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陈一桢  张文娟  唐兰如  刘红  陈勇 《中草药》2017,48(18):3720-3727
目的优化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HLCL)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和厚朴酚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HLCL组方,并对优化组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观察HLCL表面形态,透析法研究HLCL体外释放情况,UPLC-MS/MS法研究大鼠分别ig等剂量和厚朴酚及HLCL(20 mg/kg和厚朴酚)后的血浆药动学参数。结果 HLCL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m 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8∶1∶1、药脂质量比为1∶10、超声时间为12 min。在此条件下,HLCL在TEM下为圆球,包封率84.7%、载药量10.4%、平均粒径121.5 nm、Zeta电位-30.8 mV。HLCL体外释放缓慢,24 h在p H 1.2和p H 6.9释放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0%和71%。大鼠ig给药后,HLCL组和厚朴酚的C_(max)、t_(max)、t_(1/2)分别为(23.29±11.76)ng/m L、(0.13±0.05)h和(10.59±5.72)h,和厚朴酚组的Cmax、tmax、t1/2分别为(79.34±56.32)ng/m L、(0.30±0.07)h和(4.44±3.14)h,两组的AUC0-∞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游离和厚朴酚相比,HLCL体外释放缓慢,体内吸收迅速、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临床特征、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疗效及灌洗液(BAL fluid,BALF)细胞学特点.方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0例诊断为BO的患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其病原、临床特征、肺高分辨CT(HRCT)、血T细胞亚群、BALF细胞学特点及BAL疗效.结果 10例均为重症肺炎后BO,病原为腺病毒4例,肺炎支原体4例,麻疹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反复或持续喘息、咳嗽、气促,两肺广泛哮鸣音和湿啰音.肺HRCT提示马赛克征6例(6/10),两肺炎症伴间质变4例(4/10),伴气体潴留3例,支气管扩张、肺不张、支气管壁增厚各1例.血CD8+T细胞增高9例(9/10)、CD4+/CD8+比值下降10例(10/10).BALF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明显增高(10/10).BAL治疗后,9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而出院.结论 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感染后BO的主要病原,细胞免疫功能昆乱导致气道炎症损伤可能参与BO的发病机制;血CD8+T细胞及BAL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预示BO的发生;BAL治疗可明显改善BO症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JNK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n=10),银杏达莫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于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切除右肾,夹闭左侧肾蒂缺血1h,移去动脉夹再灌注1h,除此之外,对于银杏达莫处理组,手术前分别按每天0.9,1.8,3.6ml/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给药1周,假手术对照组和模型组手术前按每天1.8ml/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给药1周。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含量。取肾组织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JNK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观察p38MAPK、JNK的活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cr(214.2±40.1)μmol/L、BUN(8.75±1.28)mmol/L及MDA(11.27±2.43)nmol/mgprot含量均比假手术组增高(P〈0.01),SOD(103.62±6.59)nmol/mgprot活性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JNKmRNA(1.38±1.36)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p-JNK蛋白水平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注射液干预后,Scr、BUN及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肾组织JNKmRNA水平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p-JNK蛋白水平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达莫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通过降低氧自由基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下调JNK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功能,减轻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选择2005-2010年本院初筛实验室样本阳性反应资料分析,了解我院住院病人中HIV感染状况,了解我市艾滋病感染情况,为流行病学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我院住院病人采取自愿常规免费的原则进行HIV抗体检测,同时对HIV抗体阳性者采集其吸毒史、不洁性行为史。结果 2005-2010年共筛查检测48 241例,其中手术病人31 971例、非手术病人16 270例,检测率100%。HIV抗体初筛查结果阳性131例,阳性率为0.27%。年龄均在20~89岁之间,发病率呈阶梯样上升。HIV感染方式以性传播为主。结论对住院病人进行HIV检测是发现HIV感染者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为医务人员避免职业暴露感染HIV提供信息提前作好防护工作,也为流行病学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重庆地区3388个自然人群肥胖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重庆市人群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分析BMI、腰围及腰臀比与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取现况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的教职工和重庆市珞磺电厂的职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填写问卷,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及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等.结果该人群中,超重占30.93%,肥胖占3.51%,腹型肥胖占16.27%,男性超重比例高于女性,而女性腹型肥胖的患病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肥胖患病率亦增加.被调查人群中,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和IR的患病率分别为34.06%、45.13%、27.78%和7.35%.随着BMI和腰围的增加,以上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分别以BMI、腰围和腰臀比为标准,比较肥胖患者伴发其他代谢紊乱的患病率发现,在男性,腰围标准下的肥胖患者患其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著高于腰臀比和BMI,而女性患者则更能耐受腹型肥胖.随着BMI的增高,个体具有多种代谢异常的概率增加.结论被调查人群中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伴发各种代谢紊乱的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67.
用人尸体64具,观测输尿管128侧;活体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X线造影正位片20例,计输尿管40侧。对这168侧输尿管的体表投影进行观察与测量,是按腹部分为九区的方法,用游标卡尺分别在肾下极、髂嵴最高点、髂前上棘三个水平,测定:(1)通过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垂线与腹中线间距;(2)腹直肌外侧缘至腹中线间距;(3)输尿管外侧缘至腹中线间距,借以确定输尿管行程的体表投影部位。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支持及对症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72例HIE患儿血S100B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S100B蛋白水平均有下降,高压氧治疗组血S100B蛋白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S100B蛋白下降幅度与治疗效果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明显降低HIE患儿血S100B蛋白水平,可通过检测血S100B蛋白的浓度来判断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69.
母乳性黄疸     
本文分析了25例母乳性黄疸,其足月儿及男性发病率高;早发型多于迟发型。应用PCR技术检测20例患儿尿MCV-DNA,其中2例迟发型患儿阳性。并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浅析配药环境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兰  宋娟 《中国药业》2002,11(3):65-65
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药物配伍后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的实验表明,配药环境对配伍后的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较大,揭示要提高输液的质量,除坚持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外,对静脉用药中的不溶性微粒也应加以控制,同时还应有工作条件良好的配药环境以及高素质的配药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