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3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疗效。方法 选取 10 3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病人 ,其中男 72例 ,女 31例 ,年龄 4 6~ 72岁 ,平均 ( 5 9±11 8)岁 ,常规服用曲美他嗪 2 0mg每天 3次 1个月 ,在此之前及 1个月后进行病史询问、生化检查及活动平板检查。结果 全部病人完成随访 ,1例服药后有轻微上腹部不适 ,1例便秘 ,无需停药。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从 ( 8 8± 3 9)次减少为( 4 5± 2 9)次 (P <0 0 1) ,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 ( 5 0±2 7)片减少至 ( 3 1± 1 9)片 (P <0 0 1)。活动平板运动持续时间从 ( 2 12 1± 5 4 3)s增加至 ( 2 76 3± 5 4 1)s ,运动耐量从 ( 84 2± 8 9) %增至 ( 95 6± 4 3) % (P <0 0 1) ,运动至ST段下移 1mm的时间 ( 176 4 3± 4 7 2 )s延长至 ( 2 4 3 78±5 1 9)s(P <0 0 0 1) ,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从 ( 2 2±0 6 )mm减少至 ( 1 7± 0 7)mm(P <0 0 0 1)。结论 在传统血流动力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 ,可以使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 ,运动耐量增加 ,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2.
79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10年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10年以上的远期疗效。方法对79例PBMV患者进行严格的术后追踪随访,包括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平均随访时间(11.2±1.1)年。结果PBMV术后二尖瓣口面积(MVA)显著扩大,为(1.09±0.32)cm2与(2.04±0.43)cm2,P<001;随访10年,MVA逐渐减小至(1.47±0.36)cm2,P<0.01;再狭窄率为39.2%。PBMV术后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以上者占97.5%。术后10年随访心功能仍然维持在Ⅰ~Ⅱ级而未再次行介入或心脏手术者占77.2%。术后新出现或轻度加重的二尖瓣反流以及新出现的房间隔分流分别为12.6%和7.9%,均未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长期保持良好的心功能。结论PBMV术后10年以上临床远期疗效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3.
冠状动脉支架脱落处理及预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时,防止和处理冠状动脉支架脱落的方法。方法我院自1994年初至1997年11月间,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502例,其中194例次置入支架256只。结果成功释放支架249只,有7只支架置入时脱落,其中5只脱落在冠状动脉内,1只脱落在Y型接头止血阀,1只脱落在球囊导管近端,全部均被摘出体外。结论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时应根据冠状动脉解剖和病灶情况选用相适应的支架  相似文献   
134.
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5 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 ,对高危青年人的冠心病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 15 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5 0岁以下行冠脉造影者分为冠心病组 (89例 )和非冠心病组 (6 7例 ) ,收集临床心血管危险因素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 6例冠状动脉造影者中 89例诊断为冠心病 (5 7.1% ) ,6 7例无冠心病(42 .9%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家族史、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3、0 .5 0、0 .97,优势比 (OR)分别为 1.0 6、1.6 5、2 .6 4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是青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的高危因素 ,对这类人群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135.
谭虹  周颖玲  王娟 《广东医学》2007,28(8):1276-1278
目的 比较我国<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试行)>(简称试行标准)与国际常用的Duke诊断标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评价试行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97例经手术证实为IE的病例为A组,16例临床诊断为IE而手术排除IE的病例为B组,将所有病例均按Duke诊断标准和试行标准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标准诊断I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试行标准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Duke标准,而两者的诊断特异性相同;两种诊断标准的阳性预测价值相近,但试行标准的一致率、阳性似然比均明显高于Duke标准,而阴性似然比明显低于Duke标准.结论 我国制定的IE诊断试行标准的敏感性显著高于Duke标准,同时并不影响诊断的特异性,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6.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的治疗--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1例合并外周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 ,采用经皮穿刺外周血管成形术治疗后进行心肌血运重建术或以便于内科药物治疗冠心病。结果  2 1例外周血管成形术均获得成功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使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经皮穿刺外周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疗效好 ,成功率高 ,对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7.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一年后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 1年后疗效。方法 从 2 0 0 1年 12月到 2 0 0 3年 9月共有 14 3例冠心病患者置入Cypher药物支架 173枚 ,16 (9.3% )枚药物支架为直接置入 ,其余 15 7枚 (90 .8% )药物支架在置入前给予球囊预扩张。支架释放压力为 8~ 16atm ,其中 5 2 (30 .1% )例进行了后扩张。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给予足量抗血小板药物。结果 手术成功率 99.3% ,138例患者完成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12 .8± 4 .3)个月。复发心绞痛 13例 (9.4 % ) ,急性心肌梗死 1例 (0 .7% )。 38例(2 7.3% )患者在术后 6~ 12个月内进行了冠脉造影复查。 5例患者为药物支架内出现再狭窄 ,其中 4例给予再次血管成形术 (TLR)。再狭窄率占所有患者的 (3.6 % ) ,占所有造影复查患者的 13.2 %。结论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1年后临床应用的效果良好 ,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确切的效果有待于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  相似文献   
138.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HCM)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有特殊心电图改变、疑为AHCM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 (UCG)、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断层显像、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等检查。结果  32例患者中确诊为AHCM者 2 9例 ,UCG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诊断灵敏度分别为 93.1%和 89.7%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99Tcm MIBI心肌断层显像是诊断AHCM一种有效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9.
14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危重症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辅助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行IABP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患者合并症.IABP术的方法、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IABP治疗时问为1d~39d,中位数为5d,存活组39例,死亡组36组,存活组心房颤动和肺部感染患者的比例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合并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左心室射血分数IABP辅助治疗后高于死亡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6%±17.7%比39.1%±11.0%,P〈0.05)。存活组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率92.3%(36/39)高于死亡组的58.3%(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IABP治疗时间,55例在IABP治疗≥2.5d组,20例在IABP治疗〈2.5d组,2例感染均在IABP治疗≥2.5d组,1例发生与IABP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存活;另1例是IABP穿刺部位感染,死亡。结论对AMI合并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的患者,IABP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临时心室援助机械支持,能为患者行冠状动脉血运萤建术和其他心脏手术赢得时间和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