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6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81篇
内科学   694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34篇
综合类   1202篇
预防医学   526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79篇
  5篇
中国医学   1026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6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终末阶段所表现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现代医学的综合防治取得了巨大进步,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以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是当前慢性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结合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从其病变特点、病机变化、辨证分型、治疗用药等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52.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制定心衰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量表,对我国华北地区10家医院的34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建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对问诊、望诊、舌象采用双百分法进行权重系数分析,对脉象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据此分析其证候要素、证候(证素组合)、病位分布规律.结果 34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问诊症状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依次为气短、憋气、乏力;望诊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精神倦怠、面色无华、口唇紫绀;舌象权重系数最大的前3项分别为舌质紫暗、舌红、舌苔少;脉象频次最高的前3项分别为沉、细、弦.虚证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339(99.7%)、阴虚193(56.8%)、阳虚147(43.2%);实证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340(100%)、水饮298(87.6%)、痰浊190(55.9%).出现最多的中医证候为气虚血瘀证339例(99.7%),在此基础上合并水饮或痰浊者为314例(92.4%).累及病位按照频数排序分别为心(100%)、肾(100%)、肺(98.2%)、脾(75.0%)、肝(66.8%),累及3脏者占98.2%以上、累及4脏者占74.4%以上、累及5脏者占50.6%.结论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最基本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气虚血瘀兼水饮或痰浊,病位以心肾为主,五脏皆可累及.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心力衰竭的病证结合防治研究实践,通过对近20年心力衰竭理、法、方、药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总结和分析评价,结合31位当代相关专家的咨询问卷及24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集成心力衰竭中医分期辨治方案:气(阳)虚兼血瘀和/或水饮者,治以益气温阳,兼以活血和/或利水,急性加重期选用静脉制剂参附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等,慢性稳定期选用口服制剂芪苈强心胶囊等;气阴虚兼血瘀和/或水饮者,治以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和/或利水,急性加重期选用静脉制剂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等,慢性稳定期选用口服制剂补益强心片等.该方案初步规范了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可为规范地开展心力衰竭的病证结合治疗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4.
目的:该研究制备了黄芩苷纳米晶体(baicalin nanocrystal,BC-NC),并进行了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探头超声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黄芩苷纳米混悬剂,然后通过流化干燥工艺将其脱水干燥成固体微丸,考察纳米晶体的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以黄芩苷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苷纳米晶体在扫描电镜下呈不规则颗粒状,平均粒径(248±6) nm,多分散指数(PI)为(0.181±0.065),Zeta电位为(-32.3±1.8)mV.BC-NC达峰浓度(Cmax)为(16.51±1.73) mg·L-1,0~24h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为(206.96±21.23) mg·L-1·h,与黄芩苷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相比均有显湿著性提高(P<0.0l).结论:通过高压均质及流化干燥工艺制得的黄芩苷纳米晶体能显著提高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有望进一步制成口服固体制剂.  相似文献   
955.
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瓶颈的现状,在集成、整合、吸收既往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医临床效应的病证(症/征)结合、系统分段、多维指标评价研究思路,并就病证结合、系统分段、多维指标中医临床效应评价方法的内涵及建立思路与实践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56.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的中药应用情况进行专家调查,把握其用药特点和规律。方法:运用Delphi 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PCI 术后、CABG 术后)常用的中药汤剂及口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进行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及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急性心肌梗死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及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冠心病心力衰竭常用中药包括真武汤、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及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冠心病心律失常常用中药包括炙甘草汤、天王补心丹及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PCI 术后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通心络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及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CABG 术后常用中药包括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及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生脉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的中药应用存在共性与个性特征,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证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究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磁共振下心肌强化特征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的关系,找出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9年11月-2021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4例NIDCM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发生VA事件的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心脏磁共振延迟强化(LGE...  相似文献   
958.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医院诊治的80例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试验组,选取同期61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所有试验对象均采用散射比浊发定量检测CRP水平,采用德国BRAHMS GM bH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分析CRP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CRP、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CRP阳性率为2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2%;不同类型的肿瘤和感染性疾病CRP阳性率不同,其中肿瘤恶性化程度越高CRP阳性率越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治疗稳定后CRP阳性率均有所下降。结论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患者动态检测CRP效果理想,其确诊率显著高于降钙素原水平,必要时可以CRP联合降钙素原诊断,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959.
目的:探讨青蒿等鲜干品组方及不同制法对六神曲中脂肪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六神曲发酵工艺优化及青蒿等鲜干品可能的入药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拆方研究,制备6组六神曲样品,第1组为基本组(面粉、赤小豆、苦杏仁),第2~3组为鲜品组(基本组+鲜品榨汁、煎汁),第4~6组为干品组(基本组+干品1/3量煎汁,全量煎汁,1/3量粉碎拌料)。各组分别在28,33℃条件下自然发酵,保持湿度70%~80%,发酵时间10 d,逐日动态取样,置于40℃下干燥后待测。动态测定不同温度下各组发酵样品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结果:六神曲样品在28℃条件下发酵并不充分;在33℃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在第3~4天达到峰值,基本组与2个鲜品组消化酶活力均明显高于干品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基本组与鲜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脂肪酶、淀粉酶活力为检测指标,六神曲33℃发酵优于28℃发酵,青蒿等鲜品入药优于干品入药,鲜品煎汁组优于鲜品榨汁组;六神曲发酵时间以3~5 d为宜。  相似文献   
960.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多属阴血不足、气阳无力,临床运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多获良效。对炙甘草汤方解药效、现代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探讨了中医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良好疗效与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