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机遇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1月“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建议,把“治未病”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而后许多中医院积极响应,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工程,拓展了中医药的服务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和医疗技术,可能正是当今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有力武器。作为承载“治未病”功能的各级中医院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面对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2.
论民族医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长期与自然抗争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国少数民族产生了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学文化。就悠久历史传统和古典文化范畴而言,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同一性,都统称为传统医药,但是,各种民族医学和中医学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拥有民族地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分娩时应用穴位按摩镇痛法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分娩妇1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在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应用穴位按摩镇痛法;对照组90例,无干预措施自然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1分钟和5分钟内的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正常分娩中应用穴位按摩法的干预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摘要】 近年来,“疾病化”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日益高发,人们对创面的高水平治疗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此,在党和政府的引领、支持下,创面修复学科建设得以 “中西医协同”、快速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临床实践、诊疗模式革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佳绩。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但其发展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故本文对我国创面修复事业近年来的部分探索、实践及取得的成绩做一简要回顾和总结,并进一步分析和展望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建设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点和方向,以期不断完善学科建设,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15的动态表达水平,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组与rb-bFGF组,每组18只,其中空白组大鼠只做背部备皮处理,对照组大鼠于背部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模型组、MEBO组和rb-bFGF组大鼠于背部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湿敷,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药纱换药治疗,rb-bFGF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药纱换药治疗。分别于治疗第3、7、14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大鼠皮肤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0.054、1.333,P=0.948、0.293),其他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K15蛋白:F=192.766、58.065、126.888、118.244,P均=0.000;CK15 mRNA:F=580.869、272.569、569.254、736.054,P均=0.000)。治疗第3、7天,对照组、MEBO组、rb-bFGF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而治疗第14天对照组、MEBO组、rb-bFGF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治疗第3、7、14天,MEBO组与rb-bFGF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5蛋白及CK15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调控创面组织中CK15的表达水平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可能是MEBT/MEBO加快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且其治疗效果与rb-bFGF相当,作用机制与rb-bFGF相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CK14及CK1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9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急创组、慢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每组18只,空白组大鼠仅做背部备皮处理,急创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慢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建立慢性创面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以及急创组与慢创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湿敷,rb-bFGF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凝胶治疗,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治疗。分别于局部处理第3、7、14天取各组大鼠皮肤或创面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差异,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对比CK14、CK19蛋白表达及其mRNA转录水平。结果 (1)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急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形态学差异不明显,均可见炎性细胞逐渐减少,新生血管及皮肤附属器逐渐形成,创面组织形态逐渐接近正常,而慢创组大鼠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消散及新生血管生长较慢,逐渐形成瘢痕组织形态。(2)局部处理第3、7、14天,急创组、慢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4蛋白表达及其mRNA转录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均0.05),至局部处理第14天,急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均升高至空白组水平(P均0.05),而慢创组仍低于其它各组(P均0.05)。(3)局部处理第3、7、14天,急创组、慢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K19蛋白表达及其mRNA转录水平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均0.05),至局部处理第14天,急创组、rb-bFGF组及MEBO组均降低至空白组水平(P均0.05),而慢创组仍高于其它各组(P均0.05)。结论MEBT/MEBO能够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调控创面组织中CK14及CK19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总结、探讨小儿烧伤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原因和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烧伤后出现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除1例中途出院外,其余病例均在治疗5 d~7 d内咳喘、发热等症状消失,双肺呼吸音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液体复苏延迟或补液过快,过度至心肺负担过重,呼吸道缺血缺氧,抗菌素的过量使用,气温变化急骤或换药过程受凉等是小儿烧伤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验证大黄灵仙胶囊降低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作用,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预防胆结石复发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胆石症豚鼠模型,模拟结石形成过程,给豚鼠喂养脂餐,比较各组胆囊结石形成率,病理切片观察胆囊炎症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豚鼠肝组织中胆固醇7a-羟化酶(CYP7A)表达的情况。将接受保胆取石手术患者分组,定期随访术后情况,B超检测胆囊壁厚度、有无胆囊结石复发及胆泥形成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服用大黄灵仙胶囊组豚鼠成石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0%,解剖发现服用大黄灵仙胶囊组豚鼠的胆囊黏膜炎症明显轻于未服药物组。检测发现,大黄灵仙胶囊组肝组织中CYP7A阳性表达率为(67.5±5.87)%,高于未服药物组(31.8±4.59)%。大黄灵仙胶囊组的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访1年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服药组,症状及胆囊炎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未服药组。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具有较好的预防结石形成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为抑制胆囊黏膜炎症及上调肝组织中CYP7A;同时在临床实验中,B超的随访提示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所改善,二者表明,保胆取石术后病人中,大黄灵仙胶囊可能有提高胆石症手术的疗效,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腹部切口延期愈合的原因及对策(附10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切口延期愈合是指切口 2周以上未能达到临床愈合 ,或愈合处有炎性反应 ,如红肿、血肿积液 ,甚或切口化脓 ,即术后手术热峰过后又出现发热 ,表现为皮下或肌层的脓肿形成者 [1 ]。导致腹部切口延期愈合原因较多 ,现将我院 1994年以来发生该症的 10 1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1195例次 ( 类切口 15 8例 , 类切口 5 6 3例 , 类切口 4 74例 ) ,其中第 1次手术者 1118例 ,再次手术者 77例。发生切口延期愈合 10 1例 ,发生率为 8.4 5 %。 10 1例中 ,男 5 8例 ,女4 3例 ;年龄 9~ 8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