼠外周血和肾组织IL-1在末次细胞免疫后第4、6周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第8、10周降至正常水平。雌二醇模型小鼠外周血和肾组织IL-1逐周升高,第8、10周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3)模型对照组和雌二醇模型组小鼠肾组织芳香酶mRNA表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该两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雌二醇通过调节局部或全身IL-1水平以及局部组织芳香酶mRNA的表达影响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9.
地龙肽对小鼠NK、MФ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龙又称蚯蚓,是我国宝贵的中药材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本实验所用的地龙肽(Lumbricus Peptide,LP)是从新鲜正蚓科爱胜属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的小分子量多肽。很多文章已经报道了地龙提取物有细胞和体液免疫的作用,本实验室已证实  相似文献   
60.
地龙肽对小鼠NK、MΦ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龙又称蚯蚓 ,是我国宝贵的中药材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肿瘤[1,2 ] 。本实验所用的地龙肽 (LumbricusPep tide ,LP)是从新鲜正蚓科爱胜属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的小分子量多肽。很多文章已经报道了地龙提取物有细胞和体液免疫的作用[3 ,4] ,本实验室已证实LP可增强巨噬细胞和NK细胞分泌TNF、NO的水平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给小鼠口服不同剂量的LP ,就其对巨噬细胞及NK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为地龙肽将来能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